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四年秋,汴京城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范仲淹等人推行的新政正处在关键时期,朝野上下暗流涌动。
这天清晨,华千机刚在济世堂忙完一批军中伤患的医治,就收到了范府的请帖。
\"范大人设宴,请各位大臣共议新政。\"小厮念着请帖上的内容,\"特邀华医者前往,以备不时之需。\"
华千机看着请帖上暗藏的记号,心中了然。这哪是什么普通的宴会,分明是新旧两派的一场较量。
他仔细检查了药箱,特意带上了几副能定心安神的香料。以他对范仲淹的了解,必定另有深意。
到了范府,前院已经聚集了不少朝中重臣。保守派的吕夷简一身青衫,正和几位同僚低声密语。新政派的尹洙、韩琦等人则聚在一起,神色凝重。
\"华医者来得正好!\"范仲淹迎了出来,\"今日宴席,还要劳烦你帮个忙。\"
华千机跟着范仲淹走进内院。只见厨房里已经准备了各色食材,都是应季的珍品。
\"这些都是各地进贡的,\"范仲淹指着案上的食材,\"我想请你设计一桌特别的宴席。\"
\"特别?\"
\"是啊,\"范仲淹意味深长地说,\"要能让食客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品出其中的道理。\"
华千机立即明白了范仲淹的用意。这哪是普通的宴席,分明是要借物喻理,以食载道。
他快速检视了一遍食材,心中已有腹案:\"那就从这个'和'字着手......\"
他开始精心设计菜单:
第一道:五味调和羹
\"五味调和,正如朝廷百官,各有所长,相辅相成。\"
第二道:阳春白雪羹
\"取自《楚辞》,上可飨君子,下可及百姓。新政之道,当顾及上下。\"
第三道:同心莲子羮
\"莲子同心,寓意朝野上下,当同心同德。\"
每一道菜都经过精心调配,不但要美味可口,更要暗含深意。
\"这些香料的配比很讲究,\"他一边准备一边对范仲淹解释,\"就像朝廷施政,火候要恰到好处。太急则伤元气,太缓则误战机。\"
范仲淹捻须点头:\"说得好!医食之道,原与治国之道相通。\"
等客人们都到齐,宴席正式开始。华千机亲自端上第一道五味调和羹。
\"好香!\"吕夷简赞道,\"这是用了什么香料?\"
\"是岭南的沉香和西域的茴香,\"华千机解释,\"再配以本地的桂皮,三味调和,方成此香。\"
\"三味调和?\"尹洙若有所思,\"这倒是与新政的'三司更转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吕夷简脸色一变:\"尹大人此言差矣。新法太过激进,恐怕......\"
\"且慢,\"范仲淹适时打断,\"尝尝这第二道羹如何?\"
华千机端上阳春白雪羹。汤色洁白,香气袭人。
\"此汤用了什么配料?\"有人问。
\"上选的冬笋,云南的松茸,再加些普通的杏鲍菇。\"华千机说,\"贵贱搭配,方显本味。\"
韩琦品了一口,赞道:\"妙!这正是新政的精髓所在。既要重用贤才,也要关注百姓疾苦。\"
气氛渐渐活跃起来,两派的争执似乎也因为美食的调和而缓和了许多。
正当华千机要端上第三道菜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骚动。
\"大事不好!\"一个官员慌慌张张地冲进来,\"陛下突然龙体不适!\"
众人大惊。范仲淹立即起身:\"华医者,快随我入宫!\"
华千机心中一凛。他敏锐地觉察到,皇帝这时候突然病倒,恐怕不是偶然。
\"且慢,\"他快步回到厨房,从药箱中取出几味药材,\"让我再配一副药......\"
范仲淹看着他的动作,若有所思:\"你是说......\"
\"正是。\"华千机压低声音,\"今日之事,恐怕另有隐情。\"
两人匆匆赶往皇宫。路上,华千机的心思却落在了那些未能上桌的菜品上。
那道同心莲子羮里,他特意加了一味能解百毒的香料。若是让他猜得没错,今日之事,绝非简单的餐食不适。
涉及君王的医案,每一步都要万分谨慎。而这,或许就是范仲淹特意请他来的真正原因。
\"看来,\"他望着巍峨的皇宫,暗自思忖,\"这新政之争,才刚刚开始......\"
皇宫内,一片紧张的气氛。太医院的医官们正手忙脚乱地为皇帝诊治,但却始终找不出病因。
华千机跟着范仲淹走进养心殿,只见皇帝面色发青,不停地冒着冷汗。
\"陛下近日可曾食用什么特别的食物?\"华千机一边诊脉一边问。
\"回医者,\"一个内侍说,\"今日早朝后,有大臣进献了一道羹汤......\"
华千机眉头一皱:\"可还留有残羹?\"
内侍取来剩余的羹汤。华千机只闻了一下,脸色就变了:\"这是......\"
他转头看向范仲淹,两人眼中都闪过一丝凝重。那羹汤中的香气,竟与之前杨家军军需案中的毒香如出一辙!
\"来人,\"华千机快速吩咐,\"速去取些檀香木屑,再配上......\"
他开了一张详细的药方,内侍立即去准备。
\"华医者,\"范仲淹低声问,\"可是发现了什么?\"
\"大人请看,\"华千机指着羹汤表面的一层薄膜,\"这些细小的颗粒,正是'封喉香'的特征。\"
\"封喉香?\"范仲淹神色一凛,\"就是西夏的那种......\"
\"正是。\"华千机说,\"不过这次的配方略有不同,毒性更隐蔽,若不是我之前在军需案中遇到过,恐怕一时也难以察觉。\"
\"这么说......\"
\"新政之争,恐怕只是表象。\"华千机压低声音,\"有人想借此机会......\"
话未说完,内侍已经把需要的药材送来。华千机立即开始配药:
首先,他取出一块上等的檀香木,用特制的木刀精细地刮下一些木屑。这些木屑要控制在特定的大小,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药效。
\"檀香能解百毒,\"他一边处理一边解释,\"但要把握好用量。太多则伤胃,太少则不足以化解毒性。\"
然后,他又取出几味特殊的香料:
沉香:能定心安神
丁香:能温中散寒
龙涎香:能解毒化瘀
\"这些香料的配比很关键,\"他说,\"就像朝廷施政,诸多方面都要兼顾,缺一不可。\"
范仲淹听出他话中有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药很快配好了。华千机让人扶起皇帝,亲自喂药。没过多久,皇帝的脸色就开始好转。
\"神医!\"内侍们惊喜地叫道。
但华千机并未放松警惕。他知道,这次的毒香配方非常特殊,解药也需要分几次服用。
\"陛下暂时无碍,\"他对范仲淹说,\"但接下来几天都要小心饮食。\"
范仲淹立即明白他的意思:\"你是说,可能还会有......\"
\"极有可能。\"华千机点头,\"而且手法会更加隐蔽。\"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吕夷简带着几个官员匆匆赶来。
\"听说陛下龙体欠安?\"他一进门就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吕大人来得正好,\"范仲淹说,\"陛下是食用了一道进贡的羹汤后不适。\"
\"进贡的羹汤?\"吕夷简脸色微变,\"是谁进贡的?\"
\"正要请教吕大人。\"范仲淹意味深长地说,\"今日早朝,大人可还记得是谁......\"
吕夷简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华千机在一旁留意观察,发现吕夷简的袖口处隐约有一丝特殊的香气。那味道......似乎和羹汤中的某种香料极为相似。
他心中一动,正要说话,却见范仲淹向他使了个眼色。
\"陛下已经好转,\"范仲淹说,\"不如我们先去偏殿议事?\"
众人退出养心殿。华千机借故留下,说要继续观察皇帝的情况。
等人都走后,他立即开始在养心殿内仔细搜查。果然,在一个角落里,他发现了一个隐蔽的香囊。
\"有意思......\"他将香囊小心收好,\"这香料的来源,怕是要让某些人失眠了。\"
夜色渐深,养心殿内依然灯火通明。华千机守在皇帝榻前,心思却早已飞到了明日的朝会上。
他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而这次的医案,不过是新政之争中的一个小小插曲。
\"且看明日,\"他望着窗外的月光自语,\"到底是谁在下这盘大棋......\"
夜深人静,华千机借着月光仔细检查那个香囊。
香囊用西域进贡的锦缎所制,绣工精美,显然出自大家闺秀之手。最引人注目的是囊口处绣着一朵暗红色的芙蓉花,花瓣的位置隐约可见\"吕\"字。
\"原来如此......\"他若有所思。这香囊的来历,恐怕与吕夷简府上有关。
正思索间,外面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华千机迅速将香囊藏好,假装在调配药材。
来人是个内侍,捧着一盘点心:\"华医者辛苦了,这是御膳房特意为您准备的夜宵。\"
华千机接过点心,却并未动手。他只是轻轻嗅了嗅,眉头就微微皱起。
\"这是什么点心?\"他随口问道。
\"是杏仁酥,听说是吕大人府上的厨子特制的。\"内侍答道。
\"哦?\"华千机露出感兴趣的神色,\"不知这厨子可是姓冯?\"
内侍一愣:\"华医者怎么知道?\"
\"巧了,\"华千机笑道,\"这位冯师傅的手艺我也略有耳闻。听说他最擅长的是在点心里添加特制香料,能让人食后神清气爽。\"
内侍的表情明显变得紧张:\"华医者果然见多识广。\"
\"只是可惜,\"华千机叹道,\"他的香料配方似乎和西夏的'封喉香'有些相似。你说,这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
内侍脸色大变,转身就要逃走。
\"站住!\"暗处突然窜出几个侍卫,将他制住。
范仲淹从屏风后走出来:\"说吧,是谁指使你的?\"
在严密审讯下,内侍终于招供。原来吕夷简为了阻挠新政,勾结了西夏的细作。他们打算先用毒香暗害皇帝,然后嫁祸给新政派。
\"这些点心也是......\"华千机指着那盘杏仁酥。
\"正是。\"内侍颤声道,\"若您食用了这些点心,明日就会在朝堂上昏倒。到时候......\"
\"到时候就能说是新政派为了掩盖真相,暗害御医。\"范仲淹冷冷地说。
华千机从怀中取出那个香囊:\"这个你可认得?\"
\"这是......\"内侍一见香囊,脸色更加苍白,\"是吕府大小姐绣的。每次送毒香来,都装在这种香囊里。\"
\"好一个暗度陈仓!\"范仲淹说,\"借着小姐绣品的名义,遮掩送毒的勾当。\"
这时,外面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包拯带着衙役匆匆赶来。
\"大人来得正好,\"华千机说,\"我们已经掌握了重要证据。\"
包拯接过华千机递来的香囊和点心,仔细检查:\"这些证据确实可以证明吕夷简勾结西夏。不过......\"
\"不过什么?\"
\"这事恐怕没这么简单。\"包拯沉声道,\"我刚刚得到消息,西夏使团秘密入京了。\"
\"什么?\"范仲淹惊道,\"他们这时候来......\"
\"正是为了新政。\"包拯说,\"他们担心新政会让大宋变得更强,所以......\"
华千机突然想到什么:\"那些军需案的后续调查可有进展?\"
\"正要说这个,\"包拯压低声音,\"最近查到一个重要线索。那些投毒的香料,似乎和西夏的'玉魂香'案有关。\"
三人对视一眼,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党争,而是关系到国家安危的大案。
\"看来,\"华千机说,\"明日的朝会会很热闹了。\"
范仲淹点点头:\"我这就去知会韩琦、尹洙他们,让他们做好准备。\"
\"且慢,\"华千机说,\"我倒是有个主意。既然对方想用毒计,不如......\"
他说出自己的计划,范仲淹和包拯听完,都露出赞许的神色。
\"妙计!\"范仲淹说,\"就这么办!\"
夜色更深了,养心殿内依然灯火通明。华千机一边照看皇帝,一边准备明日要用的特殊香料。
这些香料不是用来下毒,而是用来破局的关键。他相信,以食载道、以医明理,终能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范公说得对,\"他望着窗外的月光自语,\"治国如治病,需要的不只是猛药,更要讲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