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毅的话,吊足了赵鑫的胃口。
“什么办法?”赵鑫急切地问道。
“我打算订购一批印着我们公司LoGo的遮阳伞和一体式桌椅,质量要比可乐公司的要好,免费提供给那些小卖部老板使用。然后,每买一瓶我们的饮料,小卖部老板会获得一定的提成。卖得越多,提成比例越高。”沈毅缓缓说道。
赵鑫的眼睛一亮,瞬间明白了沈毅的用意,“沈厂,您这一招真是妙啊!那些小卖部老板最喜欢这种实惠了,有了这些东西,他们肯定愿意跟我们合作!”
沈毅笑了笑,继续说:“你手下的那些业务员要进行专业化培训,要对客户回访进行量化考核。回访的内容,以小卖部客户为例,业务员回访时不只是补货,而是要带着搞卫生的毛巾去,贴贴最新的销售海报,帮忙打扫小卖部的卫生,帮客户整理货架时,顺便把我们的产品挪一挪,摆在最前面,放在最醒目、随处可见,随手可拿的地方”。
“高!实在是高!”赵鑫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这就是给客户附加价值。这是别的同行竞争对手做不到的事。
小卖部老板肯定会选择我们的业务员,形成了客户粘性。
“还有,业务员也可以统计各系列产品的销售数据,包括这个小区的年轻人的喜好。像什么加一元买第二瓶,第二支半价的活动,要多搞。”
赵鑫默默地思索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说道:“行,人手到位后,我亲自跟进。”
他语气坚定,隐约透露出一丝激动。
很少见到一个厂长能如此意气风发,也许这是个难得的机会,让工厂重新焕发活力。
沈毅微微一笑,看得出赵鑫的神情似乎是对前景充满期待。
他继续说道:“我觉得我们的产品缺少一款爆款。就像康师傅冰红茶、统一阿萨姆奶茶这些单一爆款。爆款只要爆了,品牌就能深入人心,后续推出其他款饮品时就有品牌基础了。”
“爆款?”赵鑫自言自语地重复着这个词,似乎在脑海中翻来覆去地思考什么。不一会儿,他皱起眉头问:“荔枝汁算不算?”
“不算。”沈毅摇了摇头,否定了赵鑫的猜测,“我们的荔枝汁品牌是红缨牌,这是有历史价值的。但现在饮料的消费群体是年轻人,对这些不感冒。我们要开拓新的品牌,要新潮,可以跟其他品牌进行联动。而红缨这个品牌,也要留用,可以把瓶子包装设计为复古怀旧的风格。”
赵鑫闻言,露出了心悦诚服的神情:“沈厂真的是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他的语气中夹杂着佩服和感激,在工作中遇上这样的上司,是种幸运。
赵鑫知道,沈毅是那种能让人看见未来的人,不仅是因为他的智谋和远见,更因为他的判断和与时俱进的思维。
“当然,这只是我们战略的一部分,”沈毅继续说道,“我们还有很多细节需要讨论。不过,我对我们未来的发展还是充满信心的。”
他再度展现出那种胸有成竹的自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会议室的窗外,阳光静静地洒进来。
沈毅知道,未来的路并不平坦,但自己定会带领工厂迎头赶上,逆袭而上。
或许,再过不久,他们的小厂就会在整个行业掀起一阵波澜。
……
赵鑫走后,沈毅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
他知道,想要让计划落地,必须尽快落实赠品的事情。
罗启洋那个老油条大概率不会配合,所以他不得不跟他沟通一下。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采购部内线。“喂,采购部吗?”
“喂,沈厂,您好。”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年轻的声音,沈毅依稀记得,
这是个叫杨一帆的新人,上次去采购部的时候见过一面,小伙子挺机灵的。
“小杨啊,罗经理在吗?”
“哦,沈厂,罗经理请病假了。”杨一帆的语气有些吞吞吐吐。
“请病假了?请多久?”沈毅心里冷笑,罗启洋这老狐狸,果然开始拖延战术了。
“额……他说要一个月。”
“一个月?病得挺严重啊。”沈毅语气里带着一丝嘲讽,“行,我知道了。
挂了电话,沈毅翻开《员工管理制度》,仔细研读起来。
罗启洋啊罗启洋,你这是明摆着给我下绊子,真当我拿你没办法?
十分钟后,沈毅再次拨通了采购部的电话。
“小杨,我有个采购任务给你,希望你能把这个工作做好。”
“领导,您尽管吩咐。”杨一帆的声音听起来干劲十足。
“我打算订做一批大型遮阳伞和一体式桌椅,赠送给小卖部的客户。”沈毅顿了顿,“质量要过关,但价格也要控制住。”
“好的,沈厂,那肯定要印上咱们厂的LoGo吧?”杨一帆问道。
没想到,这小伙子能马上想到LoGo宣传。
“当然,要醒目,要让大家都知道是咱们红缨厂的产品。”沈毅强调道,“另外,再设计一些宣传海报,突出我们产品的优势。
“没问题,沈厂,您的预算是多少??”杨一帆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嗯,先做300套,预算嘛……”沈毅沉吟片刻,“一份控制在500元以内,具体多少你看着办,质量要好,价格也要合适。”
“好的,沈厂,我明白了!我这就去找几家供应商对比一下质量和价格。”杨一帆的语气里充满了干劲。
挂了电话,沈毅长舒一口气。
罗启洋想用这种小伎俩来阻碍他?未免太小看他了。
年轻人有冲劲,有热情,也更容易掌控,与其跟老油条斗智斗勇,不如培养新人,为自己所用。
这个世界,从没有说离开谁就不能转。
……
就这样,七个工作日过了,罗启洋还没回来上班。
沈毅曾经打过电话给罗启洋,但就是没人接,发短信,也不回。
这段时间,杨一帆全身投入到沈毅交待的采购事宜。
展现了年轻人干劲十足的一面。
而且沈毅还发现,杨一帆挑选的供应商的样本,遮阳伞布料很好,LoGo设计也高大上。
一开始价格偏高,但杨一帆成功说服了供应商,把价格控制在300元。
沈毅觉得这是一个可塑之才。
两相比较下,还消失不见的罗启洋,就更加不堪了。
这天,沈毅把人事部主管叫来,聊了一上午。
很快,下午,两个通知就出来了。
第一个通知:关于采购部经理罗启洋因旷工被辞退的通报。
第二个通知:关于任命杨一帆为采购部经理的人事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