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厨房里飘出阵阵诱人的香气,那一道道精心烹制的菜肴终于大功告成。
因为今日主要是定亲之喜,只有两家人在。所以,季家人灵机一动,将两张桌子巧妙地拼合成一张宽敞的大桌,并稳稳当当地放置在了院子中央。
此时正值七月盛夏,骄阳似火,酷热难耐,但好在院子里有棵大枣树,相较于屋内倒是要凉爽许多。
“卫国啊,赶紧过来端菜,咱们可以开饭喽!”赵菊花站在门口,高声呼唤着自己的儿子,让他过来搭把手。
顾平和钱榆一听到赵菊花的呼喊声,两人不约而同地迅速挽起衣袖,作势就要往厨房走去帮忙端菜。
然而,眼尖的季保山一眼便瞧见了他们的举动,赶忙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拦住了二人。
“哎呀,亲家快坐!今儿个你可是客人,哪能劳烦你们动手帮忙!平子,你也赶紧坐下吧,有卫国一个人忙乎就行了。”季保山满脸笑容,语气十分热情。
一旁的王媒婆见状,也赶忙附和道:“是啊是啊,顾家的,今天这种场合你可千万别上手。等到日后季家去了你家里做客,那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些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咱得守着呢!”
钱榆听了王媒婆这番话,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她先是扭头看了看王媒婆,然后又缓缓地坐回了椅子上。
只是这一坐,不知怎的,她总觉得浑身不自在,仿佛屁股下面像是长了刺一般,怎么坐都不舒服。
顾安年纪小但是也挺懂事的,她看出了母亲的不自在,连忙跟在季卫国的身后走进了厨房。
“唉哟,安安咋进来了呢?里面热,乖乖去院子坐着去,婶子给你做了好吃的,一会儿多吃点儿啊!”
赵菊花看到顾安小小的身子走进来,以为她馋了,连忙哄她出去。
这孩子身体也不好,小脸苍白的就让她想起了自家闺女小时候也是这么个瘦黄瘦黄的,心里忍不住就起了怜惜。
顾安看着季卫国端着两盘拍黄瓜出去,也连忙伸出手来说:“婶子,我还不饿,我是进来帮忙的!”
季家两个嫂子听到婉婉的小姑子这么懂事,连忙走过来看着顾安说:“这烟熏火燎的,闺女出去吧,一会儿等着吃就行。”
他们倒是没有觉得这么大的孩子帮忙有什么不对,农村的孩子早当家,三岁开始就要割猪草喂猪食。
家家户户有了孩子都算小半个劳动力,那都是要干活的。
只不过今天顾家是来定亲,孩子再小也是客人,没有说让客人帮忙的道理。于是几人就把顾安哄了出去。
随着一道道菜的出锅,桌子上很快就摆满了吃的。“红烧兔肉焖土豆、肉片炒豆角、凉拌黄瓜、糖拌西红柿、炖菜,大葱炒鸡蛋,绿豆汤。”
十二个人七个菜也是大手笔了。
“哈哈,今天可是个好日子,这菜硬实啊!托了婉婉的福,大伯也能吃顿好的。”
大家纷纷应和着季观山的话,笑声回荡在小院里。
众人纷纷落了座,季保山面带微笑地率先端起酒杯,眼神高兴地看向坐在对面的顾平,开口说道:“平子啊,这门亲事我们季家打心眼里觉得满意!从今往后,咱们两家可就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家人啦!”
按照常理来说,季保山这第一杯酒本该是敬给顾平他爹的。然而,令人惋惜的是,顾平的父亲早已过世,所以这头一杯酒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顾平身上。
顾平见此情形,赶忙举起自己面前的酒杯,起身回应道:“谢谢叔!您尽管放心,我日后定会全心全意对待婉婉,绝不会让她受半点儿委屈!”
两人一口喝完,对了对酒杯就坐了下来。
就在这时,只见赵菊花也举起手中的酒杯,向着钱榆和王媒婆所在的方向敬了过去,并笑着说道:“亲家呀,还有王婶儿,我在这里敬你们二位这杯酒!”
其实赵菊花这人不会喝酒,不过此刻,这满满一杯酒便足以代表她的一片真心实意了。
钱榆和王媒婆见状,忙不迭地端起各自的酒杯,轻轻抿上一小口,算是应下了这份情谊。
接着,钱榆满脸笑容地说道:“亲家,多余的话咱也不多说了,等婉婉嫁过来之后,我肯定会把她当作亲生闺女一样疼爱照顾,这点你大可放一百个心!”
王媒婆也在旁边说:“平子也是我看大的娃,尤其还当了兵,错不了。菊花你放心吧!”
赵菊花点头哎了一声后,招呼大家赶紧吃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的话匣子彻底打开了。
女人们唠着家长里短,男人们谈论着田里的收成和村子里的新鲜事。
顾平偷偷看向季婉,发现这姑娘正专心致志地对付着碗里的兔肉,腮帮子鼓鼓的像只小松鼠,不由得会心一笑。
季婉似有所感抬起头,正好对上顾平的目光,小脸一下子红透了,低下头假装认真吃饭。
顾平看到眼前的情景之后,不禁轻声地笑出了声音。
只见他先拿起筷子先给顾安夹了一块儿香气扑鼻的兔肉放在她的碗里。接着,他又面带微笑地将一筷子肉片轻轻地放到了季婉的碗中。
顾安满心欢喜地望着自己碗中的那块儿兔肉,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露出一个灿烂无比的笑容。
她抬起头来,眼睛亮晶晶地看向哥哥,甜甜地道了一声谢,然后便迫不及待地低下头去,继续大快朵颐起来。
一边吃还一边在心里想:“嫂子家的饭菜可真是太好吃了啦!比娘做的好吃的多了!”
与此同时,季婉则显得有些害羞和局促不安。
她微微低垂着头,盯着碗里那片被顾平抛过来的肉片。她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烫,根本不好意思再抬起头来看向其他人。
赵菊花以及钱榆她们看到这两个年轻人之间的互动,纷纷忍不住抿嘴偷笑起来。
她们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毕竟大家都是从年轻时走过来的,如今看到两个孩子相处得这般融洽,作为长辈的她们也就感到格外欣慰和放心了。
而另一边,大伯和二伯这会儿正和季保山说着话。
一方面,他们为婉婉找到了如意郎君而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从小看大的侄女马上就要随军去了,这一走还不知道啥时候能见呢,突然就有了一丝的不舍。
尤其是二伯季守山,别看平常不咋说话,可是要是婉婉嫁了在周边村子,平常有个啥事他这村长二伯也能给出出头。你说跑滇南那么远的地方,他就是有心照拂也无能为力啊!
看着桌子上放着老三不知道哪里弄的西凤酒,不仅味道醇厚,而且入口丝滑顺畅,一点儿都不会刺激喉咙。
于是,大伯和二伯像是心有灵犀一般,不约而同地决定好好考验一下这个未来女婿顾平。
就这样,两人开始轮流举杯,不停地向顾平敬酒。
按照民间流传的说法,所谓“酒品即人品”,通过喝酒时的表现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真实品性如何。
面对两位长辈的热情款待,顾平自然也是毫不推辞。
他端起酒杯,一杯接一杯地喝了下去。没过多久,他那张脸上已经变得通红一片。
“行了行了,别一直喝酒,这么多好菜可劲儿吃啊!”
大伯娘看考验的也差不多了,急忙招呼大家吃菜。
听到这话,季家几个男人才放下了手里的酒杯吃起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