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天空下起了大雨,院子里的地面上已经被雨水覆盖了。伴随着闪电和雷声,地上被飞流直下的雨水激起一片片水花,水面上浮起一个个泡泡。小西贝和小茜儿站在门前往外张望着,真想到外边去趟水。
“你两个马上进屋!”田嫂命令道。
“妈妈,一会不下了,我想到外边玩。”
小孩子天天玩惯了,在家里半天不出门憋得很难受,巴不得这雨马上就停了。
“姐姐,一会要是不下雨了,你能带我到门囗池塘边去捉小鱼吗?”
“好啊,只要你听我的话,姐姐天天带你去捉小鱼。”
外边的天空逐渐亮了起来,雨点越来越小了,树上的叶子也停下了舞蹈,绿油油的十分清新。
过了一会,雨止住了,太阳出来了,门外传来了悦耳的蛙声,“咕呱咕呱……”
小茜儿急切地拉起小西贝的手就到了门外。她俩都穿着塑料凉鞋,裤腿高高卷起,在院子里一路趟水往大门口走去。
小西贝远远就看到门外池塘边的大树被暴雨冲倒了,池塘里满满的全是水,那倒了的大树就躺在水面上,树根露出来一半,另一半还在土里深埋着,树冠倒在水中,有一半浮在水面上。
那是池塘边的柳树。在平安村的前面有两个相连着的池塘,东边一个稍大一点,大约一千平方吧,是三角形的,最东头细细的与通往东村的小河相连。西边一个较小,有三四百平方左右,形状不规则,稍圆。两个池塘紧紧相连,中间有一条土路,土路的中间有一条横沟,两个池塘里的水就是通过这条横沟相连着的。平时人们从池塘一边到池塘另一边,可以走东边,可以走西边,不想绕路的就直接从中间土路上跨过去,那条横沟很窄,大人小孩一步都能跨过去。
小西贝和妹妹小茜儿一起走到池塘的东面,要看看那棵躺在水面上的大柳树。只见那粗壮的树干直直的横在水上,大半没有沾到水,树根这端的树干高出水面有二三十厘米。
萍萍从北边走了过来,她穿着她妈妈刚给她买的短袖上衣和短裤,看起来很有精神。“小茜儿,贝姐,你俩来多大会儿啦?”萍萍远远的和小西贝姐妹俩打招呼。
“刚来到,你也来玩了?”
小茜儿本来想捉小鱼的,看到好朋友萍萍来了,就想和萍萍玩。她笑着对萍萍说:“萍萍姐,咱一起划船玩好吗?
“划船?船在哪儿呢?”
“这不是吗?咱们的火轮船!”小茜儿指着被暴雨冲倒的大柳树哈哈笑着说。
“好主意!我们一起划船去喽……”
小西贝也是个贪玩的丫头。见两个妹妹这么开心,也跟着上了“船”。
三个小姑娘全部沿着粗粗的树干往前走,直到靠近树冠用手牢牢抓住分开的树叉,然后一起喊一二三,开始使劲晃动起来。
大柳树被晃得颤悠悠的,有节奏地摆动着,树干上的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
过了不久,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她们的游戏。小敏带着她妹妹小蓉,小玲和堂兄海峰一路来的,蕊蕊家就住在岸边上,听到外边的欢声笑语也来了。树干上站了满满一排,晃得树枝哗哗作响,水面上激起层层波浪,一层一层的波浪滚向远处,消失在远处平静的水面上。
不知是哪一家的一群麻鸭在水面上游来游去,时而啄食水草,时而抖动双翅,时而把身子扎下去,一会又从另一处水面现身,嘴里叨着小白鱼,瞬间吞进肚子里。
不知过了多久,孩子们身上头上鼻子上都冒出了汗,没有一个喊累,个个流连忘返。直到大人们喊吃饭才陆续回家。
小西贝和小茜儿也要回家了,看着旁边的孩子都上岸了,她俩也小心翼翼地沿着树干往岸上走。小西贝感到脚下突然一松,凉鞋掉了鞋扣,脚走过来了,鞋留在了树干边上。小西贝把妹妹送到岸上再回去捡时,鞋已经滑落到水中,拿不回来了。
“啊……我的鞋……”小西贝心疼地大喊。
喊也没用,小西贝只好和妹妹一起回了家。
等到天气晴朗的日子,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到池塘边去乘凉。有的从家里带个小凉席往地上一铺,几个人坐在凉席上打着扑克牌;有的拿个一端绑着网子的长杆子,捞水里的水藻;有的坐个小板凳摇着蒲扇几个人一起拉家常;有的直接端着饭碗就从家出来了,身上的汗到了池塘边不一会就干了,只有水边的风让人感到最最凉爽的。
池塘的东南岸上长满了青青的芦苇,有不少翠鸟在芦苇丛里搭窝。只要从岸边路上经过,一路上能看到许多栖息在芦苇杆上的翠鸟,它们会选择弯着的杆子,两只爪子抓住,一动不动地,像一幅美丽的画。如果仔细找找,不难发现它们的鸟窝,里边还经常会有好几个小巧玲珑的鸟蛋。“啾啾啾啾……”清脆的鸟叫声胜过所有的音乐,听起来无比悦耳……
池塘边的柳树上住着无数只知了,它们从早上唱到晚上,天越热它们唱得越带劲,“知了,知了”叫个不停。引来一群群孩子想方设法地要捉住它们。傍晚时分知了会从地下的洞穴爬出来,慢慢爬到树上去,这时候孩子们就拿个手电筒往树上照,每天晚上都能逮很多。要是提前来一会,在地上一个个小洞里也能逮到,用小手指一抠就出来了。逮到的知了拿回家用盐腌两天,用水洗干净,放在油锅里煎熟,用烙饼卷着吃,那味道真香。
这天小茜儿又缠着小西贝去捉小鱼了,小西贝也想去,于是她们找了两个玻璃罐头瓶子,一些剩馒头,用细绳子把瓶子绑住,就去了池塘边。
她俩来到池塘的北岸,这里离家最近,找了个比较平坦的地方,慢慢靠近水边。小西贝掰了一小块馒头,去掉皮,用手指搓碎,分别放到两个罐头瓶子里,再装满水,然后往水里一丢,静静地等待小鱼钻到瓶子里去。过了一会,小西贝提起一只罐头瓶子,里边真的有几只小鱼游啊游的。姐妹俩都很开心,又提起另一个瓶子,里边也有十来只小鱼。
小茜儿回家找了个小桶,把钓上来的小鱼放在小桶里,又和姐姐一起往瓶里放馒头屑,然后再丢到水里。半天工夫,桶里已经有很多小鱼了。
玩了很长时间,小茜儿对姐姐说:“姐姐,我们抓了这么多小鱼,回去让妈妈给咱们熬鱼汤喝吧。”小西贝却摇了摇头,看着桶里的小鱼,心中涌起一丝不忍。她说:“妹妹,这些小鱼还小呢,现在吃了怪可惜的,不如我们把它们放了吧。”小茜儿瞪大了眼睛:“可是我们费了好大劲儿才抓到的呀。”小西贝轻轻摸着小茜儿的头说:“妹妹,你看这些小鱼在桶里游得多难受,它们本来可以在池塘里自由自在地生活,如果因为我们一时的口腹之欲就没了性命,是不是有些残忍呢?”小茜儿歪着头想了想,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于是,姐妹俩小心翼翼地将桶里的小鱼放回了池塘。小鱼们欢快地游走了,有的还跃出水面,像是在感谢姐妹俩。姐妹俩看着小鱼远去的身影,相视而笑,然后手拉手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刚进家门,就听到妈妈在屋里喊:“你们这两个丫头,跑哪儿疯去了,家里的小鹅还没喂呢。”小西贝忙应道:“妈妈,我们这就去。”说完便拉着小茜儿跑到院子里赶小鹅。
姐妹俩赶着小鹅来到池塘边。小鹅们看到水,兴奋地扑腾着翅膀,“嘎嘎嘎”叫着冲进池塘。小西贝和小茜儿坐在池塘边的草地上,看着小鹅在水里嬉戏。
突然,天空暗了下来,乌云密布。小西贝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刚要招呼小鹅上岸,一道闪电划过天空,紧接着豆大的雨点落了下来。小鹅们受了惊吓,四处乱窜。
小西贝急得眼眶泛红,她不顾大雨冲进池塘,努力把小鹅往岸边赶。小茜儿也在岸上帮忙驱赶。经过一番折腾,小鹅们终于都上了岸。姐妹俩浑身湿透,像两只落汤鸡,但看到小鹅安然无恙,又相视一笑。
雨停后,天边挂起一道彩虹。姐妹俩赶着小鹅,哼着小曲踏上了回家的路。
到了冬天,池塘里结了厚厚的冰到了冬天,池塘里结了厚厚的冰。姐妹俩穿着棉袄棉裤,戴着帽子手套来到池塘边。小西贝用脚试探性地踩了踩冰面,发现很结实,便转头对小茜儿说:“妹妹,这冰很厚呢,咱们可以在上面玩啦。”小茜儿眼睛一亮,跟着姐姐走上冰面。
她们先是慢慢地走着,感受着冰面的滑溜,随后胆子逐渐大起来。小西贝提议玩滑冰比赛,两人各自找了根树枝当拐杖助力。一开始,两人速度相当,可小茜儿不小心摔了一跤,整个人趴在冰面上向前滑行了一小段。小西贝吓了一跳,赶忙过去扶她,却不想自己也滑倒了,姐妹俩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接着,她们又在冰面上画起了画,有花朵、小鸟还有房子。玩累了,就躺在冰面上看天空。此时的天空湛蓝无比,仿佛一块巨大的蓝色宝石。小西贝突然想起上星期爸爸讲的故事,于是给小茜儿讲起来。“古时候有个人很孝顺,他爸爸生病了,他想给爸爸煮鱼汤补补身体。可是天很冷,河水已经结了厚厚的冰。这个人就把棉衣脱了,光着膀子躺在冰上,终于用身体的温度把冰融化了。然后这个人就从这个冰洞里捉到一条鱼,拿回家给爸爸煮了鱼汤。这个人叫王郎,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王郎卧冰》。小茜儿听得入了神,她非常感动地对小西贝说:“姐姐,这个人真孝顺,真是个好人,以后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孝顺咱爸爸妈妈。”小西贝笑着对妹妹说,“是呀,妹妹真懂事”。姐妹俩享受着冬日里独特的乐趣,直到夕阳西下,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池塘,带着满满的快乐回忆向家走去。
春天到了,小西贝的爸爸在池塘里撒了些鱼苗。几个月后,池塘里的鱼儿长大了不少。一天,小西贝和小茜儿跟着爸爸来到池塘边查看鱼况。只见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弋着,偶尔跃出水面溅起一串串水花。
“爸爸,咱们什么时候可以吃鱼呀?”小茜儿馋嘴地问道。爸爸笑了笑说:“现在还不行,不过快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村里遭遇了一场旱灾,粮食收成锐减。小西贝和小茜儿想起池塘里的鱼。于是她们跟爸爸商量把鱼分给村民们。
父女三人找来工具开始捕鱼。小西贝负责用网兜捞鱼,小茜儿则在一旁拿着水桶接应,爸爸指挥着。捕完鱼后,他们挨家挨户地分鱼。村民们收到鱼都特别高兴,纷纷夸赞姐妹俩善良懂事。
晚上,姐妹俩吃着简单的饭菜,心中却充满了满足感。她们知道在困难时刻能够帮助大家,比吃到美味的鱼肉更加让人开心。从那之后,姐妹俩更加懂得珍惜生活中的一切资源,而她们乐于助人的事迹也在村子里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