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好了,都散了,围在这里干什么,孙小丽,这次先警告你,如有下次,直接报警”,队长媳妇儿板着脸,严肃的对她发出警告。
坐在地上的孙小丽白着一张脸,一脸恐慌。
她不就是诅咒老杨家的猪嘛,怎么还要报警了。
瞬间孙小丽蔫了,连话都说不出来了,不敢反驳一句。
“杨婶子,你家的猪也好交了,省得有些人在那胡说八道,损毁你家声誉。”
村民们都不知道,都在那儿胡乱猜测,但她知道呀,杨婶子家的猪产的猪粪贡献给村里就不少,怎么可能养的不好呢。
而且村里的田地能这么肥沃,杨婶子的猪粪也是有贡献的。
“队长媳妇儿提醒的是,正想着要去交呢,正好大家都在这儿,请大家帮个忙搭把手”。
“没问题,杨婶子,小事儿,我们都去帮忙”,一些还没散去的村民立马应声。
他们还没见过老杨家的猪,他们都想看看老杨家的八头猪养的能有多好。
如果老杨家八头猪都能养好,那他们明年养个两头肯定没问题阿。
队长媳妇儿都这么说了她还能不交吗,她是还不想交,这不是没办法了嘛。
主要是家里红薯藤还没吃完呢,她想红薯藤吃完了再上交的,还能多长点肉呢。
“杨婶子,我们都可以帮忙的”,村长儿子也附和道。
杨老头带着两儿子挖黄鳝泥鳅回来路过,听到村民在说要帮自家上交任务猪,二话不说,吆喝着一起去帮忙。
终于见到老杨家的猪了,这哪是没养好,分明是养的太好了。
几个前来帮忙的汉子满脸的不可思议。
八头大肥猪阿,一头估计得有三百多斤了,八头啊~~几千斤猪肉啊!!
“这些猪养的也太好了,老杨家怎么喂的,竟然喂的这么肥”。
“这猪杀了吃着肯定过瘾,肥啊……”。
“老杨家这回赚了,得卖不少钱类”。
那些帮忙的你一言我一语的盯着大肥猪说个不停。
“来,来…先都别说了,帮忙把猪赶出棚吧”杨老头招呼着众人开始赶猪。
等到把八头猪都赶出栏的时候,桃花村轰动了,所有人都跟着围观,里三层外三层的。
跟着过来看热闹的孙小丽瞪着眼睛惊呆了,指甲嵌进肉里都不知道了。
队长媳妇儿也被狠狠的刺激到了,她以为她养的已经很好了,没想到老杨家养了八头还每只都比她的好。
赶猪的赶猪,围观的围观,这支队伍可以说是很壮观,八头大肥猪太显眼了。
还没把猪赶出村呢,大队长孙长行坐着拖拉机回来了。
孙长行跟开拖拉机的都被这几头大肥猪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这年头也就今年年景好点,家家都有饭吃了,但那也只是温饱而已,这……怎么喂的。
拖拉机就这么大,装不了那么多猪,老杨家自己留了一头过年吃,剩下还有七头呢。
任务猪需要上交四头,还有三头是打算卖了的,补贴家用。
拖拉机先把上交的给拉走了,这个比较重要,乡亲们帮助四头大肥猪上了拖拉机,杨老头带着俩儿子一起跟着去了。
另外三头猪先让老太太带着儿媳妇和乡亲们帮着照看一下,等拖拉机下一趟来拉走。
拖拉机拉着四头肥猪在路上一路行驶赚足了眼球。
等拖拉机开进收购站的时候,整个收购站都震惊了。
干了这么多年还没收到过这么肥的猪呢,一下就来四头,吼吼……
收购站站长对着老杨家一顿夸赞,杨老头哪见过这场面,有些拘谨,勉强的笑笑点点头。
四头肥猪,最大的四百来斤,最小的也有三百五十五斤,这不得了。
任务猪交了,又一件大事儿没了。
杨老头他们又赶回去拉另外的三头肥猪,本来老杨家想卖给屠宰场的,但是现在收购站看了他家的肥猪,怎么可能还会让他们卖给别人呢。
赶紧表示拖拉机借他们去拉猪,一定要拉收购站来,就等着他们家的肥猪喽。
一路赶回去都不带歇一下的,三头肥猪装了车又赶紧拉回来。
这三头稍微小一点点,最大的也就三百七十斤,还有一头三百五十五斤,小的只有三百三十斤。
三头加起来总共一千零五十五斤重。
收购站的价格给的一斤是四毛五,其实收购站给别人的猪价是四毛,老杨家的猪太肥了养的太好了,所以多给了五分钱。
这是收购站站长偷偷跟杨老头说的,希望以后他家的猪要卖都卖给收购站了。
三头大肥猪总共卖了四百七十四块钱,厚厚一沓阿。
杨老头揣着一兜钱整个人连路都不会走了,从没见过这么多钱人都傻了。
最后还是俩儿子一路扶着的,其实杨卫东跟杨卫西也好不到哪儿去,走路也是飘的。
大队长孙长行羡慕了,他家就养两头,卖了一头也就卖个老杨家的零头多点。
其实他家的猪养的也挺好的,只不过老杨家有团宝这个小仙女阿。给猪喂的都是掺有灵泉水的。
“杨叔,还是婶子会养,也够胆大”,孙长行感慨的说道。
听到这话杨老头很是认同的点点头,确实是,当初是她坚持要养八头,这喂猪也全靠他家老婆子。
如今不仅赚到了钱,过年还能杀猪吃肉。敞开肚子吃都够。
老杨家养了八头大肥猪的事儿传遍了附近几个村,大队长又被表扬了,桃花村又出了一把风头。
剩下一头猪喂养对老太太来说简直太轻松了。
老杨家地里菜收了,菜种也播好了,村里的任务田也是该收的收,该播种的播种完了,任务猪也上交了,这下子可以休息休息了。
离冬天不远了,今年家里宽裕,该准备一家人过冬的衣物了。
之前家里蔬菜多的吃不完,口感又好,老二两口子拿去送了不少人情。
那时候杨卫南的领导跟二媳妇儿的领导天天催着要蔬菜,他们家的孩子就指着这点蔬菜吃饭。
这不入秋了,杨卫南的厂里有大量的瑕疵布,厂里领导就想到他了,让他先挑,低价卖,杨卫南这回买了不少布来。
杨卫南带着这批瑕疵布连夜拿回来了。
老太太看到那老些布匹太喜欢了,她正想着要做冬衣呢。
老太太想把钱给老二夫妻,他俩没要,今年他们没少拿家里东西,吃了家里不少蔬菜,还拿家里蔬菜送人情,不然也没这批瑕疵布了。
连她看着家里蔬菜入了主任的眼,行了不少便利。
“娘,你给钱这不是跟我两太见外了嘛,你不拿我们当一家人了”,谢萍故意不开心的对着老太太说道
“娘,要不你把家里蔬菜多给我点吧,我就喜欢家里蔬菜。”
“成,娘这就给你收拾,多给你装点”,老太太忙收拾让他们带走的东西了。
家里有的都装点,吃不完让他们送人去,领导喜欢蔬菜还不简单,家里多的很。
谢萍看到老太太给装的蔬菜比看到钱还高兴。对着老太太好一通感谢。
老二两口子背上背篓带着蔬菜回镇上了,第二天还得上班呢。
老太太看着带来的细棉布,比划来比划去,就想着给团宝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