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
辉煌壮丽的殿堂之中,秦始皇嬴政低沉且充满思索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大殿:“扶苏,朕只是想锤炼他,为何他终究未能继承大统,又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惹朕至怒?”
他的自言自语虽然充满了疑惑和痛心,但下方的朝臣们却个个俯首帖耳,不敢有丝毫懈怠,心中更是充满了忐忑和不安。
【同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到了平原渡口后便病倒了】
【待车队走到沙丘宫时,病体实在撑不下去了,于是命时任中车府令、兼掌符玺事务的赵高写诏书给长子扶苏,说:“参加丧事处理,灵柩到咸阳后安葬”】
【然而,这份关乎秦朝未来走向的诏书在赵高手中沉寂了下来,未曾发出】
【赵高心中藏有深谋远虑,欲图他事】
【一天傍晚,车队停下住宿。赵高带着扣押的遗诏来见胡亥,劝他取而代之】
【胡亥早就想能够登上皇帝的宝座,只是碍于忠孝仁义而不敢轻举妄动】
【听赵高一番话后,仍还有些犹豫。赵高却胸有成竹地说:“臣愿替公子去说。”胡亥立即答应了】
秦朝
刚刚还在想是不是自己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件的秦始皇,这才明白,事情和他完全想象的不一样。
他没有想到,在自己死后,赵高居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来。
嬴政彻底愤怒了,一脚向赵高踹去,说:“你有几个胆子,敢扣押朕的遗诏!”
赵高吓得匍匐在地上,“陛下饶命,臣该死。”
秦始皇说:“你们说应该怎么处置?”
博士淳于越出列说:“陛下,赵高该死,但是丞相李斯未尽到责任,隐瞒真相,也应同罪。”
李斯听到后,正出列想说什么的时候,天幕又播放了。
【赵高为什么这么胸有成竹?因为他抓住了李斯的一个致命点】
【李斯的出身极其低微,年轻时,曾担任过刀笔吏】
【他见到居室厕所中的老鼠饥馑慌张,而粮仓中的老鼠饱食无忧,感叹地说:“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影响了李斯的一生】
【赵高找到李斯,直言不讳地说:“皇上驾崩的事情,目前没有人知道,皇上遗诏也在我这里,谁为太子,全看丞相与我了”】
【李斯大惊,说:“先皇大恩于我,如此大逆不道的话,你怎么说得出口”】
【赵高也不着急地说:“如果大公子继位,你觉得谁会是大公子的丞相?丞相是个聪明人,利害关系比我看得更清楚,到时候丞相还能善终吗?胡亥公子慈仁敦厚,实乃立嗣的最佳人选,希望丞相仔细斟酌”】
【李斯沉默半晌,想起了年轻时候看到的老鼠,最终,自私的念头占据了上风】
【三人就此决定篡改秦始皇的遗诏,立公子胡亥为继承人】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病死于沙丘,秦二世秘不发丧,“令车载一石鲍鱼”,以掩盖尸体臭味】
【同时伪造一封遗诏赐给扶苏,列举扶苏和蒙恬的罪过,命令他们自杀】
【扶苏看到遗诏内容,就哭泣着走入内宅,准备自杀】
【蒙恬阻止扶苏说:“陛下在外,未立太子,如今只因一个使臣到来,你就想自杀,你哪里知道这不是奸诈的诡计呢?我请求你重新去请示一下,等请示之后再死也不迟”】
【扶苏对蒙恬说:“如果父亲命令儿子自杀,那还要再请示些什么呢”】
【说完便自杀而死。扶苏死后,胡亥登基,是为秦二世】
淳于越早在看到一半就偷偷溜回去了。
秦始皇说:“好,好,好,都是朕的好臣子啊!李斯,你还有什么话说?”
李斯跪在赵高旁边,说:“臣知罪,但是如果再给臣一次机会,臣还是会这么做的。”
秦始皇说:“为什么?”
李斯说:“因为臣不能忍受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掌握。”
秦始皇沉默不语,看着这个曾经帮助自己很大的丞相。
【扶苏之死,一个原因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另外一个是跟秦朝法律有关系】
【赵高为了增加成功率,最后用了这么一番话:“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秦朝不孝是明明确确写入律法之中的罪名】
【所以种种原因下才有了扶苏之死】
李斯抬起头,这句话对他的冲击很大,他条件反射般地思索着,然后马上反应过来自己能不能活下去还是个未知数,于是继续低下头。
秦始皇看在眼里,说:“朕累了。”
转身就走了,看也不看那一直磕着头的赵高和低着头的李斯。
紧接着,传来命令:赵高被五马分尸,李斯和胡亥被软禁,扶苏被命令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