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武见状,急忙快步向前,满脸笑容地向田光拱手作揖并开口介绍道:“田兄啊,小弟今日特意带着咱们燕国的太子殿下登门拜访您呐!”
太子丹也不敢怠慢,连忙恭恭敬敬地朝着田光深深鞠了一躬,并诚恳地说道:“晚辈久仰先生的赫赫威名,今日特地冒昧前来,恳请先生能够施以援手,帮帮晚辈。”
田光微微眯起双眼,上下仔细端详了一番眼前的太子丹,然后用低沉而温和的声音问道:“不知太子殿下降临寒舍,究竟所为何事呢?”
于是,太子丹便把当前秦国军队气势如虹、锐不可当,以及燕王打算派遣自己前往秦国充当人质以求得暂时安宁等一系列事情原原本本地讲述给田光听。
说到最后,太子丹言辞愈发恳切,语气充满哀求地道:“还望先生怜悯我燕国的黎民百姓,助本太子一臂之力,共渡难关吧!”
田光静静地听完太子丹的叙述,沉默不语,只是用手轻轻地抚摸着下巴处那长长的胡须,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长长地叹息一声,缓缓说道:“既然太子如此信任老夫,老夫自然应当竭尽全力。只可惜老夫如今已是风烛残年,年纪太大啦,如果要经历长途跋涉去完成此事,恐怕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然而,就在此时,田光微微颔首,缓声道:“不过,老夫倒是可以为太子殿下举荐一人。”
听闻此言,太子丹原本满是失望的面庞之上,瞬间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这丝讶异便被浓浓的期待所取代。
他迫不及待地追问道:“不知先生所荐之人究竟是谁呢?”
田光深邃的目光缓缓抬起,沉声道:“此人名唤荆轲,乃是一个智勇双全、胆识过人之士。其不仅剑术高超,堪称精湛绝伦,更有着非凡的智慧与谋略,必能担当得起此次重任。”
太子丹闻言,不禁喜出望外,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果真如此吗?若真是如此,那就太好了!烦请先生尽快安排我与此人相见吧。”
田光点了点头,表示应允。至此,这件看似陷入绝境之事终于迎来了转机,太子丹那颗原本悬着的心也稍稍安定下来,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一线希望之光正透过重重阴霾,洒落在这片饱受战乱蹂躏的土地之上。
田光当即差遣手下之人前去寻找荆轲。没过多久,只听得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道身影渐行渐近。
来者正是荆轲,他身形挺拔如松,步伐稳健似山,每一步都带着一种坚定而从容的气度。再看他的面容,剑眉星目,眼神之中更是透露出一股坚韧不拔的坚毅之气。
荆轲行至跟前,向田光抱拳行礼,随后看向太子丹。田光笑着介绍:“轲儿,这位便是太子丹殿下,今有要事相商。”荆轲忙向太子丹躬身:“荆轲拜见殿下。”太子丹赶忙扶起荆轲,细细打量后心中暗喜。
田光接着道:“轲儿,秦国势大,燕国危矣。太子殿下不欲为质于秦,欲寻壮士谋大事,我觉你可担此任。”
荆轲目光坚定:“先生举荐,荆轲定不负所托。”
太子丹见到荆轲,心中暗自赞叹不已。他赶忙快步迎上前去,双手恭敬地拱起,行了一礼,言辞恳切地道:“壮士啊,如今燕国之生死存亡,可就全系于壮士您一人之身了。”
太子丹诚恳道:“荆轲壮士,燕国存亡在此一举,若壮士肯出手相助,燕国上下感恩戴德。”
荆轲面色沉静如水,坦然接受了太子丹的施礼,而后抱拳回礼回应:“殿下厚爱,荆轲一介武夫,承蒙错爱,自当效犬马之劳。只是秦国强大,此事须从长计议。”
太子丹拉着荆轲入内室详谈。室内烛火摇曳,映照出太子丹凝重的面容。他将燕国面临的绝境,秦王的残暴,以及自己不愿入秦为质的决心一一告知荆轲。
荆轲静静地听着,时而皱眉,时而握拳。待太子丹说完,荆轲霍然站起:“殿下,荆轲明白殿下所想。殿下此行结果如何尚未可知,轲与太子同行,定保太子安全!”
太子丹闻听荆轲这番话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眼眶也微微湿润了起来。
他霍然站起身来,对着荆轲深深地作了一个揖,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说道:“壮士高义薄云,舍生取义,丹实在是感激涕零,无以为报!”
荆轲见状,连忙伸手扶住太子丹,诚恳地说道:“太子殿下快快请起,荆轲受之有愧啊。”
此时,太子丹缓缓站直身子,环顾了一下屋内的众人,然后提高音量大声宣布道:
“从今日起,荆轲就是我大燕国最尊贵的客人!只要是壮士有所需要,只管开口明言,本殿下定当竭尽所能满足于您!”
荆轲闻言,双手抱拳向太子丹施了一礼,谦逊地回答道:“多谢殿下美意,但荆轲不过是一介草民,实在不敢当此厚待。”
紧接着,太子丹亲自拉着荆轲走出房门,一同返回蓟城。回城之后,他立刻吩咐手下人在太子府内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无比的酒菜,以此款待荆轲和其他随行人员。
众人开怀畅饮,尽情享受这难得的盛宴。待到酒足饭饱之后,第二日清晨,太子丹便率领着一众随从,与荆轲一起踏上了前往秦国那充满未知与艰险的漫漫征途。
一路上,太子丹与荆轲同坐一辆马车。太子丹透过车窗,凝视着外面那一片萧瑟凄凉的景象,心情愈发沉重起来。
只见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落,仿佛预示着此行凶多吉少。他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对荆轲说道:“荆轲啊,此次前去秦国,前途未卜、祸福难料啊。”
然而,荆轲却豁达地仰头大笑一声,安慰道:“殿下莫要为此事烦忧,荆轲既然已经应允了殿下,自然是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做好了万全的心理准备。”
听到荆轲这般豪爽无畏的话语,太子丹转过头来,目光炯炯地注视着荆轲,眼神之中流露出满满的钦佩之意,感慨地说道:
“壮士果真是个胸怀坦荡、不拘小节的洒脱之人呐!听说壮士曾经游历过许多国家,想来定是见多识广、阅历深厚吧?”
荆轲兴致勃勃地说起往昔经历,讲至在赵国遇到一位侠义之士,二人斗酒比武,不分高下最后结为挚友之事。
太子丹听得入神,不时发出惊叹之声。荆轲又谈及各地风土人情,那些奇风异俗令太子丹眼界大开。
谈到兴处,荆轲抽出佩剑,在空中比划剑法,讲解其中精妙之处。太子丹连连赞叹。
荆轲则笑着安慰,称定会谨慎行事。
阳光透过车窗洒在二人身上,这一刻,他们忘却了即将面临的危险,只沉浸在彼此的畅谈之中,仿佛前方不是龙潭虎穴,而是一场寻常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