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悠然因为坐在最后面的原因,根本就看不清楚,就只能一直盯着杜方知的手看。
杜方知当然知道她有心想学,尽量放缓了速度,慢慢的等着她跟上。
可有很多东西,眼睛一看就觉得自己会了,一动手又完全找不到北。
特别是像这种技巧性的东西,那些资深的竹匠们跟学起来都稍显吃力,更何况许悠然这样的小白呢!
篾丝明明是按照杜方知所教的方法进行着穿插,可做出来的效果却差了十万八千里还不止。
许悠然有心跟手中的篾丝较劲,可越较劲,手里面的东西就越不听她使唤。
一抬头间,居然看到了坐在她周围的竹匠,都已经顺利的做出了回纹,而且一个个还有模有样的。
自己心里面就更急了,许悠然忍不住在心里面想的,我就不信这玩意儿比高考还难,姑奶奶今天非要把你给弄明白不可。
就在她埋头奋战间,杜方知站了起来从她身后将她抱了个满怀。
许悠然明显愣了愣,还以为杜方知吃错了药,居然会在大庭广众之下……
可当自己的双手就被杜方知给抓住,跟着他的顺序和方向,一步一步的穿插着手中的篾丝,许悠然才有些惭愧的知道自己会错了意。
此刻脑中一片空白,一双眼睛就停在这两双黑白分明的大小手上,就像是自己小的时候,第一次写字,被老许握着手教的感觉一样。
篾丝因为杜方知的原因,变得特别的乖巧听话,回字纹就这样逐渐呈现在了眼前,许悠然却根本就没有去记他手指穿插的顺序和过程,好像整个脑子里面,都能清清楚楚的听到身后那微微有些急促的心跳声。
直到回字纹的最后一笔完完整整的呈现出来之后,耳边才响起了杜方知温和的声音:“学会了吗?”
学废了!
许悠然脑子里面只有这三个字,之前好歹还知道该怎么穿,现在感觉拿篾丝的手都有些不对了。
杜方知放开她的双手,坐回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上,许悠然回过头睁着一双无辜的眼睛望着他:“我觉得,我应该学不会了!”
“许小姐,手把手教都学不会,看来你还真不适合端这个饭碗呢!”
挨在她旁边的一名竹匠,显然一直都注意着这边的动静,而且因为隔讲台稍微远的缘故,他学习回字纹还是跟着杜方知的手势走的。
听到许悠然的那一句抱怨,一时没有管住自己的嘴巴,忍不住开口打趣了起来。
许悠然只觉得脸颊一红,把凳子往旁边移了移,尽量和杜方知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她不需要学会,只要她想要的东西,我都能给她做出来。”
杜方知淡淡的看了一眼那位说话的匠人,拿着之前编好的回字纹开始继续往下编去。
因为许悠然没有再继续学的样子,杜方知也不用再跟着陈之问的速度走,而是自顾自地编着手中的小物件。
陈之问一直在讲台上面,见大家学会了回字纹,又开始教起其他纹路的编制方式,其实有很多编辑技巧都是相通的。
只是相交穿插的时候,有好几个注意点需要注意,陈之问把重点拿出来讲了三四遍,在座的所有人除了许悠然,几乎全部都掌握到了要领。
要知道坐在这里面的这些匠人,大多数都是参加了巿赛的,本身的底子和功力就不差。
所以陈之问教起来也不困难,不过才半个小时的功夫,就已经教了好几种纹路的编制方法。
许悠然看着手上刚刚出现的不规则的米字纹,又看了看杜方知手中出现的,完全可以用天壤之别四个字来形容。
某人虽然早就知道,自己不适合干这一个,有些东西并不是努力就能做成的,就像是之前苏叶说的一样。
在现场进行到四十几分钟的时候,许悠然已经从跟不上,直接变成了听不懂,百无聊赖的把玩着手中的篾丝篾片,又不能中途退场。
可这一漫不经心起来,手掌心直接被篾丝割了一道口子,许悠然心虚的把手中的篾丝放在地上,口中对杜方知说道:“算了算了,我肯定是学不会的!”
却悄悄的把掌心捂紧,生怕被人给看到了。
“还有十分钟结束,你先忍忍,以后的课,不来就是。”
杜方知开口说完,直接递了一只拳头大小的小鸟给许悠然。
“漂亮,”许悠然低喊了一声,伸手去接小鸟,掌心的那一道带着血迹的伤口,正好被杜方知看了个正着。
杜方知抓过她的手,看了一下伤口的深浅,确定没有在流血,便直接转身从后门往外面走去。
许悠然正想着要不要跟着他时,他就已经从门外再一次走了进来,手里面还拿着一个创口贴,用酒精棉擦拭干净伤口周围的血迹,再小心翼翼的贴上了创口贴。
“篾丝锋利,你以后尽量不要碰触。”
“这个……是哪里来的?”许悠然看着手中的创口贴开口问道。
“郑安和就在外面,我去找她要的!”
“谢谢杜良工!”
“不谢!”
一人满脸堆笑地道谢,一人面无表情的说着不谢。
也就在这个时候,教室里面再一次响起了如同雷鸣般的掌声。
“谢谢大家,今天咱们的讨论会就进行到这里,大家伙儿要是心里面还有什么疑问,散会过后可以私底下过来找我们进行讨论。”
陈之问不敢自称为老师,因为在座的这些竹匠里面,有不少成绩比自己好很多的。
而且还有好几个在地方上小有名气的竹匠,如果不是因为这一门失传的技艺,这些人恐怕正眼都不会看陈之问一眼。
所以明明是一场教学授艺,却非要说是技术讨论。
“陈良工,我有一个问题?”
一名个子高高的男人,从人群之中站了起来,高举着右手喊道。
“你讲?”陈之问笑着开口说道。
“我们今天坐在这里,目的都是非常的清楚,就是为了学这一个失传了三千多年的楚国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