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面,杨大娘就笑道,“林成啊,人我都给你喊齐了。
这五位全是我们村的泥瓦匠和木工,手艺精湛,经常外出给人造房子。
这不,才帮镇上的赵员外家造好房子。
我都没让他们歇着,就领着到你这来了。”
“麻烦杨大娘了,多谢多谢。”崔云辰连忙道谢。
“这是张瓦工、刘瓦工、孙瓦工、周木匠、蒋木匠,介绍与你认识一下。”杨大娘一一把人介绍给他认识。
崔云辰笑着同他们打招呼,请到家里坐下。
林牧很有眼色的倒水。
崔云辰拿出张图纸来,递给为首的张瓦工看,“这是我画的图纸,想造一座三进三出的青砖大瓦房,两个月完工。”
张瓦工接过图纸细细一看,房子的样式不难,简单大方,就是工期太赶了。
他为难道,“怕是来不及啊。这会天冷了,再过一个多月就冬天了,活干得慢。”
“张瓦工,我相信你能做到的。你说吧,需要多少人手?”崔云辰看着他,一副定能做成的架势。
无非就是人手的问题,人多了自然就快了。
他可不想冬天了,雪花漫天飘舞,林牧还住着四处漏风,随时会倒塌的茅草屋。
“自然是越多越好,起码三十个吧。”张瓦工见他态度坚定,沉吟了阵后说出了个数字。
“好,我去找五十个人来。”崔云辰霸气道。
张瓦工被吓了一跳,只觉得财大气粗,忍不住询问,“林牧,那你这工钱是多少一天呢?”
“你们在外造房子,泥瓦工和木工,还有那些小工是多少钱一天?”崔云辰还真不了解这儿的行情。
“泥瓦工和木工都是300文钱一天,小工是200文钱一天,东家管一顿午饭。”张瓦工说道。
另外几人连声应和,表示这是行情价。
崔云辰思索了会,“那就按照这个价。至于付款方式,有两种,你们是想要钱,还是给你们折算成粮食?”
几人彼此对视一眼,随即张瓦工问道,“怎么个折算法?”
“我这两日都在同村民们换粮食,想必你们也有所耳闻。
现在的粮价,25文钱才能得1斤米,还不一定能买到。
你们若是起早贪黑的造房子,每天走时,我给你们每人15斤大米。”
几人震惊不已,心想这林牧莫不是个傻子?
居然一下子多给3斤粮食!
“此话当真?”张瓦工不确定道。
“千真万确。天一亮你们就来造房子,天黑透再离开,不许偷奸耍滑或是偷工减料,不然我就不给粮食。
你们若是用心做事,粮食一分不少,我还提供一日三餐,顿顿有米饭和肉吃。”崔云辰郑重其事道。
眼前这几人都很精明,他也不能太好说话,被人拿捏,必须摆出态度来。
他算过了,多给他们几斤粮食,可也要求他们早到晚走,多干活,他不亏的。
“我们给谁家造房子都是尽心尽力的,给你家更是了。”张瓦工笑道。
心里乐开了花,家里有一大家子人,正愁粮食不够吃,这下好了,每天能带回去那么多,在这干上两个月活,冬天的粮食都有了,不用烦恼了。
另外几人也是乐呵呵的,一样的想法。
崔云辰拿出纸笔来,写了几份一模一样的合同,全是工作内容和报酬,递给张瓦工等人看。
张瓦工略微识得几个字,另外几人大字不识一个,全都看着他。
张瓦工磕磕绊绊的看完了,有点不快,可也不好明目张胆的发作,只是戏谑道,“林成,你是不是不放心我们,怕食言啊?”
“我这些年在外经商,不管同谁合作,都习惯了立下字据。”崔云辰不卑不亢道,又递出了红泥。
张瓦工带头按了指印,另外几人也纷纷效仿。
崔云辰收了起来,又拿出纸笔来,笑道,“造房子需要的材料,还请张瓦工写好,我明日就去买来,后天是良辰吉日,正好破土动工。”
张瓦工接过纸笔,埋头写起来,写好后递给他,同另外几人一块告辞离开。
杨大娘却是没有走,笑嘻嘻的看向崔云辰,“林成,你交代的事儿我可全都办妥了。”
崔云辰笑笑,从家里拿出20斤大米递给她,“多亏了杨大娘,这是谢礼。”
杨大娘眉开眼笑的接过,“哎呦,林成你真是个大方的,怪不得能发财呢,连带着我也沾了光。以后啊有事尽管喊我,肯定给你办的妥妥当当的,不用操一点心。
对了,你不是要招50个小工吗?要不我去帮你物色,省得你操心了。”
“你去挨家挨户的通知,谁要是有空,明儿早上9点钟,来我家报名,我会选出身强力壮的来。
他们可以选择每天200文钱,或者是带走10斤粮食。”崔云辰决定亲自把关,免得有人浑水摸鱼。
杨大娘一口应下,忙着要去通知,被喊住了。
“你再去通知一下,我需要10个厨娘给工人们做一日三餐,伙食全包,每天可得160文钱或是8斤粮食。”崔云辰认真道。
他又从家里拿出两斤肉来递过去,“给你的酬劳。”
杨大娘欢天喜地的收下,不住的道谢,“我马上就去挨家挨户的通知。等明天,我领大家来你这。”
“去吧。”
她扛起大米,提起肉,高高兴兴的走了。
这东西来得容易,她就是跑了几遍腿,说了几句话,就得了,再没比这更轻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