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星予诚恳的话语在屋内回荡,戴老太太和戴启正相互对视一眼,欲言又止。戴星予见状,趁热打铁,进一步阐述转让营生的规划,从人员交接,到后续盈利分配,事无巨细。
戴老太太拉着戴星予的手,一脸心疼:“乖孙女,你实在太实心眼了。不过既然你心意已决,我和你爷爷也不拦着。” 戴启正点点头,神色温和又带着几分长辈的担当,“星予,你放心。转让营生是好事,剩下的事儿就交给我和你奶奶,会尽量安排得妥妥当当 。你叔伯他们那边不会有意见的,他们几个啊都希望兄弟们过得好的,你这么照顾老七,他们开心还来不及。”
戴星予闻言,长舒一口气,紧绷的肩膀也放松下来,“行,那就辛苦爷爷奶奶了,有什么需要我做的,您二位尽管吩咐。”
这一天,戴星予都留在大伯家陪着爷爷奶奶。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天边泛起暖橙色的光。厨娘端出几盘家常小菜,香味瞬间在屋子里散开。爷孙三人围坐在饭桌前,边吃边聊,欢声笑语不断,处处透着温馨。
饭后,天色渐暗,戴星予在王若兰的搀扶下告辞。月光洒在石板路上,像铺了一层银霜。戴星予一边慢慢走着,一边在心里琢磨:明日找个时间把转让营生的事跟七叔七婶说清楚,把账目明细也列好,他们肯定能顺顺利利接手 。这样她也算了了一桩心事了。那就只剩下袀禹哥和清婉之间的事了。
这一晚,师凌裕并未归家,严冬匆匆赶来传了个口信后,便又马不停蹄地返回了林中。
戴星予心里清楚,这几日师凌裕必然会在林中忙得不可开交。毕竟炮弹和弩机要大规模量产,林中诸多事务离不开人照看。
她洗漱完毕后,唤来了李清婉,又让王若兰去请三哥戴袀泰。
待两人到齐,戴星予才缓缓开口,将准备在县城外施粥的事详细道来:“三哥,北方旱灾严重,不少灾民都逃荒到了裕安县县城外。我寻思着,明日派人去城外施粥,再搭些草棚、木棚,给他们做临时住处,你觉得如何?”
戴袀泰听后,当即点头:“星予有这份善心,自是好事。明日让你的人跟我一道去县里,我找县知令谈谈这事。你如今身子不便,就安心在家,三哥会把一切都安排妥当。”
戴星予哪有不同意的道理。三哥如今已是从五品官员,有他出面,说不定县里的乡绅们也会踊跃出钱出力,这可是桩大好事。她找三哥来,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随后,她转头看向李清婉:“清婉,这事就交给你去操办。在裕安县城外给逃荒的灾民施粥,至少持续一个月。不光是这些灾民,周边生活困难的人也能来。另外,找些人手搭建木棚和草棚,好让他们有个暂时安身的地方。”
李清婉认真听着,神色坚定:“二少夫人放心,我定会把事情办好。” 说完,便领命而去,开始着手准备相关事宜。
寂静夜里,没了师凌裕陪伴,戴星予在床上翻来覆去,煎熬一个多时辰才入睡,以致第二天睡到接近午时才起床。
她简单吃了东西,便赶到作坊办公点。王若兰扶她坐下后,赶忙去请七叔七婶。等七叔七婶到齐、茶摆上,王若兰便退到院子外等候。
戴星予神色笃定,直接说道:“七叔、七婶,这次找你们来是跟你们谈这竹柜子的营生。我打算把这营生转给你们,往后就靠你们自己经营了。” 接着,便把昨天跟戴老爷子戴老太太说过的话完完整整搬过来说给了二人听。。
七叔七婶听闻,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七叔下意识地摆了摆手,语气中满是惊讶与犹豫:“星予啊,这可使不得!这营生一直是你在用心操持,做得风生水起,我们哪有这本事接手啊。” 七婶也在一旁附和,眉头紧皱,一脸担忧:“是啊,星予,我们没什么见识,也不懂这些生意上的门道,万一搞砸了,可怎么对得起你啊,这事儿我们真干不了。”
戴星予笑着摇头:“七叔七婶,七叔七婶,你们二位最清楚我如今的状况,加上裕泰恒的合作,我手上已经有好几项生意在管着了,实在是分身乏术。好在这竹柜你们也跟着我做了一年有余,所以交给你们我也放心。”接着又把昨日师凌裕建议的关于租金、还有买牛车的事情细细说清楚,打消他们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