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转瞬即逝,海风渐息,浪涛也趋于平静。
在晨曦微光的映照下,太子所乘的小船终于抵达京城附近的码头。
码头之上,人来人往,嘈杂声不绝于耳,
搬运工们忙碌地装卸货物,吆喝声此起彼伏。
太子警觉地环顾四周,确认并无异样后,
才小心翼翼地将话梅和公主安置在早已备好的马车之中。
随后,太子独自走进一处隐蔽的角落,迅速乔装打扮起来。
他换上一身普通百姓的粗布麻衣,那麻衣质地粗糙,
散发着一股淡淡的乡土气息。
他又戴上一顶斗笠,宽大的帽檐恰好遮住面容,只露出一双锐利的眼睛。
一切准备妥当,太子拍了拍身上的灰尘,
沉稳地登上马车,带着话梅和公主朝着京城进发。
刚到城门口,太子敏锐的直觉便察觉到气氛异样。
城墙上,卫凌风的士兵身着黑色铠甲,手持长枪,
正来回巡逻,步伐整齐划一,发出有节奏的 “砰砰” 声。
可以看出卫凌风治军还是有一手的。
他们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进城的百姓,神色冷峻,
眼神中透着一股肃杀之气,仿佛在搜寻着什么重要目标。
太子心中一紧,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佩剑。
那佩剑藏在衣衫之下,剑身冰冷,宛如一泓秋水,给了他些许安全感。
他微微转头,向车夫使了个眼色,示意放慢速度,不可露出丝毫破绽。
“站住!干什么的?”
一名士兵满脸横肉,凶神恶煞,手持长枪,
猛地向前一步,拦住了马车,大声喝道。
声音粗粝,仿佛砂纸摩擦,在城门口回荡。
太子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掀开马车帘子,
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和声说道:
“军爷,我们兄妹几人从外地而来,家中遭了灾
此番是来投奔京城亲戚的,还望军爷行个方便。”
声音沉稳,不卑不亢,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从容。
士兵狐疑地打量着太子等人,目光如炬,在话梅身上停留片刻。
话梅紧紧抱着公主,大气都不敢出。
她心中暗自祈祷,千万不要被识破,眼神中满是紧张与不安。
太子见状,心中明白这士兵怕是想索要钱财。
他不动声色,从怀中掏出一锭银子,
动作娴熟地悄悄塞给士兵,脸上依旧挂着笑容:
“军爷,一点小意思,还望多多关照。
日后若有需要,尽管吩咐。”
士兵接过银子,在手中掂量了一下,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那笑容在横肉的堆积下显得有些狰狞,活像一只贪婪的恶狼:
“行,进去吧。下次见到军爷,可别这么不懂事。”
太子心中松了一口气,微微点头示意,
车夫挥动马鞭,“啪” 的一声,马车缓缓驶入京城。
马车缓缓前行,映入眼帘的京城,
与太子记忆中繁华喧嚣的景象截然不同。
街道上冷冷清清,街边的店铺大多紧闭着门,
门板上布满灰尘,仿佛许久未曾开启。
偶尔有几个行人匆匆而过,神色慌张,
眼神中满是恐惧,不敢大声言语,生怕招来灾祸。
整个京城仿若被一层阴霾笼罩,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回到京城后,太子并未直接进宫,而是带着话梅和公主来到一处隐秘的宅院。
这里是太子早年置办的产业,极为隐秘,鲜有人知。
宅院不大,却十分幽静。
院子里种满了花草树木,此时正值春日,
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散发着阵阵花香,仿若世外桃源。
太子安排话梅住下,并吩咐下人赶紧找来可靠的郎中。
不一会儿,郎中身着灰色长袍,背着药箱,神色凝重地走进房间。
郎中来到话梅床边,轻轻坐在凳子上,伸出手指,为话梅把脉。
良久,郎中眉头紧皱,缓缓开口:
“公子,话梅姑娘身体虚弱,气血大亏,
还受了严重的伤,若不及时调养,性命堪忧啊。”
太子闻言,眉头紧锁,眼中满是担忧:
“有劳先生,还请先生开几副药,
务必让话梅姑娘早日康复,日后定当重谢。”
郎中点头,铺开纸笔,迅速写下药方,递给太子:
“这药方需每日一剂,按时服用,再配合静心调养,
可助姑娘恢复元气,切记不可让姑娘劳累。”
郎中离开后,太子坐在床边,望着熟睡的公主,心中思绪万千。
这时,下人找来了奶妈。
女婴饿急了,自出生到现在还没吃过奶,小嘴不停地蠕动着。
奶妈熟练地解开衣襟,女婴大口地吃起奶来,
吃完后,满足地打了个嗝,脸上露出享受的神情。
太子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柔情。
他熟练地接过女婴,轻轻摇晃着,嘴里哼着不知名的小曲。
不一会儿,女婴便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