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同潺潺流水,不经意间就匆匆而过,转眼间,寒冷的冬季已然来临。
北方的冬天,向来是严酷无比的,那寒冷像是张牙舞爪的怪兽,肆虐着每一寸土地,冰冷的空气似乎能把人的血液都冻结起来。
然而,今年的向阳村却显得格外不同,这里仿佛被一层温暖的光晕笼罩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暖和。
村民们都穿上了新买的厚厚的棉袄,那些棉袄厚实又绵软,像是守护他们的温暖铠甲,抵御着外面的严寒。
这一年,在沈一棠的带领下,向阳村的村民们开始养蚕,收蚕茧。
而养蚕的收入大大超出了以往,让向阳村的经济状况有了显着的改善。
这优异的成绩很快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消息传来,书记、大队长、村长他们笑得合不拢嘴。
随着收入的增加,向阳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着的提升。
村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足,孩子们能穿上暖和的新衣服,老人们也不用再为生计发愁。整个向阳村都洋溢着幸福和希望的气息。
更令人期待的是,来年沈一棠已经有了新的计划。
她打算和书记、大队长、村长他们一起开办养蚕场,扩大生产规模。这个养蚕场将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养蚕,还会生产蚕茧、丝绸等一系列产品。
这个计划就像一颗希望的种子,在向阳村这片土地上种下,村民们都满怀期待,仿佛看到了向阳村更加美好的未来,那是一幅富裕繁荣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在每一个向阳村人的眼前。
京市的沈家。
桌上满满当当摆放着沈一棠兄妹从远方寄来的各式各样的东西。刘桂兰坐在桌旁,眼中噙着泪花,目光一一扫过那些饱含着儿女心意的物品。
有腊肉、腊鸡、腊兔,还有那些种类繁多的晒干的野蘑菇,都是孩子们精心准备的。
旁边整齐地放着两套衣服和两双鞋子,崭新又厚实。更显眼的是那六百块钱,在灯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泽。
刘桂兰轻轻拿起信,仔细地读着。看到信里说有五百块是闺女特意孝敬她们的,另外一百块则是儿子的一片孝心,她的心里既欣慰又感动。
再看到上面写着那些肉类全是女儿亲手为她们熏好的,还叮嘱她们别舍不得吃,她的眼泪忍不住又在眼眶里打转。
想到儿子和女儿一起给他们夫妻每人买了一套衣服和鞋子,这份贴心让她觉得无比温暖。
信里还着重提到不需要他们寄吃的和钱票回去,让老两口留着自己用,好好照顾自己。
刘桂兰读到这儿,泪水终于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
沈爸轻轻拍了拍刘桂兰的肩膀,温柔地说道:“孩子他妈,别哭啦。”
“你看你,咱俩孩子多有孝心呀,心里头一直惦记着咱们呢。虽说他们没在身边陪着咱们,可这些东西、这些心意,不都明明白白地摆在这儿嘛。”
“闺女熏的肉,还有闺女和儿子买的衣裳鞋子,还有他们孝敬的钱,这都是他们的一片赤诚啊。”
“这说明他们在外面过得好,还不忘咱们,咱应该高兴才是呀。咱就听孩子们的话,把这些好吃的都吃了,把钱留着好好照顾自己,可别辜负了孩子们的一番心意呐。”
说着,沈爸的眼眶也微微泛红,但脸上还是努力挤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大年三十的夜晚,知青院里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屋内的那张桌子上,摆满了令人垂涎欲滴的菜肴,仿佛是一场美食的盛宴。
红烧肉、酸菜炖豆腐、土豆炖鸡、红烧鱼、炒鸡蛋,还有一大盘饺子,饺子一个个白胖白胖的,像是一个个小元宝,里面的馅料饱满,有的还渗出了鲜美的汁水。
知青们围坐在桌子旁,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赵虎,是他们当中最活跃一个,他最先打破了欢乐中的宁静。
他站起身来,满脸兴奋地说道:“今天这顿饭啊,真是我长这么大以来吃得最丰盛的一次了!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能在大年三十吃到这么多好吃的。这都得感谢沈一棠同志啊!”
他的目光转向沈一棠,眼中满是感激,“是她带着咱们养蚕,那养蚕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咱们都坚持下来了。现在大家都赚了不少钱呢。咱们能在这儿吃好的,还能把钱寄回家,让家里人也能过个好年,这可都多亏了沈一棠啊!”
赵虎的话音刚落,林宇也跟着说道:“是啊,赵虎说的没错,所以我也想谢谢你,沈一棠,谢谢你能带着我们一起赚钱。”
之后就是吴娟道:“一棠,我也要谢谢你,谢谢你有赚钱的好事,还能想到我们,而且你常照应我,以后你就是我亲妹了,只要谁想欺负你,我第一个不放过她。”
向嘉惠也附和道:“对,我跟吴娟一样,只要我们在,就没人能欺负你,以后你就是我们的亲妹子。”
只有向嘉惠知道,如果当初不是沈一棠告诉自己,救了自己,恐怕她早被陈倩跟江宗正害死了,所以她一直都很感激她。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你一言我一语地表达着对沈一棠的感谢。
沈一棠坐在那里,听着大家的感谢,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微微点头,说道:“你们的感谢我就先收下了。不过,这可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大家都付出了很多。而且啊,这只是一个开始。来年只要大家继续好好干,我们肯定能赚得更多。到时候,咱们的生活还会更好呢!”
大家一听,眼睛都亮了起来。
赵虎兴奋地拍着桌子:“那肯定啊!我们肯定好好干!”
其他人也纷纷响应:“没错,我们肯定会的!”随后,大家又开始一边吃着美食,一边聊起了给家里寄东西的事情。
林宇笑着说:“我给家里寄了钱,还写了信,告诉他们我在这儿过得很好,让他们别担心。我还给我爸买了烟呢,他最喜欢抽烟了。”
吴娟说道:“我给我妈寄了新衣服,我妈为了我们辛苦了一辈子,都没怎么穿过新衣服。我还买了些好吃的寄回去,让他们也尝尝。”
苏晴接着说:“我给家里寄了一些生活用品,还有一些书,希望弟弟妹妹们能好好学习。”
向嘉惠则满脸幸福地说:“我给家里寄了好多东西呢,吃的、用的都有,我想让他们知道我在这儿过得很好,也能照顾好自己。”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在知青院里回荡,充满了温暖、幸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一晚,平日里总和沈一棠不对付的林晓,此刻也仿佛变了个人似的。
她安静地坐在角落的位置,没有了往日的尖酸刻薄和处处找茬儿的做派,
就那么老老实实地待着,一声不吭,完全没了以往那种爱作妖的劲头。
或许是这团圆喜庆的节日氛围感染了她,又或许是看到大家对沈一棠的感激以及沈一棠给大家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让她暂时收起了那些小心思,只想安安分分地度过这个大年三十的夜晚吧。
年节的热闹就像一阵风,眨眼间就过去了,春耕春播的时节又如约而至。
整个向阳村就像一台上了发条的机器,迅速运转起来,村民们又开始忙碌于田间地头。在那松软的土地上,人们辛勤地劳作着,播种下希望的种子,期待着秋季的丰收。
而在村子的另一角,沈一棠精心计划的养蚕场也顺利地建了起来。
崭新的蚕房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