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篱玖故意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难道不是你亲自下的离心同命蛊?”
许瑞安听到离心同命蛊这熟悉的名字,无力的摆手:“不是我。”
他已经知道这个蛊无解,浑浑噩噩的起身离开,连道别都忘了。
许瑞安离开后,东篱玖继续为病人诊治。
她的神医之名在京城上流圈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每天都有不少病人前来求医。
两日后,春闱终于结束了,黎辉,黎熠和一众学子都顺利完成了考试,带着紧张和期待的心情,被黎家接回家中。
黎爷爷没有到贡院去接人,是以,这会正在大门外翘首以盼。
十几个学子身上都有一股酸味,人也很憔悴,好在他们都完成了考试。
见到黎爷爷,纷纷上前道谢,有几位学子因为身体弱,在里面得了风寒,幸好有黎爷爷为他们准备好的常用药丸,他们才能扛了过去,顺利考完。
这会对着黎爷爷,更是感激涕零,发誓以后不管考没考中,定会好好报答。
黎爷爷乐呵呵的,连声说好:“好好好,大家能顺利考完就好,我已经命人给你们准备好热水和容易消化的食物,你们洗漱好,吃点东西,好好休息,有什么话,休息好再说。”
众学子再次道谢后,跟着下人走了,黎家人这才进了内院。
这时,黎爷爷才问黎熠和黎辉:“你们感觉考得如何?”
黎辉道:“感觉应该能中进士。”
黎熠也说道:“一甲二甲不敢保证,三甲应该没问题。”
黎爷爷要求也不高,听完连连点头:“好好,你们也先去洗漱休息,一切等明天再说。”
黎辉和黎熠听到爷爷的夸奖,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他们知道,这次考试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能够得到爷爷的认可,也算是对自己努力的一种回报。
两人带着疲惫,回房去洗漱休息。
黎家的下人们早就准备好了一切,热水、干净的衣裳、柔软的床铺,还有热气腾腾的粥和小菜,都是为了让他们好好休息,恢复体力。
他们去休息,其他人也去各忙各的。
黎熠他们一直睡到第二天半晌才起来,黎家人已经备好午餐,晚上又准备了丰盛的晚宴。
接下来就是等待放榜的日子。
皇宫里,司农安凯正在和皇上汇报:“陛下,根据您提供的农作物种植方法和产量预测,我们已经在京城附近几个郡选取了试验田,用不了多久,所有种子便可播种。”
皇上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很好,安爱卿,你继续监督此事,确保各地都能按照新的方法种植。”
安凯躬身应诺:“是,陛下,臣定会密切关注,跟进。“
皇上颔首,有看向一旁的其他大臣:“关于北蛮与西鲁的战事,以及后续可能爆发的瘟疫和旱灾,你们准备得如何了?”
兵部尚书出列,拱手道:“陛下,兵部已经调集了精锐部队,加强了边境的防御。同时,我们也在与周边友好的小国进行联络,争取在战事爆发前形成一定的战略缓冲。另外,我们还准备了充足的粮草和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皇上点了点头,目光转向户部尚书:“户部的情况呢?”
户部尚书连忙上前,恭敬地说道:“陛下,户部已经按照您的指示,储备了大量的粮食和药品。同时,我们也在各地设立了应急仓库,确保在瘟疫或旱灾爆发时能够及时供应。此外,我们还在积极调配资金,支持各地的防御和救灾准备工作。”
皇上微微点头,又看向工部尚书:“工部呢?”
工部尚书拱手道:“陛下,工部已经在各地修建和加固了城墙,同时也在准备一些简易的避难所,以备百姓在战乱或灾害中能够有安全的避难之地。另外,我们也在研究一些简单的防疫设施,希望能减少瘟疫的传播。”
皇上点了点头,神情严肃:“很好,大家都做得不错。但这次的情况非常严峻,北蛮与西鲁的战事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我们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安凯,你继续监督各地的农业生产和试验田的情况,确保粮食供应充足。兵部、户部和工部,你们要密切配合,确保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到位。”
众大臣齐声应诺:“是,陛下!”
皇上微微叹了口气:“这次的事情关系到东陵国的安危,朕希望你们都能尽心尽力,不要让朕失望。”
“另外,让人时刻注意各地税收情况,切莫有乱收,多收的事情出现,这几年内,不许有粮商哄抬粮价的情况出现。”
众臣领命:“是,陛下!”
皇上坐在龙椅上,目光深邃,似是在思考,大臣们也不敢打扰,静静地站在一旁。
片刻后,皇上抬起头,目光坚定:“还有,户部准备好足够的银子,这几年一到秋收后,大量收购粮食,秘密送到即将有旱灾的郡县。”
“是,陛下,臣等定会全力以赴。”
“好,今日便到这,诸位且去忙吧,之后再有其他好法子,我们再商议。”
“是,臣等告退。”
众大臣纷纷躬身告退,勤政殿内又恢复了宁静。
皇上独自坐在龙椅上,目光透过殿外的窗户,望向远方。他知道,这次的考验不仅仅是对东陵国的考验,也是对他自己的考验。他必须做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在焦灼的等待中过去了十日,第十一日,就是放榜的时间。
天没亮,贡院外已经集满了各家的家丁仆人或一些心急的学子。
赵铁柱也早早的便亲自带着两名家丁来到贡院外等着。
黎爷爷一夜未眠,早早地就站在黎家大门外,眼睛紧紧盯着远处的贡院方向。
黎辉和黎熠也早早起床,站在爷爷身边,脸上带着紧张和期待。
借住在他们家的学子们大多都跑去贡院门口等着了,此时门口就只剩黎辉,黎熠,陈学文,林坤,汪铎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