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对了……”首翔一边用灭火器往墙边喷了一道稳压线,一边转头张望,“潘逸舟人呢?不是说好你们三个一起配合的吗?他跑哪去了?”
陈屑扬头也不抬,还在死命稳住快被烧杯爆裂的反应体系:“刚刚还在窗口放哨的……不是吧,不会真被烟呛走了吧?”
“不会。”查芝来福正拿着那罐灭火液蹲在地上小心滴着,“他刚才说他要去找‘最后一个容器’,就冲出去了。”
话音刚落,只听楼道尽头传来一阵哐哐哐的脚步声,像是有人从废墟里捞出了整套五金。
“我回来啦——!”
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紧接着潘逸舟人还没露面,东西先倒进了门口。
他抱着一堆……极其诡异的杂物冲了进来,手里拎的、怀里抱的、胳膊下夹的,有大有小、有金属有塑料——甚至还有一只电饭锅和半截脱落的铁水管。
“你这是……从哪翻出来的?”首翔满脸震惊地看着他跌跌撞撞地冲进来,“你是去五金城了吗?”
“地下仓库!”潘逸舟把整堆东西“砰”地一声放在实验台上,呼哧呼哧喘着气,“我翻了三层楼……什么都没找到,最后在一个堆杂物的柜子里发现的——我找的那个容器……终于找到了!”
他把一堆奇奇怪怪的部件扒拉开,翻出最底下一只灰扑扑、但外形精致的高压复合容器。
那是一只三层隔热、带有磁能稳定涂层的小型化学反应容器——智创空间曾经用于“高能扩散实验”的标配,现在早被打入冷宫。
“我记得你们那个核心材料,最终必须进行一次‘光热协同’密封转化,这东西……刚刚好。”
首翔一脸震撼:“你这人……是真有病,居然连这玩意都记得。”
陈屑扬抬头看了一眼容器,眼神里第一次出现了那种“这计划可能真能成”的光芒。
“好——一切准备完毕。”他咧嘴一笑,“现在,我们就差——最后的转化步骤了。”
陈屑扬和查芝来福配合得异常默契,仿佛他们不是学生,而是地下实验室培养的半职业级化学悍匪。查芝来福一手稳稳地扣住导管,另一手控制着流速,陈屑扬则小心翼翼地调整瓶口角度,确保每一缕气体精准导入容器,丝毫不浪费。
烧杯里残留的反应液还在泛着幽幽的蓝光,火焰映照之下,那些气体仿佛带着某种非人类级别的灵性,咕噜噜地往瓶中钻。
“好了!”
瓶塞一盖,封印完成。
陈屑扬深吸一口气,笑得像刚赢下一场高风险赌博,“任务完成!”
然后他干脆利落地抓起刚才用过的烧杯——“哐啷!!”
一声脆响,烧杯被他直接摔在了实验室墙面上。
玻璃碎片在火星的余烬中飞溅,又被高温灼烧得化作一地焦黑的粉末。而在那些焦灰的正中央,竟赫然出现了几块晶莹剔透的蓝色晶体,在烈焰未熄的余光下微微发光,像是某种来自异次元的能量核心。
四人一时间都怔住了。
“……我靠,这玩意儿看起来真不合法。”潘逸舟忍不住小声嘀咕。
“别管了,这才是我们智创的味道。”首翔眼中闪着光。
他们来不及多说什么,透过窗户,外头已是一片黑压压的身影——消防车整齐停在楼前,消防队员戴着头盔、背着灭火器正大步冲向大楼,动作迅猛,气场全开,随时准备扑进火场中“英勇救人”。
“不能让他们进来看到这些。”陈屑扬咽了口口水,目光迅速扫了一圈现场,“该走了。”
四人迅速清点了一遍装备,确认晶体与核心容器已经妥善转移,互相点了点头。
“走小楼梯,避开主通道。”潘逸舟轻声指挥,“西侧有个通风管井,顺着下去。”
他们一言不发,轻手轻脚地穿过半毁的实验桌、烟雾弥漫的器材堆,趁着消防队还在一楼布置水管的混乱时机,悄咪咪地消失在化学实验室背后的侧门——像几道幽影,滑入浓烟未散尽的走廊。
同一时间,阳光斜照在高三五班教室的窗台上,讲台前的老旧风扇发出“吱吱吱”的转动声,空气里混着粉笔灰和即将放学前的瞌睡气息。
胡撑老师依旧用他那副一成不变的语调讲课,声音带着点鼻音和不紧不慢的节奏,就像在描述一盆正在发酵的酵母菌:
“我今天来给你们介绍几种不同的培养基类型,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等。”
他往黑板上写了几个字,字迹一如既往地歪歪扭扭,像是被细菌培养了一夜的字体。
“培养基配成后呢,一般需测试并调节ph,还须进行灭菌。通常有高温灭菌和过滤灭菌。”他顿了顿,抬头望了一眼前排快睡着的学生,“你们谁知道高温灭菌的温度?”
台下一阵沉默,只有小型风扇还在坚强转动,仿佛在替全班答题。
“……嗯,好,很好,”胡撑一边翻书一边自我安慰,“看来你们都懂,不说是怕我没面子。”
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培养基由于富含营养物质,容易被污染或变质,配好之后不宜久置,最好——现配现用。”
“来,你们的书翻到85页,看图例来了解一下——”
而就在这间教室内学生还在缓慢翻书、默默与困意搏斗的同时,整座化学实验大楼的顶层早已烧得乌黑发亮,浓烟顺着风悄然弥散进半个校园。
窗外远远传来几声救火车的警笛声,但高三五班的学生们全然没有察觉——
他们的世界还停留在“培养基的ph值调节”,与那个正被实验反应和修罗之火吞噬的化学楼仿佛不在同一所学校。
胡撑推了推眼镜:“这张图的左边,你们注意一下这个斜口瓶的构造……”
而窗外,消防员正冲入三楼,水枪破风,火光照亮了整栋楼的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