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时遇握住她作乱的手。
另一只手把信接了过来,并未拆封的信完完整整的躺在手心里,宴时遇往旁边随意一丢。
恰巧就丢在了正在燃烧着正旺的炉子上。
“嘭”的一声,整个信封开始燃烧起来。
姜笙探出头,看着信纸一点点变黑,好像她那些毫无记忆的三年。
画上了一个句号。
她心里轻快极了。
有一种丢开一个沉甸甸的包袱的感觉。
她忍不住挠了挠宴时遇握着自己手的手掌心。
“别闹。”
宴时遇任由着她抱着,一只手在忙活着。
“八块腹肌好练吗?”
“你可以试试?”
“又是打军体拳?我觉得我也可以哎。”
听完这话,宴时遇扭头看着身后的人,嗤笑了一声。
“这好像不行。”
“哦,那算了。”
姜笙听到要吃苦,懒懒散散的说了句,人她也不想抱了,打算抱热水瓶去。
不脱衣服的宴时遇一点都不暖和。
宴时遇又看了一眼燃烧殆尽的信,心情也好了很多,他很快把鸡肉放进锅里。
洗了手,他走到姜笙身边。
看着他织的毛衣,有些好奇:“我的?”
这个尺寸看上去很大。
“嗯。”
大红色的毛衣啊,宴时遇一想就有些牙酸,他最后穿这么鲜亮的颜色还是在他七八岁的时候。
姜笙见他半天不说话,抬起头仰着精致的小脸看了过去。
“怎么?你不喜欢?”
宴时遇摇头,“只是很久没有穿过这么鲜亮的衣服了。”
姜笙瞪了他一眼:“过年就是要红红火火的,今年我们三个都穿红色。”
两个人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
鸡汤的香味也一点一点的散发开来。
今天天气很好,太阳暖烘烘的照耀着大地,外面的雪一点点消融,太阳的金黄色的光芒沿着窗一点一点的洒进了客厅。
照耀在两个人的身上。
仿佛给人镀了一层漂亮又温暖的金色。
难得的宁静被一阵敲门声所打破。
姜笙蹙了蹙眉头,她甚至有些反感突如其来的敲门声。
“你去开门。”
姜笙毫不客气的指使着宴时遇。
宴时遇去开了门,门外站着王婶,王婶甚至往里面探了探头。
她看到姜笙的时候笑了一下。
“笙笙在家啊,我有事找你。”
宴时遇把人请了进来,他转身去了厨房。
姜笙示意王婶在凳子上坐下。
“啥事啊,王婶?”
王婶先是哎了一声,往前凑了凑,压低了声音。
“笙笙,你有没有多余的布票啊?”
王婶说完局促的笑了笑,她不自在的摸了摸手。
姜笙一愣。
“啊,有的,你需要多少?”
王婶说了个数,她本来不想来的,但是小儿子要结婚,女方那边也说好了。
大儿子这边只能给钱,票的话基本都给孩子们花了。
大儿媳说:“娘你去找宴团长家周转一些,等过完年,我们这边攒齐了再还给人家。”
王婶不得不来。
姜笙听完,回到卧室拿了五张布票,她去国营商场买衣服的时候很少用到布票。
不过家里还有。
王婶接过来之后才发现太多了。
“不不不,笙笙。这太多了,我要三张就行了。”
她数出两张放在桌子上。
不停的跟姜笙道谢,姜笙反而有些不好意思。
“不着急还,要是还有什么缺的,你可以过来问问。”
在大院里,王婶是唯一一个对她一直好的人。
姜笙是那种你对我好,我会为你掏心掏肺的那种人。
她开门把王婶送走,刚要关门的时候,就看到刚上楼而来的沈清月。
沈清月也看见了她。
她连忙出声:“笙笙!”
姜笙下意识的想关门,她勉强露出一抹笑,站在门口看着沈清月一步一步的走过来。
她好像身体好了不少。
当然了,身后没有讨厌人的裴彻。
姜笙等人走近,把她带到屋里。
“你怎么来了?”
这话说的很不客气。
按理说,天色已经快要黑了,沈清月这个时候来干嘛?
蹭饭吗?
姜笙有些护食,她本来爱吃肉,尽管沈清月是她的亲生妈妈,现在她也不想分给她的吃。
她就是这么自私。
沈清月:“我就是想你了。”
其实她就是想和女儿一起吃个饭。
但是她看到了女儿眼里的嫌弃,不过她不在意,来日方长,她觉得用自己的真心,绝对能打动女儿的。
“对了,我是来送钱的。”
姜笙听到钱这个字眼前一亮,怪不得早上左眼皮一直跳。
沈清月把手提包拿到跟前。
从里面拿出一沓,两沓,三沓,四沓,五沓。
一沓100张。
一沓一千元。
五沓五千元。
姜笙啧了一声。
上次给了一万,这次又来给五千元。
可真真是大方啊。
姜笙没必要跟钱过不去呀,如果当时自己被带走了,自己理所当然的会过这种生活。
这些钱只是对自己的补偿。
她拿来一点也不心虚。
沈清月见她把钱收了起来也松了一口气,要钱就好。
“你要留下来吃饭吗?”
五千块钱换一顿饭,姜笙觉得太值了。
沈清月目的达到:“好啊,笙笙,,要不要我帮忙?我也会做几个菜的。”
她说完往厨房走去。
房子被人装扮的很漂,漂亮的窗帘,各种精致可爱的摆件。
前几次来,她都没有仔细的观察。
这样看来,女儿的生活好像真的还不错,也是,那是京市的宴家。
沈清月觉得命运这种东西,果然冥冥之中都有定数。
她看到了正在忙碌的宴时遇。
陈静柔的儿子。
眼睛倒是有些害怕像她,眉眼和轮廓倒是像宴朝。
“你是时遇?”
她笑着开口。
宴时遇早就听到了沈清月的声音,“你好,沈阿姨。”
两个人真正意义的第一次见面。
两个人眼神里都带着深深的打量。
沈清月觉得命运真是个奇妙的东西,自己的女儿兜兜转转还是嫁给了陈静柔的儿子。
虽然,只是小儿子。
“需不需要我来做两个菜?”
她挪开了目光,看见已经做好了的鸡汤和饭菜。
宴时遇摇了摇头,“我已经做好了。”
刚才他又做了两个菜,三菜一汤,足够三个人吃了。
沈清月主动去端菜,宴时遇也没有阻拦。
她把菜放在餐桌上,对着姜笙亲切的说:“笙笙,吃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