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众人听见姜浅浅在那里发疯,早就见怪不怪了。
甚至有些老前辈还神情复杂的看着他,看着年轻人大早上的干劲满满的模样。
像极了他们刚参加工作的自己。
那个时候他们也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心中那份热情也被冰冷的现实消耗殆尽。
他们都已经认命,就像明星一样,小火靠捧,大火靠命。
他们这些责编也是如此,回顾这些年的大神级别以上的作家,大部分都是自己成长起来的。
手底下有几位能写出精品级别作品的作者,已经是大部分人责编的极限。
不是他们不努力,实在是如他们眼达到大神潜力的作者寥寥无几,更别提新人。
出头的更难。
只要维护好和手下这群中级作家的关系,不让他们转投他人,平时多催催他们好好写书。
一年下来,也能赚不少,足够一家老小在魔都立足。
至于大神以上的作者,听天由命。
此时,姜浅浅两眼无神地趴在桌子上,早就没有一小时前的豪言壮志。
看了几十个作者投稿,除了一位写仙侠的作者稍微有点机会之外,其他过不了一点。
心里想着去洗手间摆烂过渡一下。
突然想到这几个月自己的绩效,还有那点可怜的工资以及昂贵的房租,熊猫长叹一口气。
十二生肖有十二个动物,但是不知道她这样的人只有两种,或者是牛,或者是马。
而她是不折不扣的牛马!
还能咋办,继续看吧!
很快,姜浅浅就在就将今天邮箱里所有的投稿邮件看完,这时候,她连吐槽都已经懒得开口。
炎炎的夏日,看的她心里凉凉的。
不过,她的工作还没有结束。
熟悉的打开邮箱垃圾桶,还有几十条投稿。
下一秒,她就看到一个名字叫做《鬼吹灯》的文件。
“鬼吹灯,灵异类!”
姜浅浅眉头紧皱。
倒不是她对灵异类有啥意见,只是这个题材很敏感,尤其是审核方面,因为灵异类小说不可避免的涉及神鬼民俗。
它既可以被认定为传统文化,又可以说是封建迷信,太多不确定性,说不定那天书就被封了。
在某点小说内部,基本上不会强推这个题材。
属于是你写的可以,但是我也不会主动推荐,如果出事,那只能自认倒霉。
他们这些责编也不推荐手下作者去写灵异。
因此,到如今,这个分类的流量少得可怜,除了一些真的喜欢这些东西的作者,基本上没啥新人。
这些年也没有出几本叫得上名头的佳作。
妥妥的小众赛道。
“哎,又是一位追梦少年,现在榜单上到处都是玄幻,仙侠,都市这些大热的题材,你不去写,非要来这么冷门的赛道。真不知道这些新人在想什么?”
“这不是浪费时间吗?”
在她看来,在这种小众赛道就是出成绩,也没法跟大热的题材相比。
而且小众题材签约难度不仅不会变低,反而变高。
要是能在这种赛道出了成绩,那些大热题材说不定已经起飞,简直浪费时间。
这些新人真以为网文是个人都能写,既不了解市场,也不跟风,就凭着心中一股热血,埋头就开始写。
姜浅浅真是无语了。
不过,她这小卡拉米抱怨完,还是将这投稿点开,没办法,谁让她根基浅,哪有这么多选择,
只要写得好能签约,即使再小众的题材,她也愿意,苍蝇腿也是肉啊!
“引子?”
好嘛又来了,这种引子,序言,楔子,看着这种十几年老掉牙的写法,姜浅浅说不出话。
现在都流行黄金三章的说法,就是如果开头前三章写不好,不能说一定扑街,肯定命运坎坷。
现在读者没有耐心,这么重要的位置,还用来写引子做铺垫,写一些跟主线没有关系的事情。
尤其是新人,简直就是扑街预告。
姜浅浅已经不抱期待了,左手托着下巴,右手滑动鼠标,目光下移。
“盗墓不是游览观光,不是吟诗作对,不是描画绣花,不能那样文雅,那样闲庭信步,含情脉脉,那样天地君亲师。
盗墓是一门技术,一门进行破坏的技术,古代贵族们建造坟墓的时候,一定是想方设法的防止被盗。故而无所不用其极,在墓中设置种种机关暗器,消息埋伏,有句式,流沙,毒箭,毒虫,陷坑等等陷阱数不胜数。
……
这诸般事迹,须从我祖父那本留下来的一本残书《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讲起。
……”
姜浅浅有点惊讶,这本书有点意思啊,引子先不谈,就是这短短几句话,就已经让有了些期待感。
而且从行文来看,不像是一个新人能写出来,他的文学素养扎实,一眼就能看出来之前肯定是写过东西。
难道又是一位传统文学的大佬下凡了?
而且不仅如此,这本《鬼吹灯》又和其他灵异类小说不一样。
本来看着书名,她还以为这回是一本鬼怪民俗小说,结果讲的是盗墓?
灵异小说还能这么写,他们网站没有盗墓这个分类呀!
立马就给她一种驴唇不对马嘴的感觉。
感觉要扑!
“第一章纸片人
我的祖父叫胡国华,胡家祖上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大地主,最辉煌的时期在城里买了三条胡同相连的四十多间宅子,其间也曾出过一当官的和经商的,捐过前清的粮台、槽运的帮办。
……”
看完第一章,姜浅浅不禁摇了摇头,尽管后面还有几章,她也没看下去的必要了。
语气之中带着惋惜之色:
“可惜,一看就知道对网络文学缺乏理解,这是网络文学,哪有用第一人称写网文的?”
看着投稿流畅的行文和故事画面感,姜浅浅俏脸不禁有点遗憾。
单论文笔还有讲故事能力,这篇投稿在今天投稿中毫无疑问是第一。
可惜,第一人称的写法是网文中的大忌。
在她看来,第一人称虽然代入感强,但是没有上帝视角补充,特别考验作者的功底。
关键是没有先例,不是没有人这么写过但大部分都扑街,出成绩的很少!
不是她有的放矢,这么多年,网站上所有万订以上的作品,全部都是以第三人称视角写作。
想到这里,她还是感觉有点可惜,随即拿出键盘在邮件里回复道:
“谢谢老师,您的作品行文流畅,故事画面期待感很强,但您使用第一人称写作,不符合我们内投签约标准,建议您多扫榜,了解热门题材并且更改写法,您可以选择修改后二次投稿,或者选择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