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月,千里之外的成都,丞相府,书案上的帛书、密信与奏报分别放了三摞,丞相正在一封一封的看着。
这些都是来自东吴的。临行前,诸葛亮就吩咐了陈震,关于谈判的进度和变化,以及林辅汉遇到的任何事情,都要及时传信回来。再加上大汉在东吴细作的密报,以及大哥诸葛瑾给他寄来的家信,书案上就铺开了一大片。
诸葛亮几乎每天都要将所有信件都看一遍,他挂念林夕,偏林夕不给他只言片语,他只能靠这些信来拼凑出林夕的近况。
“孔明吾弟,见字如面。今日为兄初见林姑娘,她于大殿之上与顾雍陆逊对答如流,颇有汝当年舌战群儒的英姿,后又以武力压韩当、徐盛诸将,满座皆惊。为兄也与有荣焉,然吾主惊艳更甚,恐有麻烦矣。”
“丞相,今日孙权于上林苑举行狩猎活动,邀请吾与林辅汉参加,期间孙权与林辅汉单独入了山林深处,后闻虎啸,众皆惊惧,半晌林辅汉才护着孙权出了山林,身上狼狈,多有血迹,乃林将军搏虎救下了吴王,吴王多有赞赏,并将新铸宝剑白虹赠予林辅汉。”
“林夕与孙权一同狩猎,之后情好日密,日日饮宴。”
“孔明,今日林姑娘来吾府上拜会,见面便唤吾为大哥,为兄甚喜。席间吾将各方危机隐晦提之,其皆淡笑处之,似早有预料。吾也问既知此行凶险,孔明缘何还能舍你前来?她娴静如常,曰:丞相以身许国,自己以心许他。孔明,汝令兄羡甚!”
“昨夜孙权于寝宫设宴,林夕三更方出,于回馆驿途中遇刺,为诸葛瑾门人所救。”
“丞相,孙权昨夜独召林辅汉入宫赴宴,林辅汉言说自己或有危险,着吾去诸葛将军府上求援。诸葛将军夜入武昌宫,却不得见吴王,只好派人守在宫外等候,林辅汉三更醉酒而出,其后路遇刺客,幸赖诸葛将军方才得救。回到馆驿之后,林辅汉言她已与孙权谈好,将会与丞相北伐共同举兵,并会牵制魏军直至丞相北伐结束。吾问她以何等代价谈成此约,林辅汉只说,弱国无外交,为了丞相的北伐大业,任何委屈皆可忍,任何代价皆可付。震汗颜无地也!”
“孔明,林夕遇刺,幸而只皮肉伤,未伤及性命。然吾主传召为兄,给为兄看了林姑娘亲笔写下的誓约书,并要吾转述于汝,誓约如下:小女子林夕,对天盟誓,若吴王能与大汉在北伐期间互不侵犯,并按约共同举兵伐魏,牵制魏军直至诸葛亮北伐结束,则不论北伐成败,林夕都会回到吴国,常伴吴王左右。若违此誓,万箭穿身!为兄方知她之以心许汝,竟能做到如此地步。”
“丞相,今日汉吴两国已经正式签订了盟约,后日将与吴使共回成都。”
“丞相,昨夜震似听闻林辅汉房中有呜咽哭声,想起此次来吴种种,震只觉愧为男子也。”
与陈震的这最后一封信同时到来的,还有林夕此行给他的唯一一封书信,上面写着:幸不辱命,明日当归。
每每看这些信,诸葛亮都觉心如刀绞,但又忍不住一遍一遍的看。
与有荣焉,以心许他,醉酒而出,途中遇刺,弱国无外交,任何代价皆可付,万箭穿身,呜咽哭声,幸不辱命……
一个个词语,让诸葛亮时而微笑,时而心痛,时而脸上火辣辣,时而腮边泪不绝。
兄长羡慕自己有夕儿这样的女子以心相许。
陈震看着夕儿为大汉做出的牺牲和承受的委屈,都觉得自己愧为男子。
自己呢?
一边享受着夕儿的以心相许,一边又一而再的将她舍弃。
那夜,她究竟经历了什么,才写下了那一纸盟誓?写下那万箭穿身时,是否恨极了我诸葛亮?
她定是委屈极了,伤心极了,否则又怎会躲在深夜里痛哭?
可她对自己说的,只有这句:幸不辱命,明日当归。
诸葛亮将林夕的信笺重重捂在胸口,“夕儿,在我身边,太苦了,我如此伤你,你该离开我的,该离开我的……”
建兴四年十月,诸葛乔得长子诸葛攀,诸葛亮将这个软软糯糯的小团子抱在怀中,喜悦得眼角微湿。又看向夫人隆起的肚子,那里,也会是一个如此香软的婴孩么?那是夕儿帮着求来的啊!
建兴四年十一月,访吴使团回到成都,丞相出城十里相迎。
阔别三月,丞相终于在那队伍里看到了那个让他日日思念的身影。
瘦了,憔悴了,明明心里还在痛吧?偏还对自己笑得像花一样灿烂。
丞相也想笑着迎接她,可刚扯起嘴角,眼泪便要漫出来。他赶紧看了看天,咬牙忍住了,他还要接待吴国派来的使臣。
林夕却是心中惴惴,丞相为何要躲闪她的目光?是因为盟约里那条北伐之后东吴就会派使臣来迎娶自己而生气么?
等回到相府再与他解释吧。
林夕没有跟着丞相和文武入宫,复命有陈震就可以了,他才是正使。她先回了丞相府,进了后院,看了黄月英,做了一下简单的产检,又去抱了抱新出炉的诸葛攀。
“丞相高兴吧?这次在东吴,我还跟诸葛将军说伯松就快有麟儿了,诸葛将军高兴得都哭了。”亲亲那个奶香的小团子,林夕觉得自己在东吴遭受的一切都得到了治愈。她与丞相这样不要命的干是为了什么?不都是为了这些小团子以后能安享太平么?
诸葛乔笑着点头,“父亲也很激动,每天都要回家来抱抱他,那动作已经练得相当娴熟了。”
林夕抱着诸葛攀颠了颠,又举高高转圈圈,惹得小团子嘎嘎笑,林夕轻声说:“小攀儿,你有世上最好的爷爷,你知不知道?”
“嘎嘎嘎……”似乎是这个小婴儿对这句问话的回应。
与此同时,季汉朝堂上,刘禅听着东吴使臣张温念诵的邦交国书,一直都面露微笑,直至听到最后,“两国约定,待诸葛丞相北伐结束后,吴国从前线退兵,同时派出使臣前往大汉迎娶将军林夕。”刘禅一惊,一手扒开冕旒珠串就看向相父,诸葛亮却是对他微微颔首,刘禅更为讶异,相父竟然要他答应?
可是朝堂之上,他不好说什么,相父让答应,那必然有答应的道理,只好在一式两份的国书上都盖了印玺,交给张温,着他带一份回东吴。
散朝之后,刘禅留下丞相,降阶相问:“相父,林先生怎可嫁去东吴?”
诸葛亮眼眸微垂,语气隐忍。
“陛下,既然林辅汉已经尽自己全力为北伐争取到了最优局面,那陛下自是不能辜负了林辅汉的拳拳爱国之心。”
“可是,可是相父,你怎么办?”
诸葛亮拱手行礼:“陛下,臣自出草庐,便以身许国矣!”
刘禅张了张嘴,却又着实无话可说,只觉心中酸疼,他的林先生,他的相父,当真要为了炎汉将自己牺牲么?
真是可恨啊,自己为何不能再强大些?炎汉强大些,他的相父和先生是不是就不会再被别国欺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