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乡国营供销合作社。
王振华每次来这里,都会想起自己是它的股东,估计永远没有分红。
货架上挂着各种布料,白布,花布,哔吱,府绸,卡其,绸缎,呢绒……
每种布料都是明码标价,白布最便宜,0.25元每尺,呢绒最贵,6.5元每尺。
“振华,你想买什么布?”董家旺问道。
王振华指着茶色的卡其布,“售货员同志,我要十五尺卡其。”
这是由棉花、羊毛、化学纤维混纺而成的布,颜色是茶色,0.75元每尺。
王振华总想把布票的利益最大化,如果手里有更多的钱,他会买6.5元每尺的呢绒。
“同志,它不叫卡其布,它叫咔叽布。”女售货员一脸严肃,“今年每人只有三尺三寸布票,你为啥有十五尺?”
王振华掏出十五尺布票,掏钱十一元二角五分,“因为这是我全家的布票,我家有四口人。”
他把钱和布票放在柜台上,微笑道,“售货员同志,有问题吗?”
“没了。”售货员点点头。
能一次拿出这么多钱的人,肯定不是一般人,她不想得罪这种人。
“同志,我也要十五尺咔叽布,俺家有六口人。”董家旺拿出布票和钱,随手放在柜台上。
“我要十尺咔叽,俺家七口人。”王文俊掏出钱和布票,说道,“这是我的爱人和孩子。”
王振华看着售货员,“我们是一大家子,你把四十尺布放一起吧。”
四十尺卡其布,总价三十元,绝对是大生意。
五个售货员全部来到这边,帮忙清点布票和钱。
“同志,钱数和布票都对,我给你裁布。”售货员立刻从柜台下面抱出一匹布。
其他售货员齐下手,先用直尺测量,再用剪刀开个口,最后下手撕布。
滋啦……
王振华把布交给大舅妈,再买十支咖啡色棉线。
摸摸干瘪的口袋,微微一笑,又特么没钱了。
买完布,众人离开供销社,一路回到了小王村。
“文俊,你给我送针线筐,我帮秋兰姨做衣裳。”王文俊的媳妇李丽蓉笑着说,“振华,我这辈子还没用过咔叽布呢。”
“谢谢嫂子,这次让你用个痛快。”王振华说道。
回到家,董秋兰看见卡其布,急忙抱在怀里。
这是上等布料,军装就是用卡其布做的。
妹妹王晓莹伸手捏布,被老妈一手打开,“别弄脏了。”
王晓莹一脸委屈地看着大哥。
“哈哈。”王振华摸摸她的头,“别急,给你做衣服呢。”
王晓莹马上笑了,露出两个小虎牙。
这时,大舅和大舅妈抱着针线框来到。
框子里有皮尺,老妈用皮尺测量王振华的三围。
“振华,我给你做中山装,咱们都做中山装。”想起中山装,董秋兰心中欢喜。
中山装好,上到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都穿中山装。
王振华脑海里出现中山装的样式。
圆高领子,正面有四个口袋,上面两个小的,下面两个大的,中间是一排纽扣。
这时,王大山和王文俊父子来到,爷俩怀里抱着一堆麻绳。
支书媳妇胡春花抱着两个针线筐,“秋兰妹子,我也给你帮忙。”
“老姐姐,欢迎欢迎。”董秋兰笑得合不拢嘴。
胡春花伸手捏布料,忍不住感慨,“好布啊,真的是好布。”
一片欢声笑语中,四个妇女分别做四套衣服。
王振华的中山装由老妈做,老妈的衣服由舅妈做,弟弟妹妹的衣服交给胡春花婆媳。
“振华,全社的麻绳都在这里。”王大山小声问道,“你用这么多麻绳干啥?”
“这些不太够。”王振华摇摇头。
“你用这么多麻绳干啥?”王大山再问。
王振华搂着他的肩膀走到门外,“老叔,我在县城谈了个对象,她送给我一枚银圆当定情信物。”
“我今天打猎时不小心把银圆掉进山崖里,这要是被她知道了,我们俩肯定完犊子。”
“请老叔千万给我保密,千万别让俺妈知道。”
王振华不会告诉他,下山崖不是为了定情信物,而是为了捡漏。
“好家伙!城里的姑娘!”王大山急忙点头,“我去村里借绳,要是再不够,我去附近村子给你借。”
说完,他招呼王文俊,爷俩一起去找绳。
王振华和大舅开始梳理麻绳,这批麻绳粗细不一,长短不一,爷俩一根根接起来。
他们用尺子量出十米长,以十米为参照开始折叠,总长度八五米左右。
“那山谷有二百米,这肯定不够。”董家旺小声说道,“皮鞋厂有麻绳,咱爷俩走一趟?”
“我自己去吧,你在家里等支书。”王振华转身离开家门,一路来到皮鞋厂。
不巧,厂长和书记都不在,领导们都去县里开会。
韩英杰四处奔走,最后求到仓库部主任韩建国头上,仓库里有四条三十米长的大绳。
“仓库里的所有东西,原则上不能外借。”韩建国说道,“等厂长和书记开会回来,你跟他们汇报。”
言下之意,没有厂长和书记的条子,别想从仓库里拿走大绳。
韩英杰束手无策,只能带着王振华去办公室,耐心等领导们回来。
与此同时,王大山父子回到王振华家。
“我日他奶奶,康庄和张村不借给咱们麻绳。”王大山张嘴就骂。
“家旺叔,我们从社员家借了十条。”王文俊说道。
他从兜里掏出清单,上面写着借绳人的名字。
“振华去皮鞋厂了,肯定能借到大绳。”董家旺说道。
三人一起把麻绳接起来,总长度达到一百二十米。
皮鞋厂,王振华一直等待。等到下午四点半,领导们还是没有回来。
“哎!”韩英杰叹气,“都这个点了,他们不会回来了,开完会肯定各回各家。”
“我明天再来。”王振华起身告辞。
这时,门外响起敲门声。
王振华把门打开,愣了一下。
对方也是一愣,急忙笑道,“振华同志,你还记得我吗?”
“爱国叔,你好。”王振华笑着跟他握手。
这人正是韩爱国,皮鞋厂五级工,因为投机倒把被公安追捕,王振华帮了他一把。
“你们认识?”韩英杰急忙问道。
“认识啊,我们是好朋友,忘年之交。”韩爱国搂住王振华的肩膀,说道。
“老韩,那你得帮振华。”韩英杰看到转机,“振华想从仓库里借四个大绳,韩建国同志不想借。”
王振华一愣,韩建国,韩爱国,有什么关系吗?
“振华,就这点小事儿?”韩爱国拍拍胸脯,说道,“我去给你问问,那是我亲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