云洛璃站在堂屋门口,心中五味杂陈,这就是毫无人权,地位低下,一张纸就可以任由家人买卖。
她看着继奶王老太坐在椅子上,面无表情,那双吊角眼眼格外的刺目。
她该怎么样拿到主动权呢,她不能让自己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
王老太还没开口,一旁坐着的一个老妇人站起来。
她声音不带一丝感情的说:“不行,你婆婆已经答应把那丫头卖了,银子用来给你小叔子读书,你难道想违抗婆婆?不想家里光宗耀祖了?”
这老妇人两顶大逆不道的罪名扣下来,把李氏振得说不出别的来了,只能哭。
王老太对着这老妇人附和道:“大嫂说的是,卖了这丫头才有钱供我家阿武读书。”
“阿武才是我们家的希望,养了她这个赔钱货这么大,现在也是该她出力的时候了。”
原来这妇人是王老太的娘家大嫂周老太,也就是小王氏的娘,难怪这么积极。
王老太又把目光对准李氏:“哭什么哭,我是送那丫头去享福的,给陈老爷做妾,吃香的喝辣的,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李氏哭得更厉害了,她心一横,紧紧拉着王老太的衣角,语无伦次,“可是阿璃还那么小,她不能……不能……” 她无法说出口,女儿要被卖去给人做妾的事。
云洛璃站在门口,心中五味杂陈。她知道,二叔云成武是爷爷和继奶的命根子。
这几年更是全家省吃俭用,全供二叔读书用了,都指望着他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爷爷云大贵做了一辈子童生,他在二叔三岁那年伤了脚,断了科考路,才没有继续读书。
王老太说他大儿子木楞老实,不是读书的料,就是云老头在家随便启蒙了一下。
但是二儿子聪明,从小就发挥了读书的天赋,他也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二儿子身上。
他们全家四十五亩地,一年的收成却都不到二十两银子,因为近些年荒了十亩旱地。
如果没人读书的话他家还算村里不错的人家,温饱没问题。
但自从供老二读书以后,家里开始几年还好,后面能卖的卖,这几年更是省吃俭用也没存下分文。
所以老婆子说要卖了孙女换取一些银钱给老二读书用的时候,云老头才没有拒绝。
何况老婆子说那是一家富裕的人家,吃不了什么苦头,就是璃丫头小了点,对方也答应养几年。
那个陈老爷是有名的大善人,只不过娶了三房妻子,都相继去世,所以想找个命硬的。
这不,周老太听了王老太前面去跟她说想让她找个地方把云洛璃卖了,又听说这丫头那样都没死成,活了过来,就有了现在这一出。
“阿奶,我能卖多少钱?”云洛璃突然出声。
“阿璃,你回来了。”
李氏看到云洛璃,像是看到了救星,站起身拉着她,“快跟你奶说,你不想被卖。”
云洛璃却只是看着王老太,似乎是在等她回话。
王老太瞥了云洛璃一眼,冷冷地说:“这件事已经定了,十两银子,你不想你娘生产的时候都没钱请大夫吧?只要你乖乖听话。”
李氏失声痛哭,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云成文赶紧搀扶,也难受得紧,觉得自己无用,顾不住妻女。
云洛璃走到李氏身边,轻轻抱着她,心中却是思量起了这件事。
大禹王朝没有户籍就是黑户,没有路引,是走不出这个地方的。
没有父母家人,一个孤女寸步难行。
现在只能在这个家里等待时机,而且作为也是女子是不能独立成户的。
爹那个样子估计就是愚孝,不伤透心是不会分家的。
爷爷呢,看着属于中立派。
二叔在县城读书,印象中是个粗汉子,对原主一家还算不错的,也是十分孝顺。
现在看来最难缠的就是属于继奶王老太,还有这个周老太婆子。
小王氏以及那个被惯坏了的熊孩子云洛阳,她都不看在眼里。
为了不让爹娘为难,云洛璃当下有了一个办法。
“阿奶,您……您……可以给我一些时间吗?我实在是舍不得离开这个家呀!”
“呜呜呜……”
“要知道,距离二叔参加秋闱可足足还有两个月呢!”
“我们可以先想办法凑钱,如果到时候真的凑不够,您再卖了我行吗?”
“呜呜呜……”
紧接着,只见云洛璃身形一闪,如鬼魅般迅速地冲上前去,一把抱住了王老太的手臂。
她一边哭着着,一边佯装出伤心欲绝的模样。
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她又悄无声息地用一根金针精准无误地封住了王氏的哑穴!
此时的王老太嘴巴张得大大的,正想要开口说些什么,但喉咙却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死死扼住一般。
只能发出“啊啊啊”的声音,看起来既焦急又愤怒,然而却无济于事。
云洛璃见状,脸上立刻绽放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她顺势向王老太深深地鞠了一躬。
“多谢阿奶!既然您没有说话,那就表示您已经默许同意了哦。”
然后她转过身来面向李氏,兴奋地喊道:“娘,太好了!阿奶她老人家同意暂时先不卖女儿了!”
李氏还没反应过来呢,先是一愣,随即喜极而泣,激动万分地说道:“谢谢娘,真是太谢谢您了!”
站在一旁的云成文见此情景,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他快步走上前来,恭恭敬敬地朝着王老太行了个大礼,满怀感激之情地说道:“儿子也在此谢过娘。”
“好了好了,都回去吧,吵吵嚷嚷成何体统?”云老头看老婆子没有反驳,只当她是默认了,率先离开堂屋。
云成文扶着自家媳妇回去了,云洛璃先是反手解开王老太的哑穴,后紧跟其爹娘后出去。
王老太骂了一声小贱蹄子,发现人都出门了,自己居然可以说出话了,摸了摸自己的喉咙,气的牙痒痒。
堂屋只剩王老太和周老太,还有和小王氏母子四个人。
小王氏抱怨道:“娘,不卖大哥那丫头,相公读书怎么办?真信她们这点时间能凑十两银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