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曹操转过身来,面色凝重地迈着大步,缓缓走到荀彧面前停下,然后目光紧盯着荀彧,开口说道:“文若啊,对于此次行动,你觉得最终能够成功吗?”
他的声音低沉而带着一丝焦虑。
荀彧微微抬头,迎向曹操的目光,沉稳地回答道:“回丞相,依在下之见,当前局势下,优势明显在我们这边。”
曹操听闻此言,不禁皱起眉头,双手背于身后,踱起步来,边走边喃喃自语道:“为何你这般言语一出,孤的心竟不由自主地发起颤来呢?”
荀彧见状,赶忙拱手作揖,解释道:“丞相莫忧!您请看,我方的优势在于所配备的武器精良无比,兵力众多、气势如虹;反观江东那边,他们的优势仅在于水军训练有素、精锐善战。两相比较之下,在下认为还是我们占据更大优势。这就如同坚硬的铁器与脆弱的木器相较量一般,胜负之分显而易见呐。”
曹操听后,紧皱的眉头略微舒展,嘴角也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点着头说道:“嗯,既有此等分析,那孤便放心许多了。这一回,你依旧留下来镇守后方,统筹全局,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荀彧连忙躬身应道:“请丞相放心,属下定当不辱使命,竭尽全力保后方安稳无虞。”
曹操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迈步离去。
【在华国宣布参战之后,众多国家纷纷响应,投身到协约国一方参与战斗】
【其中有希腊、巴西,还有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族特色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东南亚国家暹罗】
【非洲大陆上的利比里亚也积极加入战局】
【此外,加勒比海地区的古巴、巴拿马,以及阿拉伯半岛的汉志王国,无一不展现出对抗同盟国的决心】
【而在中美洲,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以及哥斯达黎加这些国家同样挺身而出,为协约国的胜利贡献力量】
宋朝
赵匡胤看着天幕,右手轻轻地敲击着左手的手指,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就在此时,他眼睛的余光忽然捕捉到一道黑影一闪而过。
赵匡胤猛地转过头去,目光瞬间落在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上——原来是赵德昭正手持一支毛笔,而在他身前,则站着一名恭恭敬敬地捧着纸张的太监。
赵德昭见到赵匡胤看向自己,连忙躬身行礼道:“父皇,儿臣抱歉惊扰到您了。”
赵匡胤皱了皱眉,语气有些疑惑地问道:“你在此处这般匆忙,究竟所为何事?”
赵德昭赶忙回答道:“回父皇,儿臣正在将这些国家的名字记录下来。”
赵匡胤闻言说道:“记下这些又能如何?你要知道,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乃是辽国和金国。”
赵德昭却并未被赵匡胤的话吓住,反而低声说道:“可是父皇,即便现在我们无暇顾及,但将这些国家的名字记录下来,可以传给后世子孙,待日后时机成熟之时,再出兵攻打他们。”
赵匡胤听后,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理想很美好啊,他伸手指向墙上挂着的那张巨大地图上的一个地方,沉声说道:“难道每一处土地我们都要收入囊中不成?”
赵德昭顺着赵匡胤手指的方向看去,略作思索后回应道:“父皇,那些充满瘴气的蛮荒之地,自然是不必费力去争夺的。”
话说到此,赵德昭突然像是意识到了什么,脸色微变,当即闭上嘴巴不再言语。
赵匡胤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心中暗自思忖:看来这孩子还是缺乏足够的教导与历练啊,如此没有见识,将来可如何担当大任?真是令人担忧!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站在协约国一边,德奥集团在战略布局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他们原本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受到多方牵制,资源补给线被严重干扰,兵力部署捉襟见肘】
【这种情况下,整个战争的走向发生了根本性转折,协约国逐渐掌握主动权】
唐朝
李世民看到这里,不禁微微皱起眉头说道:“这些小国啊,往往都是如此行事。”
虽说李世民心里明白他们这般作为也是出于生存所需的一种智慧策略,但不知为何,总是一阵不爽。
感慨完,他将目光投向下方站立着的那位大臣,见其还在那里,遂开口问道:“爱卿,可还有其他要事禀报?”
那大臣连忙躬身回答道:“回陛下,臣已无事需奏报。”
言罢,他赶紧向后退步离去,待回到自己的位置后,这才长长地舒出一口气,并迅速抬手擦拭掉额头上沁出的细密汗珠,心中暗自思忖道:“哎呀呀!这种差事往后谁乐意接手就谁去做吧,反正吾是再也不愿沾边儿了!”
而此时坐在上方龙椅之上的李世民似乎并未过多留意到这位大臣的举动与心思,只是继续说道:“如此看来,对于国家现行的相关政策恐怕需要重新予以研讨和议定了,特别是针对吐蕃方面的应对之策更是亟待调整改进呐。”
就在这时,站在下方群臣之中的房玄龄压低声音对身旁的杜如晦说道:“唉,看样子咱们又得加班了,只不过……”。
话尚未说完,便被一旁的杜如晦打断道:“玄龄兄啊,您就别指望会有人替您前去告知嫂夫人此事了。”
闻听此言,房玄龄只得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轻轻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但是对于德奥来说好消息不是没有,俄国崩盘了】
【原来,1917 年新春伊始,俄国大地上爆发了“二月革命”】
【这场革命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余年之久的罗曼诺夫王朝彻底埋葬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然而,新生的俄国临时政府却未能顺应民心、结束战争,反而选择继续征战,并悍然发动了所谓的“克伦斯基攻势”】
【可惜的是,这一冒险之举最终以惨败收场。士兵们士气低落,民众对战争的厌倦和反感也日益加深】
【就在人们深感绝望之际,11 月 7 日,伟大的“十月革命”爆发了!革命的洪流势不可挡,迅速席卷全国】
【革命取得胜利后的次日,崭新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犹如初升的朝阳,焕发出勃勃生机】
【由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应运而生】
【它向所有正在交战的国家诚挚地提出了休战的建设性建议,并郑重宣告俄国从此退出这场残酷的战争】
【到 1918 年 3 月 3 日,经过艰苦卓绝的谈判,苏俄终于与德奥集团签署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随着这份合约的生效,俄国正式告别了战火纷飞的战场,曾经硝烟弥漫的东线至此销声匿迹,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过往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