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云雾缭绕的昆仑仙境,阳光洒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上,折射出绚烂的光芒。玉虚宫中,元始天尊高坐于莲花宝座,周围是一众弟子,他们或站或坐,正在聆听天尊的教诲。
姜子牙,一个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忠厚的弟子,站在前列。他身旁的申公豹,眼神闪烁不定,嘴角总是似有若无地挂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笑。申公豹身着一袭黑袍,袍上绣着暗紫色的花纹,那花纹像是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透着一股邪气。
这一日,天尊将姜子牙和申公豹唤到跟前。天尊的声音犹如洪钟,在宫殿中回响:“如今人间大乱,妖邪横行。我欲派你们其中一人下山,辅佐明君,封神大业便交于他手。”
姜子牙恭敬地低头,说道:“弟子愿往。”
申公豹心中暗恨,他觉得自己处处不比姜子牙差,为何天尊总是更看重姜子牙。他眼珠一转,上前一步说道:“师尊,姜子牙师兄生性纯善,这世间险恶,怕他应付不来。弟子愿与师兄一同下山,也好有个照应。”
元始天尊微微点头,应允了此事。
下山之后,姜子牙和申公豹来到了一个名叫朝歌的繁华城镇。城中人来人往,叫卖声不绝于耳。姜子牙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心中满是对人间的希望,他想要尽快找到明君,开启封神大业。
而申公豹却另有打算。他趁着姜子牙在城中寻找贤主的时候,悄悄来到了一座废弃的古宅。那古宅的大门破旧不堪,门上的铜环锈迹斑斑。申公豹轻轻一推,门“吱呀”一声开了,扬起一片灰尘。
古宅的庭院中杂草丛生,中间有一口枯井。申公豹站在枯井边,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一阵黑烟从枯井中冒出,一个长相丑陋、尖嘴猴腮的小妖出现在他面前。
“拜见上仙。”小妖恭敬地行礼。
申公豹冷笑一声:“你且去散布谣言,就说姜子牙是妖邪,来朝歌是为了吸取人的精魄。”
“是,小的遵命。”小妖说完便消失在黑烟之中。
很快,朝歌城中就传出了关于姜子牙的谣言。百姓们开始对姜子牙指指点点,原本热闹的集市,姜子牙一出现,人们就纷纷避让,如同见到了瘟神一般。
姜子牙十分困惑,他拉住一个路人问道:“这位兄台,为何大家突然如此惧怕我?”
路人惊恐地看着他:“你这个妖邪,还敢在光天化日之下现身,离我远点。”
姜子牙无奈,只能回到与申公豹暂居的客栈。他看着申公豹说道:“师弟,这城中突然传出谣言,说我是妖邪,此事甚是蹊跷。”
申公豹佯装惊讶:“师兄,定是有奸人陷害你,师兄你为人忠厚,怎么会是妖邪呢。”
姜子牙叹了口气,决定先不去理会这些谣言,继续寻找贤主。
可是那谣言越传越盛,甚至传到了朝歌的王宫之中。纣王听闻后,大怒:“竟有妖邪在我朝歌,来人啊,去把那姜子牙给我抓来。”
当士兵们来到客栈要捉拿姜子牙的时候,姜子牙还在房中研究封神之事。申公豹站在一旁,心中暗自得意。
姜子牙被带到王宫,纣王坐在高高的王座上,眼神中透着凶狠。
“你这妖邪,来我朝歌有何目的?”纣王喝道。
姜子牙连忙解释:“陛下,臣是昆仑山元始天尊的弟子,下山是为了寻找贤主,辅佐他成就大业,绝不是妖邪。”
纣王哪里肯信,他正要下令将姜子牙处死,突然天空中一道金光闪过,一只仙鹤飞了进来,口吐人言:“纣王,你莫要听信谣言,姜子牙乃是上仙弟子,来此是为了拯救苍生。”
纣王被这神奇的景象震慑住了,他犹豫了一下,说道:“既然如此,那你暂且离开朝歌,若有异动,定不饶你。”
姜子牙离开王宫后,他心中隐隐觉得这一切的背后有一股黑暗的力量在操纵,而他还没有意识到,这一切都是他身边的申公豹的阴谋开端。申公豹看着姜子牙远去的背影,心中冷哼:“姜子牙,这只是开始,我一定要让你身败名裂,这封神大业只能是我的。”他的黑袍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是他那黑暗阴谋的旗帜,在这人间的舞台上刚刚展开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