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来得快,去的也快,又或者是范围很小。
车队行驶不过十分钟,外面已经看不见雨滴了。
“不聊这个,宜生兄,太原的战事怎么样了?在来之前,我往太原增派了一个团(三个标准步兵营),不知道够不够用?”徐秋云摇下车窗,顺手点了一根香烟。
付七陆回复道:“我在太原一共部署了3个旅的兵力,搭配着城墙固守,但也仅仅只能采取守势。
阳曲还有1个旅,目的是维护太原部队的退路,现在跟我到忻州的是1个旅,一共5个旅的兵力。
你的那个团,我建议放在太原东南角的温家庄,那里是日寇进攻最猛的地方,我担心我手下的卫队旅抵挡不住。。
他们的火力相比你们正规野战部队差距太明显了,我认为应该增强我们后路节点的防御能力。”
徐秋云:“我明白了,到达忻州之后,我会给那个团发电,让他们帮忙分担城内弟兄们的压力……另外,鬼子那边你们都搜集到了什么情报?”
付七陆抿着嘴,脸色有些尴尬。
虽说打了这么久,但一直处于守势,所以他对华北方面军的实力很模糊。
还是北平那边给他传递消息,才让他对敌人的番号有了清楚的认知。
付七陆:“现在,太原南边云集了两个师团,分别是日军第五师团和第一零九师团,他们的攻势很猛,之前多次利用重炮轰击城墙。
要不是在总司令的吩咐下,我提前加固过城墙,太原恐怕还真就被他们攻破了……不过就算攻破了也不怕,城市内的作战只会让小鬼子比攻城战更头疼!”
徐秋云看着付七陆,暗暗摇头。
显然,这位付将军低估了小鬼子的残忍程度。
“如果久攻不下,小鬼子可是会放毒气弹的,到时候城内的守军都会沦为腐肉。”
付七陆也跟着陷入沉默。
实话实说,他不怕枪也不怕炮,哪怕重炮将城市轰成废墟,也只会成为他们更好的掩体。
但唯独毒气,他是一点办法没有。
良久,才叹气说道:“等什么时候咱们也有了毒气,非对这群小鬼子以牙还牙不可!”
徐秋云:“这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研究出来的,需要大量的实验和频繁的试错,外国也不会把这种技术向我们公开。”
“嗯……其实我也就是说说,我们能有现在的武器装备已经很好了。”付七陆转头看向车窗外,见外面只剩萧瑟的风声,不由将手伸出车窗。
“雨好像没了,等更具体的信息到了忻州的指挥部我再汇报给你吧,我是带了全套作战地图过来的。”
徐秋云:“宜生兄,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我可担不起你的汇报,这次华北战场的总指挥另有其人……算了,等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相较其他地方的烂地,太忻公路宽阔平坦,两人的车队用了不到三个小时就抵达了目的地——忻州乡村师范。
阎先生别的不提,晋省的教育还是兴办的不错的,不光有很多学校,晋省百姓的识字率相比其他省份也要高不少。
由于战火蔓延,忻州乡村师范已经在半个月前迁往大同。
徒留空置的建筑,被选为了指挥部。
抵达以后,部队井然有序从卡车上跳下,然后快速布防。
最外层的士兵开始堑壕、垒沙袋。
学校内则开始清缴检查学校内有无多余的人,然后开始将机枪搬上制高点。
通讯兵也跟着立起天线,然后将长杆插在地上加固。
参谋部的年轻参谋们两人一组提着箱子,里面不是沙盘模组就是一摞摞文件。
更重要的文件则由几个拎着公文包的高级参谋贴身保护。
付七陆和徐秋云叫停了两个抬着弹药箱的士兵,让他们将箱子留在操场上,两人开始趁着月光拉家常。
“徐老弟今年多大了?结婚没有?”
“三十出头。我自打从军校毕业便一直投身军旅,假期都没有几天,哪来的时间讨老婆?”
“真是年轻有为啊!不过身为一个过来人,我建议你在忙于国事的同时,也要注意个人问题。”
付七陆抬头看着圆润的月亮,思绪也跟着飘荡到家人身边。
中秋团圆,却在外带兵,不能跟家人团聚,实在是遗憾。
徐秋云摘下手套,从上衣口袋摸出一盒香烟,自顾自点上一根后又抛给付七陆后说:“现在说这些太远了,日本人还没打走呢……再说总座他还没结婚,我更不着急了。
倒是你,宜生兄,这是想家人了?”
付七陆也不端着,接过香烟后一起吞云吐雾:“哎,我女儿今年13岁,正是读中学的年纪,原本是要去南开附属的中学就读。
可日寇入侵,大多学校都开始响应国民政府的号召,向山城内迁,我正为这事儿头疼呢!”
当七七事变刚开始、上沪的海军陆战队刚刚制造摩擦的时候。
国内大多精英人士都在期盼国际上列强的调停。
可不料人家连多看一眼都嫌烦,一个劲儿的搪塞和稀泥,最后干脆见都不见。
如此一来,随着上沪日寇源源不断的增兵,国府内迁,已成定局。
并且号召工厂和高校一同随之内迁。
津门是最先受到影响的城市,南开也成了首批撤离的高校之一。
但他们没有撤向北平,而是向南迁徙。
归根结底还是对当时的北平守备没有信心。
可即便如今的北平有白远的重兵把守,还是止不住不少高校南迁的心。
如国立清华、国立北大、国立北平师范等高校正和南开筹备组建西南联大,一同南迁。
反倒是赵刚的母校燕京大学,因为是私立大学不用听国府的调令,且有美国的背景不惧日本人,才没有跟着做迁徙。
这也是没办法。
战争的到来和动荡的政局就是会最大化的影响国立高校。
只有有西方背景或者教会背景的高校,才有在动荡时局维持正常秩序的能力,并且能通过自己的背景庇护抗战师生。
白远其实也很头疼。
虽然他一直玩笑似的自诩为军阀头子,可不会真的以军阀的作风要求自己。
对于意图分裂国家的反动分子,还有汉奸、土匪等一系列压榨平民的人和势力,他绝不手软。
但面对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师和学生,态度又顽固死硬,他总不能把机枪架到对方脑袋上面吧?
其实大夏现在的科技发展正蓬勃进步,实际制约因素绝不是我们的路线出错了,而是持续战乱和斗争导致资源中断。
最终,西南联大迁移。
倒是有些教师留下来了。
一方面是对白远有好感,对白远的军队有信心。
另一方面也是为那些不愿意或无法离开北平的学子继续任教。
其中代表就是清华核物理专业的赵忠尧教授。
如果可能的话,他是真不愿意离开北平,毕竟他的核物理实验室才建成没两年。
而且最重要的是白远给他做了许诺,亲口向他承诺核物理会是以后他最关注的科研方向。
为此将会再建立一个更大的核物理研究基地。
并且白远本人和普鲁士政界关系良好,能为他争取到很多交流机会,还有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
像是为了50毫克的镭舍命的故事再不可能发生。
现在留守北平,还实力强劲的高校当属燕京大学。
但燕大强于人文社科类专业,对理工科不太擅长,所以白远将赵忠尧等科学家安置在燕大,并成立燕大理工学院——
留下来的理工科人才和学生都太少,再把理科和工科分开就太分散了。
“随着很多高校响应国府的号召,北平……甚至是整个北方的教育资源都流失很大,但白总已经在积极补救了,围绕着燕大建立的燕大附小、中学不等年底就能竣工。”
徐秋云拍了拍付七陆的肩,宽慰道。
言外之意就是让付七陆不要把孩子送到山城就读。
毕竟现在虽然全国高举抗日大旗,但他们明白,日本人是早晚要被打跑的,到时候国府和他们北方白系的势力势必会有一场清算。
把孩子家人放在对方的势力范围内读书,岂不是上赶着送质子?
付七陆:“嗯,我明白,哪怕就是上不了学,我也不会把女儿送到山城的,这方面你放心……实在不行我就把她送出国。”
他前几年是阎先生麾下的高级军官,又经略绥远。
就算不贪不占也还是积累了点钱财的。
加上现在也是正军级军事主官,工资加作战补贴不少,咬咬牙还是供得起女儿出国的。
徐秋云:“现阶段没必要送出国,要不了几年这些学校都会乖乖的迁回原址,而且即便是现在,总司令也已经在开始筹办专门面向军属和官员子女的基础教育了。”
其实徐秋云还想说,国际形势日新月异,说不定某一天某些国家就会变成我们的敌对势力呢。
两人闲聊之际,还在东北指挥战斗的吴敌也没闲着。
这个时候的吴敌还在部署对新京和林吉市的战斗任务,还没进入新京。
在两天后,他才成功攻入新京,在拿下植田谦吉大将和一众高级军官的人头后,开始和城内留守部队打巷战。
由于新京城内还有残余势力没有清剿,东关军的司令部也一团糟,随时可能会发生坍塌。
所以吴敌的临时指挥部是在空地上搭建的一处帐篷。
像地图、沙盘等军用物资倒是从东关军司令部淘出来的。
由于帐篷空间有限,摆上沙盘、挂上地图后就没多少空地,大多军官只能摩肩擦踵地站在一起。
帐篷的角落还并排摆着四张小桌,上面是电台,发报员正嘀嘀嘀地敲着电报。
一帐篷的军官也没人在意这点杂音,纷纷把目光放在了吴敌身上。
吴敌拿起指挥杆,调整了一下沙盘上表示着部队的模型的位置,跟记忆对比确认无误后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吴敌:“陆参谋,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现在的局势吧!”
“是!”
陆望卿接过指挥杆,开始在沙盘上点出位置:“这处比较大的城市就是新京,也是我们所在的位置,东面小一点的是林吉,也是第六师团的屯驻区。”
“我军9师、11师早已出发意图抢占林吉,但奈何新京距离近了一百多里,而我军向林吉进发,还要穿越一段难走的山路。
故而没有抢占到先机,让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汇合了。”
底下有师一级的干部举手,陆望卿示意其可以发言。
师级干部:“我想知道第二师团和第六师团现在的军事实力如何?我军第9、第11两个师是否具备野战重创日军这两个师团的能力?”
陆望卿深吸了口气,重新将指挥杆指在林吉方向上:“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经情报部门查证,日军本部给东关军补充的几个旅团并非是混成旅团,而是旅团规模的补充兵员,其内新兵和服役过、现为预备役老兵的比例为1:1,战斗能力不容小觑。
经过近半个月的休整,第六师团很可能已经恢复了相当部分的战斗力。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的重武器装备,当时被徐师长(现已调离)打沉在了太子河,所以目前第六师团的重火力处于亏空状态。
第二师团在入驻林吉后,可以和第六师团轮换驻防,并用城内多余的预备兵力补充力量。
所以很可能要不了多久,第二师团也会补充得七七八八……”
“这两个师团……很难处理啊!”有干部对着沙盘又仔细观摩了一遍地图,最终摇着头下了结论。
吴敌的手指有节奏地敲击桌面。
过了半晌,冲陆望卿问道:“第9师和第11师现在是什么状况?”
陆望卿摇摇头,把目光放在另外两个年轻人身上。
对方是这两个师驻总部的联络官,专门向总部汇总师的情况。
由于会议紧急,陆望卿还没来得及了解,所以只能让他们亲自解答。
“报告钧座!”来自第9师的年轻军官喘着粗气,将汇报说出了一股舍我其谁的气势:
“我第9师已进驻永吉县,并在北方一线阵地展开36门榴弹炮,随时可以对林吉市展开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