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这时听见念儿小大人一般道:“三哥,以后不用你亲自来接送我,你那么忙,让卫夏、卫秋接我就好。”
“不行。”萧逸没好气,扫了她一眼。
“不行就不行,三哥你不嫌麻烦就好。反正我是不在乎。你别拦着我来找瑶姐姐就好。”
“我不拦。”
“那一言为定。”
冯叔冷着脸在前面引路,等到了大门口,他突然顿住脚转身对萧逸道:“三爷,老奴有句话要同三爷讲。”
萧逸见冯管事神情,忙对身侧卫夏道:“带郡主上马车。”
随后看向冯管事,温和问道:“冯管事有什么话,尽管说。”
“三爷,虽然我家小姐和离出府,但好歹还有将军府罩着,老将军也还健在。
若是三爷对我家小姐存了不怀好意的想法,想在我家小姐这赚些便宜,还请趁早撂下那些不该有的念头。”
萧逸一怔。
抬眼看向冯管事,就见那人冷凝着一双眼。
这是把他当做登徒子了?
他正欲开口解释,自己绝没有半分戏弄楚小姐的意思,话还未出口,就见冯管事黑着脸,‘咣当’关上大门。
萧逸看着紧闭的木门,摸了摸鼻子,表情讪讪。
天地良心,他哪里敢亵渎、轻贱楚瑶?
更不敢存一点玩弄她的意思。
难道是他这几日来得勤了,还是哪句话说错了,让那管事看出他对楚瑶有意?
他是想同楚瑶表露心迹,可他还没寻到合适时机。
他捏了捏怀中那支簪子,他日日带在身上,却不知如何送出去。
那女人虽然有时有些粗线条,但人却是聪慧玲珑。
簪子代表什么,她不会不知。
萧逸心里清楚,他这时送她簪子,那女人是不会收的。
他若是开口说心悦她,想要求娶她,连万分之一成功的概率估计都不会有。
她从平阳侯府脱身出来,怕是对嫁人失去信心。
看得出来,她对眼下无拘无束的生活甚是享受,她那样的人如何会轻易再将自己嫁人?
那女人虽不如之前那般故意避着他,可还是对他敬而远之。
他想着借着念儿关系,同她多走动,让她慢慢习惯他的出现,兴许哪一日,自己也可以走进她的心底。
可还没如何,就被老管事率先泼了盆冷水。
萧逸无语。
只觉前路漫漫,且艰且阻。
楚瑶用过午膳,只休息半个多时辰,就见张娘子来了,楚瑶忙笑着请张娘子坐下。
如今空闲时间多了,她有空就同张娘子学医。
今日张娘子教授的是金针施针技巧,楚瑶之前学过银针施针,今日还是头一次用金针。
相较银针,金针韧性好,不容易折针,不易发黑变质,更难能可贵的是,金针穿透力强,更容易直达病灶,对疑难杂症有奇效。
只是金针软,施针难度要大很多,学起来也费力些。
楚瑶学了足足半个时辰,才将将学会拿针、下针。
“对,就这样。方法对了,只要反复练习,熟能自然生巧。”
“多谢张娘子教导。”
“瑶儿客气了。”
两人说笑着,就瞧见秋香端着托盘走来。
“小姐,您看是这样的吗?”
秋香脚步轻快,将托盘小心放在桌案上。
见里面放了五六块花色各异的饼状东西,一旁的张娘子好奇凑近,拿起一块细瞧。
“这就是你说的香炭?除了黑点,怎么就跟那寻常糕点一样精致?”
“里面加了熟糯米,又是拿糕点模子印的,可不就同糕点一般精致嘛。”
秋香说罢,取了一块梅花形状的,点燃放进鎏金香炉。
很快青烟袅袅,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龙涎香味。
“果真有香味,还是龙涎香!”
“是呢,里面可是实打实放了昂贵香料的。这牡丹花形状的是沉香味,荷花形状的是檀香味。”
张娘子一脸惊叹,赶忙伸手接过香炉。
“你们叫它香炭,我原以为就是精美炭火,不曾想它竟如熏香一般,味道如此好闻。瑶儿可是要拿它替代香薰?”
“当然可以,香炭本就混合了香料,但它比寻常熏香更耐烧。
不过,它除了做熏香,还可以放在手炉,方便取暖又无炭烟味,还自带香气,最是适合身份尊贵的千金贵女。
当然,亦可代替炭火,用来烹茶煮酒,以此待客,再好不过。”
“竟有这么多用处?瑶儿,你是如何想出这样主意的?”
楚瑶挑眉,前世程文渊仕途亨通,平阳侯府跻身于京中勋贵圈。
老夫人很是尊荣,更喜奢靡之物。
冬日里,她多次跟楚瑶抱怨,手炉炭烟重,熏得她头晕、咳嗽。即便用了最金贵的红罗炭,老夫人还是抱怨连连。还让她去寻没有炭烟味的炭火,可哪里有?
宫里娘娘们用得也不过就是红罗炭。
楚瑶琢磨好几日,才想到主意。
老夫人讨厌炭烟味,她就将红罗炭碾碎成粉,和以老夫人喜欢的沉香与糯米粥,揉成团,再以模具塑形,最后晒干。
果然,老夫人见了这香炭后赞不绝口。
那时,程文渊显贵,同侯府结交的世家贵族颇多,老夫人逢人就显摆她这香炭,引来不少人询问制作方法。
楚瑶也不藏私,将配方和制作方法倾囊相授。
是以此,香炭很快就在京中贵妇圈中盛行开。
不多时,京中有人还以此方开了香炭铺子,可是赚的盆满钵满。
那时楚瑶并没当回事,这时想来,方觉自己白白错过了大好机会。
楚瑶刚搬来新宅,就交代秋香方法和原料配比,让她制作香炭。
秋香心灵手巧,第一次做就有模有样。
正这时,冯俊来了。
楚瑶忙让冯俊来看秋香的成果。
“这就是小姐所说的以名贵香料和红罗炭制的香炭?”
“正是。你觉得这东西如何?”
“精妙,实乃上乘之物。只是这东西原料昂贵,工艺复杂考究,价格必然高昂,怕是只有富贵人家才享用得起。”
“没错,这东西就是给权贵富户锦上添花的。我之前让你寻个铺子卖香炭,你可是找好了?”
“小姐可是记得醉云罗旁有个百宝斋?
那东家年迈多病,要回乡养老,急于将百宝斋出手。我瞧着他那铺子装修气派,地段好,价钱也公道。
要是小姐有意,我再去同东家杀杀价,估计八千两银子应该能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