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巷子的拐弯处有一辆宽敞华丽的马车正向着刘府缓缓的驶来。
上管琳不认得这马车,不知道是敌是友。
凤舞眼尖,看到了马车上的木牌子,“小姐,这是秦家的马车。”
上管琳听说是秦家的马车,脸上露出了和煦的笑。马车正在行进时,从里面钻出来一位夫人,不是别人正是秦家大夫人。
秦家大夫人中气十足,“我们秦家外孙女怎么会被欺负的露宿街头,这是受了多大的委屈。”
百姓都不明事理,不知道这个马车是秦家的,也不知道秦家和这个刘家是什么关系,都是一头雾水。
马车停下,秦氏大夫人从马车上下来,后面接着的秦氏二夫人、三夫人都依次从马车上下来了。
三位夫人急急忙忙的走到上管琳身边,一个抓左手,一个抓右手,大夫人摸着头发,摸着摸着都开始抹眼泪,看着上管琳说道,“孩子,你受委屈了。你说你受了委屈怎么不去找舅母们。”
人群中有百姓窃窃私语,这怎么又来了三个舅母,这舅母跟里面的舅舅是什么关系,怎么前后态度反差那么大?
秦氏大夫人提高音量,“各位父老乡亲,我们是秦府的三位夫人,我们的妹妹是嫁入上官家的三姨娘,虽然我们的妹妹不是上官府的嫡母,但是府里的庶女都很懂事,有礼貌,每次见着都是舅母长舅母短的叫的我们好生欢喜,所以他也是我们秦家的外甥女,现在外甥女受了委屈,我们这做舅母的肯定要替她撑腰,大家说是不是?”
不愧是跑江湖、做生意的,说话做事儿就是有礼有节,这一番解说既表明了他们的来意也表明了他们的立场。
人群中爆发出了极高的附和声。
秦氏拉着上管琳的手,心疼但是也忍不住要数落上管琳,不过即使是数落上管琳也甘之如饴。
“你这丫头,在上官府受了委屈就直接去秦府啊,你主母不疼父亲不爱但是你还有三个舅舅、舅母啊,还有老祖母呢,还有那么多兄弟姐们,干嘛要跑到这刘府来受他们闲气。”
上管琳看到秦氏这一脸严肃的表情,是真生气了,马上换上乖巧可人的模样,摇晃着大夫人的胳膊,“大舅妈琳儿错了,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琳儿一定第一时间去秦府,喊舅母们来替我撑腰。”
秦氏哪里是真的跟上管琳生气,看她这副模样,主动认错,态度诚恳,也就原谅她了。
秦氏大夫人对着二夫人、三夫人说道,“二妹,三妹,你们先带琳儿去马车上等我,待我处理了这里的事情,咱们就回家。”
上管琳疑惑。
大夫人安抚她,“琳儿,今天你在刘氏受了这般委屈,可不能就这么算了,你先上马车上等我,看大舅母怎么给你报仇。”
上管琳在心里感叹,这秦氏大夫人也真是女中豪杰啊,有仇当场就报。
三人在百姓的瞩目下向秦府马车走去,大夫人声音又起。
“各位父老乡亲,今天我秦氏外甥女在上官府被冤枉,被拦着不让进府,在刘氏又遭到刘家老大、老二的欺辱、数落,多亏你们一直在背后帮她说话,替她打抱不平,妇人在这里谢谢各位乡亲父老。”
大夫人郑重的对着众乡亲作揖行礼。
“今天我秦氏略备薄礼,感谢各位护我外甥女之恩。”
话音刚落,就有下人分散在人群中,给大家配发荷包,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了一个精致的小荷包,里面没有别的只有一颗‘金瓜子’。
此时大家都想给大夫人跪下了,平头老百姓估计一辈子都赚不到一颗金瓜子,不停的有人抹着眼泪给大夫人作揖谢恩。
突然有一个声音,“二小姐在刘氏受了这么大的委屈,我们要为二小姐报仇。”
这一句话让本来不知该如何报恩的百姓找到了报恩的发泄口,大家蜂拥而上敲打、打砸刘府的大门,更有人回家拿了臭鸡蛋,往刘府的柱子上、大门上摔去。
最后刘府的大门在众人的合力下,轰然倒塌。
刘家大老爷气的说话都发抖,“管家,快,快去报官,把他们这些刁民都抓起来。”
人群中又出现了刚才那个声音,“大家快跑,只要他抓不到我们,官府也无从查起。”
秦氏马车上坐了五个人可是一点都不感觉拥挤。
对,就是五个人,还有一个人是上官梦璃。
上官琳上了马车就看到上官梦璃在对着她眨眼睛,笑嘻嘻的。
上管琳疑惑,“三妹妹,你怎么在这里?”
“我在府里听说大夫人拦在府门口不让你进,我就偷偷的从后面溜了出来,本来说去找舅舅他们,结果舅舅们都去店铺里了,三个舅母知道了,直接驾着马车杀到刘府要为你报仇。”
上管琳对着上官梦璃竖起了大拇指,“还是我三妹妹聪明,知道去给姐姐搬救兵。”
秦氏大夫人上了马车,车夫就驾着马车慢慢的离开了刘府的那条巷子。
上管琳有些心疼,“大舅母,你刚才给每个百姓的荷包里面都是一颗金瓜子,这得花费多少金瓜子啊。”
秦氏大夫人用手点了点上官琳的额头,“你这丫头,怎么这么小家子气,看来还是平时手头不宽裕,金瓜子见少了,等会儿回去了给你拿一匣子,你天天抱着它睡觉,见多了,下次再看见这场面就不心疼了。”
上官琳咋舌,此时她只能想到四个字形容,财大气粗,真是财大气粗啊!
秦府马车在宽阔的石板路上走着。
刘府,刘家的下人四散抓闹事的百姓,可是百姓团结一致,互相帮助,最后都四下逃散,一个闹事的百姓都没抓到。
管家向刘家大老爷禀报,大老爷气的额头上青筋凸起,此刻他急需做些事情来缓解他心中的郁结。
“去,赶紧派人去上官府告诉姑奶奶我们这边发生的事情。”
管家派了一个平时看着挺机灵,能言善辩的丫鬟去办这件差事。
秦家老太太此时正由丫鬟扶着在府门外焦急的等着,她的三个儿媳只给门房说:去打架,然后就匆匆的坐着马车走了。
老太太担心他们三个女流之辈,也不带些打手,别打人不成反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