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尘的持续推动下,大明国内的新式学堂蓬勃发展,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精通科学、熟悉外语的新型人才。这些年轻人带着新思想、新观念,如同一股清泉,注入到大明的社会体系中,让整个国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然而,传统与革新的碰撞也愈发激烈,朝堂之上,关于改革的争论从未停歇。
这日,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一位年迈的礼部尚书站出来,满脸怒容,用颤抖的手指着林尘:“林尘!你看看你推行的这些东西,学堂里教的都是些奇技淫巧,孩子们都不读圣贤书了!长此以往,我大明的礼仪廉耻何在?祖宗的教诲何在?”
林尘上前一步,神色从容,不卑不亢地回应:“尚书大人,时代在变,我大明若想屹立不倒,就必须与时俱进。新式学堂传授的科学知识,能让我们造出更好的武器保家卫国,能让百姓生活更加富足。至于圣贤教诲,我们也从未忘却,只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其新的内涵。”
这时,一位年轻的进士也站出来支持林尘:“大人,如今西方列强虎视眈眈,我们若不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知识,如何与之抗衡?新学与传统学问并非相悖,而是相辅相成。”
朝堂上大臣们分成两派,争论得面红耳赤。朱高炽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他深知改革的重要性,却也理解守旧大臣对传统的坚守。最终,他开口道:“此事关乎重大,容朕再斟酌一番。但科技发展、人才培养不可停滞,诸位还需以大局为重。”
在国际上,随着大明新贸易航线的开辟,与非洲、欧洲国家的往来日益频繁。林尘意识到,要想在国际舞台上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外交体系。于是,他向朱高炽提议,设立专门的外交机构,选拔精通外语和国际事务的人才任职。
朱高炽批准了这一建议,很快,“鸿胪外交院”成立。林尘亲自挑选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外交培训,教授他们各国的礼仪、文化、政治制度以及谈判技巧。
不久后,来自德意志的一个外交使团抵达大明,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与大明商讨通商和技术合作事宜。林尘率领鸿胪外交院的官员们接待了他们。
在会谈中,德意志使团团长汉斯用德语说道:“尊敬的大明官员们,我们德意志在机械制造和工业技术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希望能与大明展开合作,互通有无。”
林尘身边的翻译迅速将其翻译成中文。林尘微笑着用流利的德语回应:“汉斯先生,欢迎来到大明。我们对德意志的技术早有耳闻,也十分期待合作。不过,在合作之前,我们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贵国的技术细节和合作诚意。”
汉斯微微点头,对林尘的德语水平表示赞赏:“林尘大人,我们带来了一些先进机械的模型和技术资料,可供贵国参考。我们希望能在大明设立工厂,利用大明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共同生产商品,然后销往世界各地。”
林尘思考片刻后说:“在大明设立工厂,涉及诸多事宜,如土地、税收、工人管理等。我们需要确保合作既能给双方带来利益,又不会损害大明百姓的权益。”
双方就合作细节展开了深入讨论,期间不乏激烈的争论。每当遇到分歧,林尘总是以开放的态度,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经过几天的艰苦谈判,双方终于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在合作意向签订仪式上,汉斯感慨道:“林尘大人,与您的谈判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大明的智慧和诚意。我相信,这次合作将开启两国友好交往的新篇章。”
林尘回应道:“汉斯先生,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我们能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
然而,就在大明积极开展外交合作的同时,北方的俄罗斯又有了新的动作。他们在边境地区增派兵力,还不断向大明境内渗透间谍,试图刺探军事和科技机密。
林尘得知后,立即加强了边境的防御和情报工作。他挑选了一批精锐的士兵,组成边境巡逻队,加强对边境的监控;同时,安排情报人员深入调查俄罗斯间谍的活动。
一天,边境巡逻队抓获了一名可疑人员。经过审讯,此人竟是俄罗斯派来的间谍。林尘亲自审问他:“你为何要潜入我大明境内?背后指使你的是谁?”
间谍一开始还试图抵赖,但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最终用不太流利的中文交代:“我是奉命行事,我们的长官想了解大明的新型武器和军事部署。”
林尘严肃地说:“你们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大明的主权和安全。回去告诉你们的长官,大明虽爱好和平,但也绝不惧怕任何挑衅。”
处理完间谍事件后,林尘意识到,与俄罗斯的外交沟通也至关重要。他建议朱高炽派遣使者前往俄罗斯,与俄方进行谈判,明确双方的边境线,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朱高炽采纳了这一建议,选派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前往俄罗斯。在谈判桌上,双方就边境问题展开了激烈交锋。
大明使者用俄语说道:“我们希望双方能遵守以往签订的协议,明确边境线,停止一切越界和挑衅行为。”
俄罗斯谈判代表却试图狡辩:“边境地区情况复杂,有些地方划分并不明确,我们只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
大明使者拿出地图和相关文件:“这是以往的协议和地图,上面明确标注了边境线。你们的增兵和间谍活动,已经严重违反了协议。”
经过多轮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了新的边境协议,明确了边境线,俄罗斯也承诺减少在边境地区的军事活动。
解决了与俄罗斯的边境危机后,林尘又将目光投向了国内的经济发展。他发现,随着贸易的扩大,国内的货币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不同地区的货币兑换复杂,且存在货币贬值的风险。
林尘决定进行货币改革,他提出建立统一的国家银行,发行全国通用的纸币,并以黄金和白银作为储备,保证纸币的价值稳定。
这一改革方案在朝堂上又引发了激烈争论。有的大臣担心纸币的可靠性,认为还是金银更能保值;有的则担心国家银行的权力过大,会影响市场的自由竞争。
林尘耐心地解释:“诸位大人,统一的货币和国家银行能更好地规范市场,促进贸易。纸币有金银储备作为支撑,不会出现大幅贬值的情况。而且国家银行的权力会受到严格监管,不会对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经过反复论证和说服,朱高炽最终批准了货币改革方案。国家银行成立后,发行了统一的纸币,很快,纸币在全国范围内流通起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贸易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