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卫恒不卑不亢,行礼道:“回殿下,臣与夫人刚刚回京都,及笄之礼毕竟是大事,正宾的人选臣与夫人也是思来想去,觉得小女得陛下圣恩,即将嫁入侯府,侯夫人来当及笄之礼的正宾也是刚刚合适。”
顾行舟本想在暖阁多待些时间,毕竟那些场合他都懒得应付,待墨竹传来太子殿下来了,他这才从暖阁往前厅这边走来,走近时便听到了这样一句话,顾行舟嘴角勾起一丝不明情绪的笑容,一瞬间又恢复了平日里玩世不恭的模样。
跨步走进前厅,淡淡行礼后道:“太子殿下这话说的,臣的身份配县主那是正正合适,臣的母亲来给臣未婚妻子的及笄之礼当正宾,臣想着陛下若是知晓,定是欢喜,毕竟一门好婚事也是积上天之德,陛下是真龙天子,才能如此凑巧给臣赐了一门好婚事,太子殿下可是觉得有何不妥之处?”
前厅之中顿时鸦雀无声,莫景宸静静地看着面前的顾行舟,他总觉得此人绝不像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只是派人暗中查探过,却是什么都没查探出来。
两人无声的对视,让一阵声响打破了,“哎呦!”莫景寒被前厅的门框不小心绊了一下,要不是郁安扶了他一把,他就要出洋相了,莫景寒伸脚踢了一下那门框,道:“将军,你这门框太高了些,差点绊倒本王。”
萧卫恒行礼道:“对不住殿下,臣下来便让府上的人处理了。”
莫景寒点了点头,走到顾行舟和太子之间,道:“臣弟见过太子殿下。”
“你们两人这是比试什么呢?带上本王呗。”
顾行舟:“见过燕王殿下,臣只是在回答太子殿下的疑问而已,如今已解答了。”
“哦,一点都不好玩。”
莫景寒又看向太子,道:“大哥,臣弟准备回宫了,只是臣弟的马车坏了,不知能不能乘大哥的马车?”
莫锦婳走上前,拍了拍莫景寒的肩膀,道:“二哥,我也要坐哥哥的马车,哥哥的马车坐不下了。”
“挤挤,我坐不了多大地方。”
他又凑在莫锦婳的耳边说道:“下次二哥给你带长香坊的点心。”
莫锦婳的眼睛忽然一亮,道:“哥哥,我们快走吧,二哥跟我们一起,回宫晚了,母妃该担心了。”
说罢便拉着莫景宸往外走去,还不忘转头对萧晚说道:“晚姐姐,今日我先走了,改日再找你玩,别忘了拆礼物。”
萧晚微微行礼,跟着萧卫恒和宋芷送几位出府,待太子的马车离开后,经此事一闹,众人也就匆匆告别离开,及笄之礼也就这样结束了,成堆的礼物堆在翠微居里。
萧晚坐在侧榻上,看着春雨和冬雪兴高采烈地拆着各式礼物,还细心地分门别类,拿着纸笔记录着。
沈栀意送的是一对葫芦耳环、还有葫芦式的发簪,很是精美,寓意着福禄双全、消邪避灾。公主送的是一整套黄金玉石打造的头面,很是华贵。太子送的是一个玉如意,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作为太子殿下,玉如意是择选太子妃时送于太子妃人选的,萧晚只觉得这个玉如意烫手得很,连忙收了起来,还是放在库房里吧。
“小姐,这不知是谁送的,没有署名,只有一封信。”
听见春雨疑惑的声音,萧晚走上前,拿起那未署名的锦盒,走到偏榻上坐下,锦盒里是一支芙蓉梅花簪,通体微微透着淡淡的粉色,很是精美。
拿起盒中的信,打开后,萧晚看着熟悉的字迹,便知道这是谁送来的了。
信中写道:晚儿,展信佳。
得知萧叔叔和伯母回京,我才知晓,陛下已赐婚于你,听闻对方是顾临侯府的世子,身份倒是匹配,不过我派人前去打听,那人是个纨绔子弟,与你本不相配。本以为你我会向我无数日夜想象的那样,成婚生子,安稳度日,而一道回京圣旨打乱了这一切,你离开之前,我就想着该送你什么样的及笄礼物,毕竟及笄之后你便会是我的妻子,这支梅花簪在你离开燕城时还未完成,及笄之礼这日应当就在你的手里了。
三生石上说因果,因缘流转,起灭尚未可知,世间大抵有众多奇缘际遇,于红尘陌上。人生海海,山山而川,有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有人一朝错过,便是永生。
遥想我人生的前十几年,恍如隔世,那些个记忆里都有你的身影。不知不觉,我已情深无法自拔,但我无悔无憾,只愿你平安喜乐,幸福一生。
晚儿,那日在府中我说过的话,永远算数。任何时候,别忘了,你还有我,即便万劫不复,仍愿以身入局,奋不顾身带你离开,永不悔矣。
若那人乃是良人,我定含笑欣慰,遥祝嘉好。墨尽于此,晚儿保重。
看完信,萧晚拿起盒中的那支芙蓉梅花簪,仔细端详着。想起那日在城门外,林远泽欲言又止的模样,她才知晓,原本他是想问自己想要什么及笄礼物。
在回京圣旨未来之时,萧晚也曾以为,及笄之后便会与林远泽成婚生子,虽说她对他只有朋友之意,但若是非要成婚,那他是最合适的人选,若是与他生活一辈子,好似也不会差。
只是如今与顾行舟再次相遇,慢慢地她才知晓什么是心动,什么是喜欢。
“小姐?小姐?”
萧晚抬起头来,露出疑惑的表情:“啊?什么?”
冬雪道:“小姐,这些礼物都已分类造册,哪些留下,哪些拿去库房,可要夫人过目?”
“那个沈姐姐送的留下,其余的都收进库房,将册子拿去给我娘。”
冬雪:“是。”
“那小姐手上那个......?”
萧晚低头,看向手中的那支簪子,小心翼翼将其放回盒中,道:“这个......就放在书架上,仔细收好。”
“是。”
冬雪吩咐下人们进来搬这些个礼盒,让春雨在这里盯着,她便将礼册拿去正屋交于夫人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