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裹挟着凉意,呼呼地灌进骆志松的衣领,却浇不灭他心中燃起的希望之火。
他拉着小妹的手,一路小跑到陈大爷家,急促的脚步声在寂静的村子里格外清晰。
“陈大爷!陈大爷!您睡了吗?”骆志松拍着陈大爷家的木门,语气里带着一丝颤抖的兴奋。
门吱呀一声开了,陈大爷揉着惺忪的睡眼,疑惑地看着气喘吁吁的兄妹俩:“志松,小妹?这么晚了,出啥事了?”
“大爷,我想起来了!我想起您说的宝贝了!是咱们村的打猎文化,对不对?”骆志松迫不及待地说道,眼神中闪烁着光芒。
陈大爷一愣,随即也激动起来:“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咱们这打猎的传统可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那些老物件、老规矩,都是宝贝啊!”
三人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如何将打猎文化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
骆小妹时不时插上几句,童言童语却充满了智慧,让两个大人惊喜不已。
第二天一早,骆志松便联系上了赵教授。
电话那头,赵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但听到骆志松的新想法后,也来了精神。
“志松啊,你这个想法不错!我正好认识一家企业,他们对文化旅游开发很有经验,我这就帮你联系!”
挂断电话,骆志松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立刻召集了村里的猎户们,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
没过几天,企业考察团就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村里。
他们穿着笔挺的西装,拿着专业的设备,对村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进行了仔细的考察。
“这儿的生态环境真是太好了!空气清新,景色宜人,非常适合发展生态旅游!”考察团的负责人赞叹道。
骆志松带着他们参观了村里的老宅,展示了祖辈们留下来的猎枪、猎刀、兽皮等老物件,讲述了代代相传的打猎故事。
考察团听得津津有味,对村里的打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骆先生,我们非常看好贵村的资源,愿意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你们发展生态旅游。但是,我们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在开发过程中必须保证文化遗产的保护。”
“这是当然!保护文化遗产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骆志松坚定地回答。
接下来,就是要说服村民们了。
一开始,大家对这个新奇的“生态旅游”充满了疑惑和担忧。
“这旅游是啥玩意儿?能当饭吃吗?”
“把山开发了,咱们以后还能打猎吗?”
“那些城里人来了,会不会破坏咱们的传统?”
面对村民们的质疑,骆志松耐心地解释,他拿出了企业提供的成功案例,展示了详细的开发规划,并承诺不会影响村民们的正常生活和打猎活动。
大刘和阿花也积极地站出来支持骆志松,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解释生态旅游的好处,并帮助骆志松做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
“大家想想,这旅游要是搞起来了,咱们就能在家门口赚钱了!不用再风里来雨里去地打猎了!”
“城里人来了,咱们的文化也能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咱们的传统!”
渐渐地,村民们的疑虑被打消了,他们开始看到了生态旅游的潜力,也感受到了骆志松的真诚和决心。
经过一番协商,骆志松代表村里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企业将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开发,村里则负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双方共同努力,推动生态旅游计划的实施。
夜幕降临,骆志松站在村口,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心中充满了希望。
他仿佛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游客们络绎不绝地来到村里,看到了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听到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一个身影骑着马,飞奔而来,在骆志松面前勒住缰绳。
“志松,出事了……”来人神色慌张,语气急促。
马蹄扬起的尘土还未散尽,来人翻身下马,急促的呼吸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志松,出事了……邻村的几个猎户,他们……他们……”来人断断续续,神色慌张,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在月光下闪着光。
骆志松的心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一把抓住来人的胳膊,语气低沉而急切:“别急,慢慢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来人深吸一口气,终于吐出几个字:“他们……要成立打猎联盟!而且……而且他们好像不欢迎我们加入……” 骆志松心头一震,仿佛被一记重锤击中。
成立打猎联盟?
这本是他一直以来的心愿,可为何邻村的猎户要率先行动,而且还将他们排除在外?
月光洒在骆志松的脸上,映照出他复杂的神色,有震惊,有疑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怒。
他紧紧地握着拳头,指节泛白,咯咯作响。
夜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落叶,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到来。
“走,”骆志松语气坚定,眼中闪烁着寒光,“去看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说完,他翻身上马,头也不回地朝着邻村的方向疾驰而去,马蹄声在寂静的夜里回荡,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