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真是卡的难受啊!”
“是啊,刚听到郭靖和黄蓉出场!”
“他们都有女儿了,叫郭芙?”
“是的,还把杨康的儿子找到了,要我说,找他做什么?他爹那种卖国求荣之辈能生出什么好儿子来?”
“可不是来着!”
若贾芸在此,只能摇头了。
怪不得杨过早年受那么多气。
都有赖他那个好爹所赐。
别说现在了,就算几百年后,要破除人的偏见也是真难。
便是隆正帝,也不觉得四周的议论有什么错。
这个时代,族诛之刑都还存在。
只是没秦汉魏晋时那么狠,秦汉时那时真狠,动辄就是夷三族。
汉初的开国功臣被夷族的可不少。
功臣辛苦创下的家族基业,不慎出个不肖子孙,好了,举族消消乐。
父族,母族,妻族,全部完蛋。
所以古人造反,亲族只能全力支持。
失败了就是一个死。
到了大周,一样有夷族,但只有父族,母族和妻族就无关了。
便是出嫁之女,也是别人家的,不受本家族的连累。
而且所谓族诛,只是诛十六岁以上男丁,女子一般流放,或是发教坊司。
比起秦汉连襁褓幼儿一样砍,还是文明进步了许多。
救杨康这种败类的孩子,果然是令所有人都觉得大不以为然。
自然也就无人知道,这部新书其实是这个男孩子才是主角。
大伙儿的思维惯性,便是以为故事围绕着郭,黄夫妇展开。
最多新书是写两人的子女。
此时有人起身抱拳道:“诸位君子,本人是遵化过来的,想去一睹贾东主风采,不知此时他是否在那贾记书局店铺之中?”
“哈哈,和你一般想法的外来人不少,其实我们京师本地人也难得一见。”
“是的,我去过五次书局,只有一次贾东主正好在庭院中,有幸见过一次。”
“其实并非贾东主驾子大,他这般人极为忙碌,多半时间都在静室凝神写作,哪有时间在外应酬!”
“一般的书局东主又不写话本,贾东主是与众不同。”
“还有此前金沙帮和刘景云等人的逼迫,使贾东主不得不谨慎小心,行事低调。”
“是了,好在恶人伏诛,毕竟天子脚下,天理昭昭!”
隆正帝在旁露出一抹笑容。
“戚,拉倒吧!金沙帮无恶不作时,未见有人来管。刘景云等人养着金沙帮为恶一方,采生折割都不知做了多少,残人肢体都不当回事,手头不知多少人命,可曾有人管过?这一次不过是贾东主在报纸上批露这些人的恶行,满朝权贵可有人关注咱们普通百姓的死活?”
这人说话有些激愤,但极有道理。
多半的人都是附和起来。
隆正帝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早晨到现在的好心情顿时荡然无存。
茶馆掌柜苦笑着过来,拱手道:“诸位,少言谨慎为上,莫不小心得罪人了,祸从口舌出啊!”
“怕什么!”
说话的那人愤然而语,但也就此闭口,不再言语。
“对了,诸位,贾东主在书局么,再难见,在下也想去碰碰运气?”
还是开头那遵化人,显见得是不想放弃,把话题又扯了回来。
“今天你是真见不到。”茶馆掌柜好笑道:“贾东主去忠武侯府去了,听说是买了侯府在西山一处庄子,今天去立契过户给银子去了……”
“哦?好事啊,可见写话本也真能赚大钱。”
“能写书写成射雕这样,活该贾东主赚大钱!”
“这是,这我不眼红,咱没那本事。”
“没错,那权贵贪官搂银子遭人恨,贾东主这样凭自家本事赚的清白银子,就该多赚!”
贾芸已经成名,而且他早有决断。
写书办报,就是为了成就大文豪之名。
文豪不能和穷酸挂勾,得有钱。
也为了彰显实力,为未来的商业帝国造势。
有的时候,名气也是可以变现的。
而贾芸的豪阔,除了少数人嫉妒眼红之外,多半的人还是相当认可。
毕竟贾芸的钱来路不能再正当了,人人均知道他钱是怎么赚的。
这钱,让贾芸赚大伙还真乐意。
所谓聚沙成塔罢了。
大家花的钱有限,哪怕买了射雕全套书的不过几十两,也是身家丰厚的人才会购入全套书籍。
一般人要么买报,要么听书,能花费几个钱?
得到的享受却是无与伦比。
可以说在射雕完本后,不少人真的茶饭不思,毕竟享受过顶级的小说,骤然断了,那股子难受可想而知。
“原来如此,在下时运不佳,只能等下次来京师时再说了。”
遵化人一脸遗憾,抱了个团团揖,以示感谢。
隆正帝微微摇头。
贾芸不在,他也省得往贾记书局跑了。
省了脚程。
只是内心略有些失望。
王朝周期论的效果颇佳,包括刘景云在内的几十个贪官落马,隆正帝又趁机宣布要推行新政,刷新吏治!
但时间下来这么久,这位九五至尊却是发觉自己想的太容易了。
景和朝几十年,现在内阁所有大学士,六部尚书,都察院,京卿,包括顺天府,都是景和旧臣。
没有罪名,没有原因,骤然夺去老臣官位,绝对不是新政两字可以搪塞的。
一场天大风波,扫除了几十个蠹虫,宣称要刷新吏治,开展新政。
无人反对。
但以景和老臣为主的朝堂像是有默契一般,表面唯唯诺诺,其实毫无动作。
隆正帝雷霆震怒之后……也就雷霆了一下。
这种状况叫隆正帝极为苦闷。
但暂无办法。
朝堂无人就是这样。
新皇为什么要搞一朝天子一朝臣?
有时候并非忌惮老臣威望太高权力太重,而是用起来太不顺手。
自己提拔的新臣子才能做到令行禁止,仰视天威。
不像那些老臣,个个奸滑老成,又在朝几十年,知道皇帝是怎么回事,只是明面上不出错就行,个个都是打太极的高手,如乌龟一般令隆正帝无可下嘴。
原本想微服见一下贾芸,旁敲侧击,看看这个给了他王朝周期论这等奇文的少年人,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和见解。
但……
白跑了。
漫说贾芸不在,就是在,隆正帝也觉得没有必要见面了。
贾芸沉迷写话本小说,沉迷赚钱。
文采和能力确实一流。
那新出的神雕隆正帝也喜欢。
但也就只是如此了……
于国无大用,再有才华也不过寻常人耳。
买庄园,隆正帝也没甚不喜欢的,但可见贾芸是求田问舍只求发财的性子,聪明才智并没有用在国计民生之上,上次的王朝周期论应该是被逼急了之后的产物,也可能是偶然的灵光一闪……
既然如此,见或不见就不打紧了。
“走罢,回宫。”
“是,四爷。”
戴权站在一侧,眼中光芒一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