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星期后,宋向上坐上赶往上海的火车。
他没有请假,这次去上海是带任务去的,正好公事私事一起办了。
宋向上一下火车,先坐公交车去爷爷宋凌峰家里。
因为下午才到,家里锁着门,宋向上就在门外小摊上点了一份汤包,一边吃一边等着。
一个小时后爷爷宋凌峰骑自行车出现。
宋凌峰虽然六十多岁,但身形矫健,四肢魁梧有力,车把上挂着挎包,脚蹬子蹬得飞快,一点都不像六十岁的样子。
“爷爷,爷爷。”
宋向上放下筷子赶忙去追,宋凌峰扭头看到宋向上,脸上立刻露出惊喜笑容,翻身下车,停好自行车,快步迎上来。
“向上,你怎么来了,可有好几年没来爷爷这里了,长高了,就是还是那么瘦,一定要多吃点。”
宋凌峰捏着宋向上瘦骨嶙峋的小胳膊,既慈爱又埋怨。
随后拎起宋向上的行李搁在自行车后座上,推着往家走。
宋向上需要两个手扛在背上背的行李,宋凌峰一只手就拎了起来。
两人到家,宋凌峰马不停蹄开始做饭,宋向上钻进厨房打下手。
宋凌峰哼着小曲,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连宋向上都被感染了,
“爷爷,什么事这么开心?我看您一点都不像六十多岁的老人。”
“当然是我的大孙子回来了,正好有个好消息分享给你。”
宋凌峰呵呵一笑,
“你知道上海奉贤南桥换流站吧,你上高三那个暑假也来过,现在奉贤南桥换流站已经建成,本来我们这些临时帮工的都要被遣散去别的工地。”
“但是你爷爷吃苦耐劳,干活多,负责人都看在眼里,单把我留下来打打杂帮帮忙。”
“这不干了几年,我承担的工作越来越重要,换流站的领导都看在眼里,经过他们慎重商量决定,让我长期留下。”
“我喜欢在那里工作,原本没抱希望,毕竟都这么大岁数了,没想到竟然成了。”
宋向上由衷地为宋凌峰高兴,“爷爷恭喜您,您这是实至名归,退休了还能在新的重要岗位发光发热。”
“哈哈,你不知道,我还带了好几个徒弟呢,我要把我的经验全部传给他们。”
宋凌峰滔滔不绝,炒好菜,摆满桌子。
宋向上询问得知小海不回来,原来这一段正是宋向海开展集中检修的时候,这几天都不回家。
爷孙两个边吃边喝,宋向上说起三峡工程,说起国家正在考虑建设好几条500千伏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有一条也是送往上海。
宋凌峰听完以后忙点头,
“国家还是有超前规划的,向上,现在上海经济飞速发展,大大小小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对电力需求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增长。”
“葛上直流输电工程一建成便满载投运,就这还无法满足电力需求,很多火电厂依然投建。”
“火电需要的煤只能从西部北部靠着铁路运输,爷爷有个老邻居是在铁路上的,喝酒的时候闲聊,说他们铁路现在成了拉煤的了,绝大多数列车都在转运煤炭,就这还供不应求。”
“不同地区的火电厂为了争抢煤炭,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时候打架都打到区领导市领导那里去了。”
“据他说这种现象只会越来越严重。”
宋向上深有同感点头,
“爷爷,这种趋势短时间无法逆转,所以国家才会加大电力设施投资和建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事。”
听到爷爷的话后,宋向上心中的紧迫感越发强烈。
电力建设,特高压已经迫在眉睫。
一顿饭吃了三四个小时,一直到晚上,爷俩才分别睡去,第二天宋向上跟着爷爷去奉贤南桥换流站。
宋向海开展带电作业的地点恰好在换流站前不远的铁塔上。
宋向上想看看宋向海的工作,于是跟过去。
到换流站宋凌峰进门,宋向上告辞后,远远看到不远处的铁塔下下有几个人忙碌着。
宋向上赶过去,几个人用围栏围挡铁塔,挂起警告牌,有一个人还专门过来告诉他高压危险,让他远离。
宋向上笑着说他是宋向海哥哥,这次专门过来找宋向海。
来人立刻露出惊讶之色,点点头将宋向上带过来,叮嘱他一定要站在围栏外面。
杆塔下几人正在忙碌,有风速仪,宋向上看了一眼三级大风,
“别小看风力,下面三级,你在上面七八十米的高空可就变成了五六级,人上去,整个人都会随着线路荡来荡去。”
“身体悬空,胆小的人根本扛不住,也就宋向海这孩子吃苦耐劳,技术强,在高空如履平地。”
一个负责人见宋向上看风速仪,当即向他解释,听说宋向上是宋向海哥哥后,竖起大拇指,
“你弟弟真棒,来我们这里上班三年了,爬了上千座铁塔,基基都是五六十米以上的,什么隐患都瞒不过他的眼睛,他的耳朵。”
“只要上去,听着电流滋滋声,他就能准确判断出故障类型,隐患分类,快速定位故障点,进行消缺处理。”
“他上去作业时间比别人整整缩短一半。”
宋向上满脸惊讶,没想到从小调皮捣蛋的小弟竟然成了技术骨干,看来爱好和梦想真能改变一个人。
他仰头往上看去,六十多米的高度,人只是一个小黑点,在上面缓缓移动。
电线在风中摆动,幅度很大,真难想象宋向海能在这上面开展带电作业。
负责人毫不吝啬夸奖宋向海,
“开展500千伏直流输配电工程带电检修,很多操作方法都是宋向海和团队师傅一起研究出来的。”
“正是在宋向海等人的努力下,才保证葛上直流输配电工程运行三年,一次故障停电都没有发生,有力保障了上海市电力供应。”
宋向上点头,客气地表示都是带电作业团队培养的结果。
随后宋向上安静等待宋向海作业,两个小时后宋向海终于从铁塔上爬下来。
宋向海气喘吁吁,高强度作业,异常疲惫,但是看到宋向上十分兴奋,快速脱下工作服,一把上来紧紧抱住宋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