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献公为了儿子嬴渠梁能够好起来,四处寻访名医,有人推荐了扁鹊,扁鹊却不知去向。为了给儿子冲喜,他派人去魏国提亲,求娶魏国魏舒公主,并以武力相威胁。
消息传至魏国,朝堂上下一片哗然。魏王怒不可遏,拍案而起:“秦国这是欺人太甚!前脚谋害我女儿,后脚竟还敢来提亲,真当我魏国无人吗?”大臣们亦是义愤填膺,纷纷进言,主张集结兵力,与秦国拼死一战,以扞卫魏国尊严。
魏舒得知此事,匆匆步入朝堂,眼中满是悲愤,向魏王哭诉道:“父王,那秦国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女儿在秦国的遭遇仿若噩梦,他们怎能如此厚颜无耻,又妄图将女儿强纳入秦?蝶影为护女儿而惨死,这血海深仇未报,女儿怎可嫁入秦国?”说着,泪水夺眶而出。
魏王看着女儿伤心欲绝的模样,心疼不已,他走下王座,轻轻拍着魏舒的肩膀,安抚道:“舒儿,莫要再哭,父王定不会让你在秦国受委屈。秦国此举,实在是不把我魏国放在眼里,父王这就集结大军,与他们拼个你死我活!”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决绝与愤怒,仿佛下一刻就要率军出征。
魏舒听闻,心中一暖,但她很快冷静下来,摇头道:“父王,不可莽撞行事。如今秦国来势汹汹,若真动起干戈,我魏国百姓必遭涂炭。战场上刀剑无眼,胜负难料,万一……女儿实在不忍见生灵涂炭。”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眼中满是对百姓的悲悯。
魏王微微一怔,他怎会不知战争的残酷,只是爱女心切,一时被怒火冲昏了头脑。他来回踱步,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良久,他长叹一声:“舒儿,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魏舒抬起头,目光坚定:“父王,女儿愿出使秦国,会会这秦献公,探探他的虚实,也好为魏国争取些时间筹备应对之策。女儿定不会让魏国吃亏,更不会让自己羊入虎口。”
魏王面露难色,满心不舍:“舒儿,你这一去,为父怎能放心?秦国宫廷波谲云诡,你孤身一人,万一有个闪失……为父怎对得起你早逝的母后。”说到此处,他的眼眶泛红,声音也有些颤抖。
魏舒走上前,握住父王的手:“父王,女儿自幼受您教导,懂得如何自保。如今国难当头,女儿身为魏国公主,自当挺身而出。况且,女儿也想为蝶影讨回公道,只有深入秦国,才能寻到机会。”
魏王凝视着女儿,心中满是骄傲与无奈,最终点头应允:“也罢,舒儿,你此去千万小心。若遇危险,即刻传信回来,为父就算拼了这条老命,也定会保你周全。”
魏舒带着一队护卫,毅然踏上前往秦国之路。一路上,她思绪万千,暗暗发誓,定要在这虎狼之地保全自身,寻机为蝶影报仇雪恨。
抵达秦国都城,秦献公亲自接见。他看着眼前这位英姿飒爽却难掩憔悴之色的公主,心中微微一动,开口道:“公主,此次请你来,实是为了犬子嬴渠梁。他如今重伤未愈,唯有与公主喜结连理,方能冲散这霉运,还望公主成全。”魏舒冷笑一声,毫不示弱:“秦公,您忘了在秦国我所受的屈辱?蝶影为护我而死,这血海深仇未报,您却让我嫁入秦国,是何道理?”
秦献公面色一僵,旋即正声道:“公主,那皆是误会。嬴渠梁年少无知,犯下错事,如今已受到惩处。我大秦愿以厚礼相待,日后定不会亏待公主,还会与魏国永结秦晋之好,保两国太平。”
魏舒心中暗自思量,如今秦国强势,若直接拒绝,恐引发战火,不如暂且虚与委蛇。于是,她微微欠身,轻声道:“秦公所言,魏舒记下了。只是婚姻大事,不可仓促。且容我在所在秦国住些时日,了解一下嬴渠梁公子为人,再做定夺。”秦献公见她态度有所缓和,心中一喜,连忙应下,安排她住进了豪华的宫殿,命人悉心照料。
在秦国的日子里,魏舒一面暗中观察秦国宫廷局势,寻找可利用的破绽;一面悄悄与留在秦国的旧部联络,传递消息。她得知,嬴渠梁重伤后,秦国朝堂势力重新洗牌,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皆想在这混乱之际谋取最大利益。而嬴渠梁虽卧病在床,但其麾下忠心耿耿的将士们依旧心系主公,对秦国局势保持着高度关注。
与此同时,魏舒还听闻民间对霜月之死议论纷纷,百姓们对魏雯月的暴行心怀不满,怨声载道。她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可撬动秦国根基的支点。于是,魏舒时常乔装出宫,深入民间,倾听百姓心声,了解他们的疾苦。百姓们见这位魏国公主如此亲民,心中渐渐生出好感,也愿向她吐露真言。
随着时间推移,魏舒与嬴渠梁虽未曾见面,但通过旁人的描述,她知晓嬴渠梁是个复杂多面之人,既有在灾区时展现出的亲民一面,又有因权力之争犯下恶行的一面。这让魏舒心中有些许动摇,对嬴渠梁的遭遇也生出几分同情。
可魏舒内心的矛盾却与日俱增,因为她真正心仪的是嬴虔。在过往的接触中,嬴虔的豪爽正直、心怀大义早已深深印刻在她心间。
而嬴渠梁,虽有改过之态,却始终无法驱散魏舒心底对他的厌恶与防备,毕竟蝶影的血仇,是她心口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
然而,就在魏舒沉浸于矛盾之中时,秦国朝堂却再生变故。嬴渠梁得知父亲欲为自己娶魏舒冲喜,病竟然好了一大半……
一日,魏舒在宫中花园散步,突然遭遇刺客袭击。幸亏她自幼习武,反应敏捷,与护卫们拼死抵抗,才未受重伤。
但此事让魏舒明白,秦国宫廷的争斗已进入白热化,自己身处漩涡中心,危险步步紧逼。
她当机立断,决定不再坐以待毙。魏舒连夜修书一封,将秦国朝堂的乱象、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面临的危险告知魏王,恳请父王早做决断。同时,她利用在民间积累的威望,暗中联络一些正直的秦国大臣,晓以利害,试图组建一股能够制衡嬴渠梁势力的力量。
秦献公得知魏舒遇刺,大发雷霆,下令彻查。可调查之路困难重重,诸多线索皆指向嬴虔,但又缺乏确凿证据。
秦国上下,一时人心惶惶,局势愈发扑朔迷离。
而在远方,扁鹊听闻秦国因嬴渠梁伤病引发诸多纷争,心生怜悯。这位医术高超、心怀苍生的神医,毅然决定踏上前往秦国之路。他深知,此行或许艰难险阻重重,但为了拯救无辜生命,化解两国干戈,他义不容辞。
当扁鹊踏入秦国都城时,百姓们奔走相告,仿佛看到了希望之光。秦献公听闻扁鹊到来,亲自出城相迎,眼中满是期盼:“神医啊,您可算来了。若能治好犬子,大秦必当重谢。”扁鹊微微点头,神色凝重:“秦公放心,我定当竭尽所能。”
在为嬴渠梁诊治过程中,扁鹊发现他的病情远比想象中复杂。但凭借精湛医术,他精心调配药剂,施针用药,日夜守在床边。嬴渠梁的病情逐渐有了转机,气色也一天天好起来。
随着嬴渠梁慢慢康复,他得知魏舒在秦国的种种作为,心中满是感激与敬佩。
他亲自前去拜访魏舒,二人相见,嬴渠梁真诚地说道:“公主,多谢您这段时间为大秦、为我所做的一切。之前的种种误会,希望日后能有机会弥补。”
魏舒看着眼前这位英气逼人的男子,心中五味杂陈:“公子,我所为并非全然为了你,也是希望两国百姓能免受战乱之苦。”
在这一系列变故之后,秦魏两国的关系也悄然发生变化。
秦献公意识到,武力威胁绝非长久之计,唯有与魏国真诚修好,才能保大秦昌盛。于是,他再次向魏王表达歉意,并提出重新签订和平盟约,开放边境贸易,互通有无。
可就在此时,秦国国内突然爆发一场小规模疫病,虽然及时控制住了,但人心惶惶。秦献公认为,此时若能与魏国联姻,更能稳定民心,向外界展示秦国的稳定。于是,他再次修书魏王,言辞恳切,希望能定下魏舒与嬴渠梁的婚期。
书信送至魏国,魏王看完后,气得在朝堂上大骂:“秦国这反复无常的小人,又来折腾我女儿!”大臣们也纷纷摇头叹息,却又无良策。
魏舒得知此事后,进宫面见父王,眼中满是疲惫与无奈:“父王,如今秦国虽可恶,但形势比人强。若不答应这门亲事,恐怕又会挑起战火,百姓又将受苦。女儿愿为魏国牺牲,嫁入秦国。”说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魏王心如刀绞,他看着女儿消瘦的面容,痛心疾首:“舒儿,为父怎忍心将你送入虎口?你是为父的心头肉啊!”
魏舒强忍着泪水,安慰道:“父王,女儿知道您心疼女儿,可这是为了魏国的大局。只要能保百姓安宁,女儿无怨无悔。”
魏王握紧拳头,在殿内来回踱步,许久之后,他停下脚步,无奈地长叹一声:“罢了罢了,舒儿,为父答应你。只希望秦国能信守承诺,善待你。”
最终,两国定下婚期,魏舒怀着复杂的心情准备嫁入秦国。
而秦魏两国的百姓,听闻此事,也都在期盼着这场联姻能真正带来和平,让他们免受战乱之苦。
如《诗经》所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但愿老百姓能够过上安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