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某个小烽火台,王振华睡不着。
他没想到捡油的事还有后续,卖油的黑心人竟然委托剁爷帮忙找。
不过他懒得放在心上,退货退款是不可能的。
“振华,咱们回家吧,我不放心。”董家旺低声道。
外甥身上有太多钱和票,这里是黑市,他担心外甥被抢。
“大舅,你手里有三十块钱吗?”王振华问道。
“我家只有三块钱,你要的话,我明天给你。”董家旺说道。
“算了。”王振华摇头,“夜里下山不安全,早点睡吧。”
手里的三张大黑十在未来价值五十万,他舍不得花。
但剩下的钱不够买粮食和水缸。
他仔细想想,想到两个解决办法,明天先试第一个。
第二天黎明。
王振华睁开双眼,发现大舅双眼通红,估计紧张得一夜没睡。
爷俩找个地方方便一下,离开长城回到村里。
吃猪杂汤填饱肚子,推着架子车去八达岭乡,一路来到皮鞋厂外。
看门的大爷认识王振华,带着他去文工团大院。
一间宽敞的房子里,美女们练习舞蹈,男生们合唱歌曲,唱的歌是大头皮鞋。
团长韩英杰看见王振华,急忙打招呼。
“振华,你怎么来了?”他看看大门外,笑道,“又打到野猪了?”
“英杰哥,你有三十块钱吗,我用猎枪抵押。”王振华摘下背后的猎枪。
韩英杰有些懵,小声道,“去我的办公室。”
他搂着王振华的肩膀来到办公室,反锁屋门。
不等他开口,王振华掏出红宝书,亮出三张大黑十。
“我舍不得用这三张整钱,现在又着急用钱,所以想把猎枪抵押给你。”
“这是五三式步骑枪,能在黑市卖九十元,你借给我三十就行。”
王振华收起红宝书,笑道,“英杰哥,可以吗?”
韩英杰又懵逼,整钱零钱一样用啊,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振华,大头皮鞋这首歌已经火到四九城,所有的皮鞋厂都在唱。”
说到这,韩英杰有些惭愧,“厂里要把这首歌给我,对不起。”
王振华一愣,微微一笑,“这是好事,以后你就是原创。”
这首歌的版权已经换了五双皮鞋,现在跟王振华没有任何关系。
韩英杰翻箱倒柜拿出三十元钱,一股脑塞到王振华手里,“借给你,我不要你的抵押,你慢慢还。”
“英杰哥,”王振华笑了,“我给你打个欠条。”
“不用,我相信你的人品。”韩英杰笑着道。
王振华又笑,这话听着舒服。
他掏出身上的粮票和钞票,指着韩英杰的工作证,“哥,还要请你帮个忙。”
韩英杰震惊,粮票和钱实在太多,马上断定王振华又打到了大家伙。
接着,他明白了王振华的意思。
一般只有工厂大批量采购粮食,私人采购肯定是投机倒把。
“好的,我跟你去粮油店。”韩英杰说道。
“先不急,咱们吃点东西再走。”王振华从布袋里掏出铁饭盒。
一道凉拌猪杂,猪肝猪心猪肚,搭配蒜末,葱白,辣椒,香菜。
“好家伙。”韩英杰捏一片猪肝大口咀嚼。
脂肪的香味儿,葱姜蒜的配料,再加上酱油和豆油。
他陶醉其中,马上竖起大拇指。
“慢慢吃,都是你的。”王振华给他筷子。
韩英杰不顾吃相大快朵颐,吃到一半时突然停手。
他拿出自己的饭盒,把剩余的猪杂倒进去,“回家给我妹妹吃。”
王振华马上想起韩雅,那是个极美的大学生。
哥俩收拾一下,韩英杰找领导请假,陪着王振华去供销社。
来到供销社,王振华花三块钱买一口大水缸,众人合力抬到架子车上。
接着又来到粮店,把四百五十斤粮票和六十三元交给售货员。
“同志你好,我买四百五十斤粳米。”韩英杰亮出皮鞋厂工作证。
粳米还是0.14元每斤。
售货员摇头,“店里粳米不多了,只能给你四百斤。”
她指着身后的一排粮袋子,说道,“工人同志,你可以买高粱面,棒子面。”
韩英杰斜眼看王振华,笑着道,“售货员同志,我们工厂只要粳米。”
售货员摇头,“就剩五百斤米,你一下子买这么多,别人怎么买?”
这时,售货员孙爱华从后门走进柜台。
她看见王振华,笑着招招手,“振华同志,你好。”
“爱华同志,你也好。”王振华说道,“我陪鞋厂的朋友买四百五十斤粳米,这小同志只卖四百斤。”
“爱华姐,主任说下个月的粳米减半,让咱们掺着杂粮卖。”售货员李红英急忙解释。
王振华轻皱眉头,传说中的四三三模式就要来了吗?
以后一斤粮票只能买四两粳米+其他杂粮?
“红英,我来处理,你刚才不是说去厕所吗?”孙爱华说道。
李红英一愣,我从没说过去厕所啊。
“去吧。”孙爱华语气生硬,脸也不笑了。
李红英突然明白,急忙从后门去后院。
“振华,下不为例,领导确实要求细粮、粗粮掺着卖。”孙爱华微微一笑,快速清点粮票和钱。
“谢谢你。”王振华点点头。
上次孙爱华悄悄用鸡蛋票换他的油票,这是投桃报李。
良久后,四百五十斤大米装满四个布袋。
哥俩把两袋子扛到车上,王振华又跟孙爱华聊几句,转身离开了粮油店。
“振华,幸亏你有朋友在这上班,否则……”
“英杰哥,这话可不能乱说。”
哥俩相视一笑,在岔路口分别。
王振华路过农村大集,再买一些青菜回去。
王振华和大舅回到小王村,先去村支书家缴纳四元入股费。
现在他就是小王村农业合作社,八达岭乡供销合作社,八达岭乡信用合作社的股东。
“不知道以后有没有分红?”王振华摇摇头,大步流星回家。
水缸已经抬到堂屋,大舅和老妈向缸里倒大米。
白花花的大米犹如水银泻地,渐渐填满两个米缸,家人们围着米缸傻笑。
七百斤大米已经攒够,还有那几十斤大豆油,一年之内不用担心饿肚子。
吃得饱,穿得暖,合称温饱。
吃饱吃好已经解决了,王振华准备解决穿衣问题,还有欠债问题。
小王村百分之九十九的社员只有一身外套。
夏天是夏装,冬天缝上一层棉垫子就成了冬装。
没有换洗的衣服,也就不敢洗衣服,否则没衣服出门,衣服都是脏的流油。
王振华一家四口也不例外。
“娘,我想买布。”他指着盆里的猪下水,“您说,咱们是继续吃它们?还是卖掉它们买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