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鲜血染红了大地,一具具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断肢残臂随处可见。革命军的加特林仍在疯狂射击,仿佛不知疲倦的死神使者,不断收割着淮军士兵的生命。而革命军的其他部队,则趁着淮军混乱之际,稳步向前推进,一步一步压缩着淮军的生存空间。
李章鸿看着眼前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心中懊悔不已。他意识到,自己低估了革命军的实力,也低估了这种新型武器的威力。
淮军士兵们纷纷转身向后逃窜。他们丢盔弃甲,毫无秩序地奔跑着,仿佛一群惊弓之鸟。革命军见状,士气大振,乘胜追击,枪炮声依旧不断,继续对逃窜的淮军进行着无情的打击。
在这弥漫着硝烟与绝望气息的战场上,清军如残败的秋叶,在革命军的攻势下瑟瑟发抖。淮军的防线彻底崩溃,士兵们丢盔弃甲,仓皇逃窜,脚步声、呼喊声、兵器碰撞声交织成一曲绝望的悲歌。天空被硝烟染得昏黄,日光艰难地穿透这厚重的阴霾,洒在这片满是疮痍的大地上,仿佛也在为这场残酷的战争而悲叹。
清军主帅完颜奕望着眼前混乱的局势,脸上满是震惊与惶恐。他的手紧紧握着缰绳,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嘴唇颤抖着,却半晌说不出话来。良久,他才声嘶力竭地吼道:
“快,快命令部队撤退!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否则我们都得死在这里!”身旁的传令兵立刻策马飞奔,传达着撤退的指令,声音在喧嚣的战场上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急切。
楚军主帅左堂宗站在高处,望着那如潮水般涌来的革命军,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绪。他身旁的湘军主帅曾蕃国亦是面色凝重,双手背在身后,不停地踱步。
“这革命军竟如此勇猛,我们之前实在是低估了他们。”曾蕃国的声音低沉而沙哑,透着一丝无奈。
左堂宗微微点头,目光仍紧紧盯着战场,“是啊,继续抵抗下去,恐怕全军覆没。”
随着一道道撤退的命令下达,清军开始慌乱地向后逃窜。然而,革命军怎会轻易放过这绝佳的机会。他们如猛虎下山般,呐喊着,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向着清军穷追猛打。鲜血四溅,清军士兵一个接一个地倒下,战场上顿时血流成河,尸体遍地,宛如人间炼狱。
左堂宗望着这惨烈的场景,心中五味杂陈。他看到自己的士兵在这混乱的撤退中伤亡惨重,更看到了清军的腐朽与无能。他深知,这样的王朝已经无法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无法保护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而眼前的革命军,却充满了朝气与斗志,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百姓的幸福而战,或许,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希望。
“大人,别看了,快撤吧,革命军快追过来了”一名副将焦急地说道。左堂宗沉默片刻,突然转身,目光坚定地说道:
“不,我们不撤了。我决定,带领所部投降。”此言一出,周围的将领们都惊呆了,他们面面相觑,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人,您这是何意?我们楚军虽败,但也不至于投降啊!”一名年轻的将领忍不住说道。左堂宗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
“孩子,你还年轻,有些事你还不懂。如今清军气数已尽,继续为这样的朝廷卖命,只会让更多的百姓受苦。而革命军,他们是为了国家和百姓而战,我们若能加入他们,或许还能为国家和百姓做些实事,建功立业。”
“可是,投降毕竟是耻辱啊,我们如何对得起祖宗?”另一名将领皱着眉头说道。
左堂宗长叹一声,“祖宗们若泉下有知,也不愿看到我们为了一个腐朽的王朝而让国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我们投降,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百姓的安宁。这不是耻辱,而是大义。”
将领们听了左堂宗的话,都陷入了沉思。过了许久,他们纷纷单膝跪地,齐声说道:“大人,我们愿意追随您,听从您的吩咐。”
左堂宗欣慰地点点头,“好,那就让我们一起,为这个国家,为这些百姓,开启新的篇章。”
于是,左堂宗带领着楚军,高举着投降的旗帜,缓缓走向革命军。革命军的将领们看到这一幕,也都感到十分惊讶。他们停止了攻击,警惕地看着这支前来投降的队伍。
随后左堂宗被带到了到革命军主帅慕坤面前,下马,双手抱拳,恭敬地说道:“我乃楚军主帅左堂宗,今日特率所部前来投降。我深知清军腐朽,气数已尽,而贵军为国家和百姓而战,乃是正义之师。我愿带领楚军加入贵军,为国家的独立和百姓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革命军主帅慕坤看着左堂宗,眼中露出赞赏的目光。他连忙下马,扶起左堂宗,笑着说道:“久仰左将军大名,今日能得将军相助,实乃我革命军之幸。将军深明大义,为了国家和百姓甘愿放下成见,这份胸怀,令人敬佩。”
就这样,楚军正式加入了革命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左堂宗和他的楚军将士们,与革命军一起,并肩作战,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新国家而努力奋斗。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这片土地上一段不朽的传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努力。
风声呜咽,似在为这场风云变幻的战局奏响哀歌,当清军主帅完颜奕听闻左堂宗率楚军投降革命军的消息时,脸上的愤怒与震惊交织。
“这怎么可能!左堂宗他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他难道不知背叛朝廷是何下场?他的一世英名,他的家族荣耀,都将毁于一旦!”
曾蕃国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失落,更多的是迷茫。心中五味杂陈。曾蕃国深知,左堂宗此举绝非一时冲动,清军的腐朽与衰败,他们这些身处高位的将领又怎会不知,只是他自己还在犹豫、还在挣扎,而左堂宗已经做出了选择。
李章鸿便猛地怒声吼道:“左堂宗这逆贼,竟敢背叛朝廷,投降反贼!他这是置我大清江山于何地?我立刻修书一封给朝廷,详细阐述左堂宗的叛国行径,就说左堂宗是为了一己私利,贪生怕死才投降的,让他在众人眼中成为人人唾弃的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