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立国五百年,国运昌隆久盛。
五百年后,盛世不复,仙京城危,大平将亡。
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盛极必衰,天命难违。
继承天之后,元良继位。前五年,一切安好。此后天灾四起,民不聊生。每隔十年必有大旱,大旱过后必是大涝。大旱大涝,又致使疫病横行,百姓们颗粒无收,哀怨四起。
先天怒,后使人怨。
先天灾,后至人祸。
所幸,护国之教生老宗子弟纷纷入世,背剑下山,以毕生修为反哺人间。
遇大旱,则立坛求雨,以自身修为境界为代价与天道抗衡,为一地的百姓强行求来一场又一场甘霖。
遇大涝,则以血绘符,使宗门秘法以本命精血绘制黄符,截江断河,保下一地百姓一块又一块田地。
遇大疫,则上山采药,以宗门所学炼制丹药,以身试药后才分给百姓食用,以此救下一个又一个百姓。
生老宗弟子三千余众,反而人人食不裹腹,面黄饥瘦。虽都是修行人士,但无论是立坛求雨,还是以血绘符,都对自身修为境界反噬极大,跌境者百余人,道消者十余人。
即使如此这般,可人力在这天灾面前显得如此无用。每隔十年必有一场的天灾仍是不断,大平百姓逃难者甚多,身死者不计其数,大平亿万户骤减!!!
父抛子,儿弃父,人间惨剧,屡见不鲜,若是一直这般下去,好像就只能……易子而食了。
大平开粮赈灾,五百年顶盛国力在不断的天灾面前终究也只是杯水车薪,曾经的盛世显得如此无用。
可这真的是无用功吗?
起码这样的无用功苦苦支撑着大平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王朝勉强苟延残喘着。
大平历,元良三十一年,国运衰危。
天灾过后,人祸横行。
原本是大平藩属国的许多小国都想在这个苟延残喘的王朝上割下一块肉,分一杯羹。处于大平北方的蛮族也因天灾而与大平断了贸易往来,原本开在边关的互通集市纷纷关闭,使蛮族原本就不好过的日子更加雪上加霜。于是蛮族不断骚扰大平边关,掠夺城镇,其南下之势已成必然。
处于大平南方,生活在十万大山的蛊族也对大平虎视眈眈,蠢蠢欲动。
好在大平边军底蕴还在,拼死守城,大平帝皇元良帝更是披甲亲赴边疆,力守国门,朝内种种事务全权交给大平国师。大平边军士气大振,接连打退蛮族进攻。元良帝更是手持传国剑于阵前斩杀蛮族共主,却也身受重伤,于班师回朝途中……驾崩!
这位年轻时喜好以美酒会友,喜好青衫游江湖的大平帝皇,却最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史书记:大平历,元良三十三年初,帝力斩蛮族共主,身受重伤,遂崩,葬边关。
帝遗言,不必葬于皇陵,不必厚葬,就地安葬,死讯严守密,不可外传!
朝中,大平国师秘知帝崩。帝崩,嫡长子即位,年仅十三岁,国号明景。
大平国内,犹有叛军,以起义为名,勾结南疆蛊族,自云州起兵反叛。元良帝在外征战,基本上带走了所有精锐,导致大平兵力空虚,根本无力抵挡叛军攻势。加上又有南疆数十位修为高深的蛊师相助,手段阴邪,其蛊虫毒术在战场有奇效,杀伤力巨大!大平军死伤惨重,被连破两座主城,十一大城,数十小城,兵势直指仙京城!
文武大臣议论纷纷,分为两派。一派主张迁都东方,一派主张投降认输……
就在这大平存亡之危急时刻,刚刚即位才知父皇驾崩的明景帝,端坐在龙椅上,身子微微颤抖,腰背却挺的笔直,声音颤抖却也异常坚定:“主张迁都者,斩其首!主张投降者,诛其族!”
“朕……朕!不当亡国之君!朕要战!”
“你个小皇帝,懂什么?!没兵没粮!这一战怎么打?!”底下有大臣撕心裂肺的怒吼。
这位少年皇帝,握紧传国剑的剑柄,掷地有声:“有李先生!他能独挡叛军!”
群臣瞬间安静下来,沉默不语。
这一日,大平国师李梦阳走出小院,腰后悬一柄黑金狭刀,缓步走上仙京城头,拄刀立于城头之上,俯瞰万千叛军。
红衣变白裳,仙剑换狭刀。
李梦阳轻轻打了个响指,骤然间,天生异象,漫天大风雪呼啸而下,战场一片惨白。
白裳少年,眼神凌厉,冷冷说道:“我不喜杀人,就此退兵,不杀。”
叛军不应,只是默默握紧手中兵刃。
为首一黑袍老者,牙齿磨动,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阴冷笑道:“只有一人……杀。”
“杀!”身后喊杀声震天。
“雪该停了。”李梦阳轻叹一声,持刀跃下城头。
一道虹光重重落入叛军腹地,溅起无数雪泥,紧接着连刀带鞘直插入地。
落地瞬间,围杀瞬至。兵刃,箭矢,蛊虫,术法……种种攻击,包围杀来。
李梦阳反手缓缓抽刀……
漫天大风雪说停就停……
雪泥凭空起刀光,刀光冲天即碎云。
以他为圆心,战场方圆数十里,刀光冲天而起灭杀全部攻击,大片刀茫直接绞杀数千叛军。
碎甲残兵,残肢断臂随血雨纷纷落下,残雪染血,一片修罗炼狱。
直至狭刀完全出鞘,冲天刀光才消。李梦阳白裳不染血,立于战场中央。
血色战场中央,一袭白裳格外惹眼。
一手随意挽刀花,一手负后持刀鞘,李梦阳再言道:“就此退兵,不杀。”
余下叛军看向为首的黑袍老者,黑袍老者冷笑道:“只有一人……杀!”
下一刻,黑袍老者瞪大双眼只感觉飞起,后见一具无头的黑袍尸体立于眼前。
头颅落地,他这才发现那具无头尸身竟是他自己的。
“不过玄天阶,下辈子低调些。”李梦阳收刀入鞘,扫了一眼余下叛军,“给过机会了,事不过三,都死。”
“坤震离诀。”李梦阳轻轻跺脚,轻喝道,“无间地狱雷火劫。”
刹那,天雷落,地火升,天雷勾地火,雷火焚烧整片战场,哀嚎遍野。
片刻,战场如狱,一片死寂,只剩姿态各异的焦尸伫立。
李梦阳挥手离开已成炼狱的战场,出现在金銮大殿上。
群臣见国师到来,立刻跪伏在地,一动不敢动。
明景帝见李梦阳凭空出现在大殿,先是惊诧,而后是惊喜,惊呼一声:“李先生!”
李梦阳持刀登殿,站在这位少年皇帝身前,静静的看着他。
“李先生?”明景帝也疑惑的看着他。
李梦阳将手中黑金狭刀递到他面前,轻声说道:“圣上,此刀以后便是大平的镇国神兵了,要以香火供奉,以此镇压大平国运,减少不必要的天灾人祸。”
明景帝双手接过狭刀,问道:“先生,刀名是什么?”
李梦阳看着他笑了笑,又回头看向跪伏在地的文武群臣,说道:“刀名:太平。”
他拱手笑道:“诸位放心,国运衰危,我为擎天柱。”
“对了,以后生老宗负责视察群臣。”
明景帝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底下的群臣沉默不语,都明白国师大人的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塌了,有我顶着,若再有言投降迁都者,我宗门亲自来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