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完颜兀术望着闻讯赶来的侍卫,不禁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这恐怕是他有生以来叹气最多的一天了。
他正了正神色,挥挥手让侍卫退下。
待侍卫退下后,完颜兀术捡起书,喃喃自语道:“金人的未来在哪里?”
紧接着,他又苦笑着自嘲道:“算了,这皇位再怎么传也和我没有关系,还是做好我自己吧。”
说罢,完颜兀术便将书丢进了火里。
他看着书像一只扑火的飞蛾般慢慢被火吞噬,默默无言。
宋朝
虽然蔡京已经给出了办法,但是在这段时间内,沉默还是主旋律。
突然,一个狼狈不堪的金人走了进来,后面紧跟着两个侍卫。
他随意地一抱拳,算是见过了礼,然后像往常一样先说起金国的地大物博。
李纲站在人群中,看着金人的模样,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涌起一股无法抑制的厌烦。
他忍不住打断了金人的话:“既然金国如此强大,为何使者会如此狼狈不堪?”
赵佶虽然被打断有些不悦,但也没有说什么。
金人没有说话,旁边的侍卫倒是开口了:“官家,刚才金人想逃跑,还是我们费力请过来的。”
“哦?”赵佶饶有兴致地问,“为何?”
金人使者这才恍然初醒,在心里暗暗骂了一句:“我怎么知道为何?还不是看到了天幕,等一会老底都要被揭穿了!”
蔡京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说道:“官家,不如看完天幕,再做打算。”
赵佶说,“可。”
不知为何,金人使者刚刚还滔滔不绝的嘴,忍不住颤抖了一下,仿佛被一股寒风吹过。
【紧接着,岳飞看到了第二次北伐的曙光】
【1135年,宋廷军队迎来了一场大变革,全国军队统一改称行营护军,岳飞部也被命名为行营后护军】
【北伐前,岳飞前往设在镇江府的都督行府,参加由张浚主持的会议】
【张浚召集了各路大将,商讨北伐中原之事,在会议上向赵构称赞韩世忠、岳飞,认为他们可以承担起重要的使命】
【会后,岳飞接到命令,韩世忠将从承州、楚州出兵攻打京东东路的淮阳军,岳飞则从鄂州进军襄阳府,为直捣中原做好准备】
【1136年2月,岳飞到临安朝见皇帝,同时让幕僚起草声讨齐的檄文,预备誓师北伐】
三国
司马懿看着天幕,“子元,你是否想起了什么?”
司马师上前一步,轻声说道:“父皇,此时提及此事,似乎不妥吧。”
司马懿微微摇头,说道:“还有一点时间。”
司马师语气肯定地说道:“儿臣想起来了,诸葛亮!”
说完,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司马懿的神色,仿佛在凝视着一片深不可测的海洋。
司马懿正欲开口,一阵喧嚣声骤然响起,如惊涛拍岸,打断了他的话语。
司马懿转过头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这片喧嚣的海洋。
司马师无奈地摇摇头,叹息道:“就知道会这样。”
这个日子,注定是一场腥风血雨。
【宋廷也批准了岳飞的建议,岳飞随后返回鄂州,积极部署进军襄阳的军事行动】
【3月,岳飞由荆湖北路、京西南路招讨使升为宣抚副使】
【正在岳飞准备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
【26日,年已古稀的岳母姚氏病逝】
【晴天霹雳啊,岳飞忍着悲痛,一面奏报朝廷,一面被迫解职,扶母灵柩至庐山安葬】
【并接连上表,乞守三年终丧】
【然而在朝廷再三催促下,岳飞忠孝难以两全,赶回军中】
【六月,因天气即将转凉,张浚改变了主意,决定放弃进攻计划】
【但岳飞还是决定按既定计划进军,于七月出师北伐】
【岳家军兵分两路:一路往东北,由熟悉京西地理的牛皋统领】
【牛皋早年在汝州鲁山县同金军作战,这次算是重返故地,一战即攻克汝城】
【另一路郝晸、董先等,向西北方向进军,在攻克卢氏县后,席卷了商州全境】
【岳家军继续攻取齐顺州州治伊阳县。岳家军一路势如破竹】
【九月初,宋廷陆续收到岳飞北伐的捷报,赵构对此态度有些冷淡,说:“岳飞之捷,兵家不无缘饰,宜通书细问。非吝赏典,欲得措置之方尔!”】
明朝
朱元璋终于将视线从天幕中移开,他看着朱棣那惊讶得仿佛能吞下一头大象的目光。
说:“一惊一乍的,不就是坑个蛮夷吗?这么点小事就沉不住气,朕怎么能把重担交给你,你看看你大哥。”
朱元璋指了指向朱标,朱标正沉浸在岳飞的事情里,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看到朱元璋指着自己,他茫然地张了张嘴,正想说些什么,但是朱元璋又背过身去。
“是,是!”朱棣忙不迭地应道。
【但是也只能到此为止了,由于岳家军孤军深入山区作战,粮草难以接济,不得不班师鄂州】
【这次北伐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也得到了商州的全境和虢州的部分地区】
宋朝
赵匡胤回过神来,他这才发现,不知何时,他的手如铁钳一般紧紧地拽着赵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