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说到朱雄英对于自己被册封为皇太孙,开始主动提起了,朱元璋感觉这事儿好做!于是乎朱元璋就问:大孙子,你觉得啥时候搞个册封大典啊?
听到这里朱雄英有些懵逼的说道:皇爷爷,册封大典?我之前不是说过吗?大臣们会反对这个事情的!怎么难道您忘了?
听到这里朱元璋也算是明白了,朱雄英这小子的顾虑在哪儿?听到这里朱元璋自信说道:这有何难?你就说你愿不愿意当吧?
听到这里朱雄英感觉朱元璋又在挖坑,正色说道:我当了之后,可不可以辞个职啊?
听到这里朱元璋厉声道:混账东西,你以为当了皇太孙是过家家呢?你就说你愿不愿意吧?
这些时日朱雄英也没少跟方孝孺讨论一些事情,于是乎朱雄英采取了中庸式回答:容我三思,可以不?
听到听到这个回答之后,朱元璋原本紧绷着的脸逐渐放松下来,他那如鹰般锐利的眼神也变得柔和了许多。他微微颔首,表示对答案的认可与满意。原本笼罩在他身上的凝重气息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和缓、宽容的氛围。此刻的朱元璋不再像一个威严不可侵犯的帝王,更像是一个得到了满意答复的普通人。他脸上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似乎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充满期待。整个场面因为朱元璋态度的转变而变得轻松起来,但众人仍不敢掉以轻心,生怕打破这难得的和谐气氛。
于是乎朱元璋又说到:大孙子,咱们这就回去让钦天监和礼部尚书,太常寺他们几个挑个日子举行册封大典如何?
听到这里朱雄英有些懵逼了,说道:皇爷爷,我,我啥时候同意了?
听到这里朱元璋脸色布满了阴云,这倒是把朱雄英给吓的大气都不敢喘一个,只能委曲求全的说道:皇爷爷,现在最重要的是皇祖母的祭祀大典都没有搞明白,您就考虑了册封大典,孙儿都有些吃不消了!要不缓缓?
想到这里朱元璋感觉有些懊悔,喃喃自语道: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朱雄英说道:皇爷爷,你在说什么?自己的尴尬被发现了,干咳了一声,朱元璋说道:现在天色不早了,你也该回去休息了,不然明天我还是叫你去上早朝呢!
对此,朱雄英也只能这样了,诗礼做退:是,皇爷爷!
朱元璋看见他远去的背影,说道:就算你不是他,你还得是他!不过,你还是有的可教了!
就这样,朱元璋思索片刻后,决定让手下之人将蓝玉、傅友德以及冯胜这几位老家伙传唤至宫中。他心中暗自盘算着,这些曾经跟随自己征战天下的老臣们如今是否还能为大明江山贡献力量呢?或者说,他们是否已经成为了朝廷中的隐患呢?
随着侍卫们奉命而去,整个宫殿陷入了一片宁静之中。朱元璋静静地坐在龙椅上,目光凝视着远方,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那些金戈铁马的岁月。那时的他与这些老家伙并肩作战,共同打下了这片广袤的疆土。
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事事休啊!如今的大明王朝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革需要应对新形势下产生的问题必须采取果断措施以确保国家长治久安。而对于这些老家伙们或许也是时候重新审视他们在朝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了……
就这话说这一日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无云,朱元璋心情大好地将他们几位老家伙传唤至宫中。待众人参拜完毕之后,朱元璋微笑着开口道:“诸位爱卿啊!今日召尔等前来,乃是欲与诸君共商一事——关于皇太孙之事,不知各位有何高见?”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威严。
冯胜听到这里,他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梁骨上升起,背后冷汗涔涔而下。实际上,他自己在私底下对朱元璋的抱怨可不少呢!每当想起那位喜怒无常、杀伐果断的明太祖,他心中便不由得升起一丝惧意。然而,在表面上,他却又不得不对其表示敬畏和忠诚,毕竟谁敢轻易去触怒那高高在上的皇权呢?这种表里不一的生活让他感到无比疲惫,但又无可奈何。
朱元璋看着眼前一脸紧张、如临大敌般的冯胜,心中不禁感到有些诧异和疑惑。他微微皱起眉头,语气带着几分关切地问道:“冯卿啊,你为何如此模样?莫非有什么烦心事不成?今日唤尔等前来,乃是有要事相商,不必过于拘谨,暂且放松心情罢。”说罢,朱元璋微笑着拍了拍身旁的座位,示意冯胜坐下说话。
傅友德,蓝玉他们两个见此也是好奇,不过耐不住寂寞的蓝玉直接说道:皇上,您找咱们几个有啥事儿啊?
朱元璋见此也就不再遮遮掩掩、扭扭捏捏了,直截了当地说道:“咱们想要册封朱雄英为皇太孙,然而呢,这其中可是大有文章啊!”他微微皱起眉头,似乎在思考该如何继续表达自己的想法。沉默片刻后,接着说道:“但是呢,这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和利益关系,需要我们慎重考虑才行。毕竟,立储之事关乎国本,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朝局动荡甚至天下大乱呐!”说罢,他轻轻叹了口气,显得有些忧心忡忡。
傅友德听到这里也是深以为然然而,傅友德的一句话却如同一把利剑,直直地刺向了朱元璋的心窝,让他气得浑身发抖!朱元璋说道:你是咱的心腹,居然是毫不关心?
冯胜听到这里也只好出来打圆场,说道:皇上,老傅,他没那个意思?您先消消火?我来训斥他几句,您看如何?
傅友德说道:这事儿应该是找文官们商量,怎么找我们呀?
蓝玉说道:好了,老傅,你也少说两句吧!皇上叫我们来肯定有事儿,你先听听也无妨!
朱元璋说道:朱雄英那小子的确顾虑到文官集团,可是人家也没有说错啊,你现在册封了皇太孙,那么朱雄英的权利怎么保障?
听到这里,傅友德心中若有所思,仿佛明白了什么。他略微沉吟片刻后,开口说道:“皇上的意思是,要我们一同上奏章,劝谏陛下册封皇太孙。只是……不知此事陛下可曾与太子殿下商议过?”言语之中,透露出一丝疑虑和担忧。
傅友德深知宫廷之事复杂多变,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轩然大波。而册封皇太孙更是关系到国本之重,岂能轻率行事?他不禁暗自思忖着,这其中是否隐藏着什么深意或权谋。然而,面对皇帝的旨意,他又不敢轻易质疑,只能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