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境诸事不断的时候,南边的胡亥也在做着新的事情——农耕礼。
正月二十号,天地间阳气上升,胡亥准备举行亲耕礼,这事儿在秦朝其实没有形成定制,只是过去做过那么几次。
当胡亥询问的时候,奉常一时激动给了有的回答。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奉常就愁白了头发,只顾着在故纸堆里翻找相关记载,其他什么事情都顾不上了。
每次有人过来,就只能看到奉常撅着屁股在找什么东西。
终于,在皇帝逐渐出现疑心,怀疑此时根本就没有农耕礼的时候,奉常终于在搜集的六国典籍里找到了相关记载,里面的内容称得上巨细靡遗。
他欣喜异常,耕战耕战,没有耕,哪里有战。当今陛下能够注意到农耕礼,无疑是大大的贤明。
所以,胡亥便自讨苦吃的在二十号这天又得早起,“刚犁完地,又得犁地,苦命啊。”
娜仁浅笑着捶了他一拳,“中午能回来吗?”她问道。
“应该是能得。”胡亥闭着眼睛接受女人的服侍,待衣衫整齐之后,方才出发。
正月的春日里还是很冷的,从体感上讲,孟春跟冬天差不离。
但受益于如今温暖湿润的气候,不算特别靠北的关中平原还是能耕动地的,只是这样的话,农耕礼就不可避免的更多表现为形式主义了。
毕竟这种天气、土壤、降水条件,只能种一些类似生菜的耐寒作物,它们过段时间还能长得不错。
而且,奉常十分鸡贼的令人提前找了一块肥田,上面的土地也早被翻过了,皇帝陛下只需要拉两下犁,在众多官吏面前表现表现就好。(众多官员大臣同行)
等过段时间,那块土地自然便会“无中生有\"的出现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色,长得好代表什么,皇帝有德啊!
这都是陛下的功劳!
奉常:我看谁还敢妖言惑众,我大秦明明如日中天。
另外,奉常还不放心的又上了两道保险,在耕种的土地旁边,也包下了两块相似的土地,并且未来会遣专人打理,都是熟手老农。
如果陛下那块地真出问题了,奉常就准备指鹿为马,说那块长得好的才是陛下种的。哪个不开眼的敢揭穿,就会迎来九族消消乐。
“等会儿。”胡亥叫停了车驾。
仕女还以为皇帝是要如厕,正待服侍,却见皇帝摆摆手,示意不用。
他站在车轼上远望,目之所见的南方正有袅袅炊烟升起。
众人皆疑惑地看向胡亥,奉常上前道:“陛下,寒风凌冽,别伤了龙体。”
胡亥不语,只是对着不远处坐于马上护卫的郑义问道:“郑卿,朕看不太清楚,那不远处是村落吗?你去看看。”
郑义,参与平定赵高叛乱的威崇殿护卫之一,他们巡逻小队最后只剩下三人活了下来,一个是什长郑义,寒门出身,现在因功被提拔为郎官。
还有一个是跑去传信的小九,最后则是断了一只手的左云,听说是官僚子弟,家中运作一番后,左云升任郎官,每月领俸,本人实际退休回家了。
原本应该还有一人的,可惜,他死在了最后的反扑中,没有坚持到卫尉军的支援到来。
郑义单手握拳行礼,马上行动不便,特意对礼仪做了简化。“臣这就去。”
语罢,他拨转马头,点了五骑,一同前往。
白牟则挥挥手,召来传令官,“陛下的车队应该会暂时停留一段时间,让斥候队立刻散开,探查周围情况。”
“诺。”
白牟送完信后便返回了关中,对他来讲,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切如常。唯一有些惊讶的是,自己不过就是出去了一趟,赵高居然没了。
胡亥这边则是命令陈平,在白牟离开咸阳的这段时间去审查他的底细,多方调查后发现白牟并没有任何与谋反有关联的动作。
听过陈平的汇报,胡亥表示了解,不知道好啊,迟钝一些的人,总会有属于自己的福气到来。
因为上述原因,胡亥没有调整白牟的职位,只是安插了几名猎戎兵进入北宫卫兵序列,以做监督。大体上,皇帝选择继续保持对于卫尉丞白牟的信任。
骑兵进入村子后,这个小聚落立刻被惊的鸡飞狗跳,全副武装的六名骑士实在是有点吓人。
郑义经过简单交涉,见到了陈姓村庄的族长,他亮出旗帜身份,并指向车队的方向,表明来意。
接着,村长便诚惶诚恐地带着郑义把庄子转了一圈,并任由那几名骑士肆意查探。
女人将孩子抱回家中,有的还一边哺乳幼子,一边招手让大一点的长子回来。
一名骑士看了眼女人的胸脯,很快略过,看向屋内,下马直接闯入,扫视几眼后离开。
临走前,他又看了眼女人的胸脯,女人畏缩着,不敢抬头。
“呵。”士兵哼了一声,转身离开。
一方面是女人长得不怎么样,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现在不是战时,上官也没有允许劫掠。于是,他继续执行任务。
(这是一个征召兵的时代,士兵们被强迫参军,没有工资和固定收入,所以,不要指望在这个时代建立人民子弟兵,绝无此种可能!大伙儿就靠劫掠赚外快呢。
事实上,纵观历史,能够控制住手下军队从不屠城的是极少数,戚继光算一个,岳飞算一个,还有吗?没了吧。李世民在这方面都有污点的,当然,君与将,毕竟不太一样。)
想要军队有基本的底线,至少需要到募兵制时代,重金养兵,驾驭有术。
想要成为有思想的军队?洗洗睡吧,封建王朝制度上已经堵死了,我干嘛要给皇帝老儿(贵族、地主、买办、资本家)卖命?
骑士们巡查一遍,没有发现什么蓄意谋反的痕迹,这里不存在陷阱。于是,郑义拱手一礼,收队离开。
骑士踏过土地,掀起的烟尘呛到了村子里匆匆赶回的男丁,他们大部分人今日正准备去城里卖货,此时都挑着菜篮子从土路赶回来。
“暂时没事了。”村长道:“把东西收拾收拾,一会儿贵人可能要来。”
男人们左顾右盼,随后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