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宫内,弘历脸上写满了焦虑和犹豫,正来回踱步。
以往,富察琅嬅得知他要来,总会早早梳妆打扮,殷切地出门迎接。
可这次,她却以刚起床未梳洗为由,让堂堂一国之君在殿内干等。
等富察琅嬅脸色不悦出来,弘历立刻迎上去,开门见山问道:“皇后,准葛尔的战报,你都知道了对吧。”
富察琅嬅微微颔首,语气平静:“整个后宫都在传,璟瑟英勇无畏,助皇上解困。”
“解困?”弘历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几分怒意,“她倒是能耐,与达瓦齐沆瀣一气,还要挟朕!你马上修书一封,让璟瑟即刻攻下准葛尔,把恒娖带回来!”
“恕臣妾无能为力。”富察琅嬅柔声拒绝。
弘历一巴掌拍在茶桌上,震得茶杯叮当作响,怒道:“连你也要忤逆朕?”
富察琅嬅并未被他的怒气震慑,反而淡淡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忤逆?皇上事忙,想必是忘了,之前您问过永琮关于恒娖妹妹再嫁的看法。他认可兆惠将军主战,不同意姑姑再嫁,您不是狠狠斥责了他,还当着大臣的面将他赶出养心殿罚站了吗?”
她垂下眼帘,声音轻柔却字字如刀:“如今,我们母子与皇上同心,不敢再忤逆皇上。”
弘历被噎得一时语塞,双腿不自觉地换了个重心,语气软了几分:“之前是之前,现在是现在。”
富察琅嬅示意茂倩换了新茶,缓缓说道:“‘开战劳民伤财’,这是您说的;和亲出去的公主就是当地的人了,这也是您说的。”
她掀开茶盖,滚烫的白烟为她的眼睛蒙上一层阴影,语气愈发冷淡:“既然和亲嫁出去的恒娖永远都是准葛尔的人,那璟瑟现在也是科尔沁的人。本宫作为大清皇后,不可干涉蒙古部落的政务。”
弘历顿时语塞,语气加重:“你不肯修书劝解璟瑟,是要弃皇后职责不管吗?”
富察琅嬅重重放下茶杯,神情严肃:“皇上,璟瑟是您的亲骨肉。她成为科尔沁的王爷,科尔沁连带准葛尔的土地都归她所管,从此以后两大部落不再是大清心头大患。本宫作为大清国母,乐见其成。”
弘历何尝不知,兆惠那家伙大力夸赞和敬公主,还说现在是领兵出征的好时机,他可以和公主一起夹击准葛尔,顺带把寒部荡平。
但这样一来,富察家在朝中更是无人能敌,如日中天。
再者,弘历其实不太想让恒娖回来,只是被孝道架了起来,不得不忌惮许多。
当年,他亲自将妹妹派去和亲,让恒娖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事到如今,弘历不知该如何面对恒娖。
思来想去,弘历觉得自己骑虎难下,十分为难,只好拿“哪有女子当王爷”“她儿子当王爷不也一样吗?”之类的话,试图继续劝服富察琅嬅。
但富察琅嬅油盐不进,反而列举了种种好处,让弘历哑口无言,最终灰溜溜离开了长春宫。
既然富察琅嬅这边说不通,弘历决定从太后那边下手。
慈宁宫内,弘历向太后表示,自己不想封璟瑟为王爷,能否让太后去劝说皇后,或者以皇祖母身份写信劝一劝璟瑟,让她出于孝道放弃王爷之位,尽快救出端淑长公主。
太后皱起眉头,说道:“写信是可以,但和敬公主若真不管不顾,你难道要以自家皇后的性命要挟她吗?”
“当然不会,”弘历重重呼出一口气,怒道:“就为了一个王爷位置,璟瑟居然跟自己亲儿子争!还要跟朕斗气!”
在太后看来,一万个王爷也抵不过女儿恒娖的安危,反问道:“难道你要眼睁睁看着恒娖身陷险境?你这个皇帝连自己的亲妹妹都保护不了,不过是一个王爷之位,你就是赏了又如何。”
弘历刚被皇后骂完,又被太后骂得一阵挫败,心累得慌,破罐子破摔道:“那太后,你觉得给璟瑟封王爷,让她出兵平定准葛尔好,还是让兆惠出征比较好?”
太后沉吟片刻,说道:“那自然是兆惠出征最好,他是你的将军,只要他出征了才能确保资源土地纳入大清版图。如果由璟瑟独自攻下,她未必肯让大清分一杯羹。”
弘历摇头道:“朕如何不知,但打仗劳民伤财,南方水患又发,国库并不富裕。”
太后叹息一声:“那就只能退一步,封璟瑟为王爷,她毕竟是你的嫡公主,由她救出姑姑,平定准葛尔也可。”
弘历并不同意:“但太后你不是说璟瑟全权负责不好吗?”
太后稍显不悦,说道:“那就兆惠出征。”
“但兆惠代表大清,达瓦齐见状撕破脸皮跟寒部联合反清,后患无穷啊。”
“那就璟瑟封王。”
“但太后你也说了,璟瑟攻下科尔沁,未必会让把土地吐出来分给大清。”
“那就兆惠。”
“但兆惠之前主和,现在突然主战,朕觉得蹊跷,实在是心里没底。”
“那就璟瑟。”
“但太后你不是说璟瑟出战不好吗?”
“那就兆惠啊!”
“但这场仗打不了啊。”
“那就璟瑟啊!”
“但你不是说璟瑟……”
太后忍无可忍,狠狠一拍桌子,怒声道:“你去试吧!”
弘历被骂懵了,脸上居然浮现出一丝委屈:“皇额娘,朕知道您着急,但您竟然诅咒朕?!”
太后冷笑道:“哀家没有诅咒你,是让你自己去试试,去领兵出征。”
她斜暼着弘历说道:“国库不富裕就带五百亲兵进准葛尔吧,皇上亲自领兵,他们保准一个顶十个,等同五千人,皇帝再去宠幸一下嘉妃,让玉氏派五百人过来,这样就有上万雄兵了。”
弘历又恼又心虚:“朕是大清皇帝,如无必胜把握,在准葛尔出了什么事怎么办?大清群龙无首,岂不是更糟。”
太后差点脱口而出,你这么喜欢和亲,到时候就自己跟达瓦齐和亲,封他作个达妃吧。
喝口茶缓了缓,太后说道:“如果你对恒娖还有一丝兄妹之情,现在解决办法这么多,你怎么也得选一个。”
这头弘历和太后争执不休,那头如懿胸有成竹,在棋盘前捏着棋子说道:“达瓦齐狼子野心,必定会出尔反尔,皇上始终还是要平定准葛尔。”
然后大清和巴林部前后夹击,达瓦齐溃败,巴林部的小公主湄若在这一世应该会携功入宫。
到时候,令妃和慎妃联手,也比不过背后有四十九部撑腰的颖妃吧。
小梨见如懿愣在那里傻笑,低声道:“主儿,您该不会想去养心殿劝皇上出兵吧?这是朝政大事,听说皇上也想主和,咱们还是不要去了。”
如懿翘着小拇指,说道:“我不会去的。”
小梨松一口气,赶紧把门关起来。
如懿轻轻放下棋子,白棋连成五个,她赢了。
上一世,达瓦齐是在璟兕离世后发难,这一世璟兕和湄若都还没来,达瓦齐起兵比上一世早了很多,但结果不会有什么改变。
如懿淡淡道:“达瓦齐日日把端淑长公主带在身边,想必公主已经……只要他肯归顺,皇上会封他为王爷,留在京中吧。”
小梨闻言,脸色一变,连忙示意自家主子慎言。
她压低声音提醒道:“主儿,海常在就是因为妄议公主,才被太后毒哑的。”
如懿不以为然,说道:“我又不是说她坏话。达瓦齐不惜弑杀旧主也要得到恒娖,位子还没坐稳,第一时间向大清求娶公主为正妻。”
“正妻”两字咬得极重,如懿用护甲刮着桌布,说道:“他不缺女人,却完全不在乎公主嫁过人,已非黄花闺女。”
说到这里,如懿的神情忽然变得忧郁,仿佛陷入了某种回忆,哀叹道:“达瓦齐确实霸道、无耻、狼子野心,但他对公主一片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