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林奇川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徐婉婧话里的意思。
“你不是要找办公室吗?”
徐婉婧本来是灵机一动想到的,这会仔细琢磨一下,倒觉得这个提议真的太棒了。
她眼睛亮亮的,非常热情地掰着手指跟林奇川推荐道。
“你觉得把办公室租在我们村怎么样?”
“你看啊,首先从你家到离我们大丰村,比去镇上要近多了,更方便你来回。”
“二来,我们村刚好有一处院子是空置的,房子修得挺不错,如果你要是愿意的话,我可以做主免你的租金。”
“三来,那处院子刚好在村尾的坡头上,平日里很安静不会有什么人去打扰,而你有什么事的话,招呼一声我们都能听见。”
“而且,那边有条路直通外边的马路,你的车能跟直接开上去,不需要把车停在外边再走路回去。”
林奇川之前根本没想过这个问题,听她这么一说,似乎好像也是一个思路?
徐婉婧一直观察着林奇川的表情,见他没有露出抗拒的反应。
她立马推开窗,指着不远处给林奇川看。
“林总,你看就是那个地方。”
林奇川顺着她所指的方向看过去,就见一处半山坡上,爬山虎围了一圈的围墙内,一栋白墙黑瓦的小楼矗立在那边。
“那房子看着不错吧。”
林奇川点点头,看着不仅私密性很强,而且几透着分意趣。
“倒是不像我们这边的房子。”
他们这山沟沟里边,以前都是逼仄的黄泥屋,稍微有点钱了都会建石头房或者红砖房。
而那栋小楼从露出的部分墙体来看,是青砖大屋。
屋顶采用的是歇山顶,四角飞檐上还蹲着四座走兽。
一看建的时候,就花了不少的功夫和钱。
“这房子得有点历史了吧?”
别说他们山沟沟里了,就算其他地方也很少会这么建房子了。
“对,有四十多年了。”
林奇川算了一下,有点惊讶,“八几年建的?”
那时候能建起这样房子的人,可不简单。
徐婉婧介绍道,“这房子是我们村早年间一位出去闯荡的华人同胞,回家祭祖的时候特意建的。”
“那这是有主的啊,人家能同意出租吗?”
徐婉婧摇头,“这有主和没主也差不多了。”
林奇川露出好奇的神色,“怎么说?”
“那位老人家两年前过世了,他的子女是在国外出生长大的,对这边不熟悉,以后也不打算回来了,所以就把房子交由村里处置了。”
她怕林奇川嫌弃房子太旧。
“你放心,那房子虽然一直没怎么住人,但建的时候,用的都是好材料,工艺也非常出色,所以还是非常坚固的,再撑几十年都不成问题。”
“加上村委每年都会让人去打扫清理,所以整体还是比较干净的,一点都没有荒废。”
林奇川确实有些心动,“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徐婉婧一听他这么说,“那不如现在就过去看看吧。”
她带上钥匙,两人就花了将近五六分钟的时间,爬上了那个小山坡。
林奇川站在上边回头看去,大丰村一览无遗,视野非常的开阔。
看来那位华人同胞建房的时候,地方是有特意挑过的。
徐婉婧拿出钥匙,打开那道铁门。
入眼的就是院子里的一片开始泛黄的半人高野草。
徐婉婧有些尴尬地挠了一下脸颊,“我忘了今年还没来得及收拾。”
从她的反应,林奇川心底里有些猜测。
莫非是那位老人家还惦记着老家,所以每年会给一些钱,让村里看顾着房子。
等老人去世后,他的子女应该是停止了这笔花费,所以村委就没这么上心了?
徐婉婧怕他误会,赶紧解释,“村委每年都是年尾的时候,才来清理的。”
“但到底是没人住,大半年过去,野草就长起来了。”
“不过你不用担心,这点地方,我们收拾起来也很快的。”
林奇川仔细看了一眼院子,倒是有点意外,她说的居然是真的。
他这几年就差长在黄芪地里了,所以一年生还是多年生的野草,他还是分得清的。
眼前这些野草,确实是今年新长的。
再从窗户往里看去,屋里边都收拾得很干净敞亮。
这倒显得他有些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你们村的人,倒是挺实在的。”
人都不在了,还惦记着每年来收拾屋子。
要是换做其他的村子,这么好的房子空出来了,没准早就被一些贪心的人给占去了。
徐婉婧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对他的话很是赞同。
“大刚叔说,那时村里的人都穷,有几年打饥荒的时候,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了。”
“当时的村支书,辗转联系上了那位老人家。”
“老人家虽然远在他乡,还是想办法让人送来了一批粮食和粮种,让村里的人度过了难关。
“村里的人一直都记着这份恩情。”
林奇川立马决定了,“那我就租下这里吧。”
单单从这件事来看,懂得感恩,那大丰村的村风,就比沟谷村的要强一百倍。
不等徐婉婧高兴,他强调道,“但租金还是要给的。”
就冲着那位老人家做的事,“这么好的房子,不能白让我蹭了。”
再有一层,徐婉婧虽然是村支书,到底不是大丰村的人。
她做主把这房子免费给人住,就怕惹到一些人心里不愉快。
他又不是付不起租金,就没必要给人小姑娘添麻烦了。
“租金就按市价来算吧。”
徐婉婧还想说些什么,他摆手道,“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喜欢一码归一码。”
这意思是我不占你们的便宜,到时谈事的时候,就不用顾忌这么多。
这也是一句实在话。
见林奇川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徐婉婧也不好再说免费了。
不然就给人一种想要卖人情的既视感了。
但她心中暗暗决定,给林奇川的租金尽量便宜一点。
两人又拉扯了一番,最终决定低于当地租房市价一成左右的价格,租下这个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