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星予最终还是决定:买。
先打些回去试试,家里没有总得买些凑合用着。于是便打了1斤,没有陶壶依旧是加了10文加了个陶壶,其实是可以交押金先打回去回头再来退壶,不过家里本就没有,戴星予便直接买了。花费10文。成功消费90文。
早上卖出6个篮、1个筐共收入1030文,单单只买了各种调料就花了550文出去了。
米和大豆戴星予没买,因为不,需,要。今天早上看到两个米缸里大米和大豆都变多了,老天爷昨晚又赐了粮了。哈哈哈……要不是因为在街上高低她又得哼上两句:我得意的笑,又得意的笑。
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堆调料的戴星予又走回到九叔的档口,放下调料又继续逛。在路上遇到了栗香婶和二嫂,挎篮里满满的各类吃食有品。两人笑呵呵地不知道聊着什么。
“栗香婶、二嫂。”戴星予赶忙走了过去。
邱荞善看着两手空空的戴星予:”都卖完啦?“
“嗯,都卖完了。我还买了些东西放在九叔那了。”戴星予还有些竹篮、竹筐的事情想问邱荞善,只是因 为栗香婶还在边上暂时作罢。
邱荞善倒是颇为意外,要说竹篮竹筐这些东西,每个墟日都有人摆摊售卖的。但是从没见过过像碧珠这样才刚摆上没多久就都卖空了的,别人一次也就带了10个8个来卖,但很少有人全部卖完的。
这是耐用品,需求的人不多。可以看出珠珠这些东西很受欢迎。
她是替小姑子开心的,她嫁来的时候小姑子在家就已经是很受宠了,但她不是恃宠而骄的人。平时只要给她吃的她都能乐呵呵一整天,在农忙的时候还会帮忙照顾家里的小子们。
她嫁过来后,小姑子她们俩妯娌也一直很好,一旦有得了好吃的吃食,会给大嫂和她也分点。反而惹得对她宠爱有加的哥哥们羡慕嫉妒恨。因为小姑子的善意,她和大嫂在这个家里生活得也自在了许多。
邱荞善温柔地看着戴星予:“珠珠,你还要买点什么?我带你去,一会回去二嫂帮你拿。”
“我再买5斤粗面就成,你们买好了吗?”5斤粗面吃用到下个墟日不成问题。
“买完了,走,去米铺买些粗面,一会再带你去见见你五叔,你五叔在街上中间那家叫华绣轩当掌柜。”
“好,二嫂,这边棉线怎么卖?”她有点想买些棉线去织棉手套,自己能弄几支竹棒针出来织。做竹制品是非常费手的。
“珠珠,这棉线可不便宜,要三十多文一斤呢。你看一匹棉布就得要500文了。”
戴星予默了,半两银子一匹布。天哪。那就得是5天的收入了。可是她还是想买点回去,她对棉手套有需求。
走到米铺前,称好了粗面,戴星予又买了两斤白面,白面2400文1石,一斤便要20文。
买好了就往街华绣轩走去,看到门口和戴父有9分相像的男子,戴星予便开口了:“五叔。”
五叔看到是侄女:“碧珠,来啦,怎么瘦成这样了?”
要不是有点自知之有,戴星予此刻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瘦成了一道闪电了:“前几日不适瘦了点,大伯让我分餐少吃,要减点。”
“走走,上二楼,五叔给你拿点吃食。”五叔说着就要上二楼。
戴星予连忙出声:“五叔,我不吃了,我来这里买点棉线一会就回去。我还得上九叔那呢。”
“来来,这几捆你拿去。”死活不肯收钱的戴五叔戴德全把棉线要往邱荞善竹篮里扔。
“五叔,我要的多,我要一斤。您得收钱,不然我不买了。”
五叔又拿出好几捆,一看就不止1斤。又给塞到邱荞善的竹篮里后说:“好,不买不买,你赶紧回去。”
戴星予掏了五十文要放到柜面上,被五叔给赶了出来:“走走走,别碍着五叔做事。”
无奈只能离开了。
邱荞善摆放好棉线后跟戴星予说道:“珠珠,五叔给你你就拿着,平时你那些棉衣服的布可都是五叔让人带回来给你的。这些棉线先放二嫂这,一会回村了你再拿去。”
栗香婶也赶忙说:“碧珠,德全叔可不会收你这银钱的,要是让你爷奶知道了,你五叔今年就别想回村了。哈哈。”
戴星予有点尴尬,但是又替原主可惜,原主在这个时代能得到这么多宠爱可以算是独一份了。不知道原主是穿到别的地方,还是已经进入了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