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舒颜她是个实习医生,没有处方权,没办法开药!”
“那我不管,她既然能看病,那就肯定能治疗,这事儿交给你了!”
孟昭义:“!!”
“霍部长,您看?”
霍淮川给他使了个眼色。
孟昭义安抚老爷子,会让舒颜给开药的,让他安心回家休息。
老爷子早就该出院了,就是不回家,这次无论如何也得把他劝走。
送走两位大人物,孟昭义将舒颜叫到办公室。
“根据你的诊断,象征性的给开一些药,我们也好交差。”
至于人家用不用喝不喝,那他就管不了了。
舒颜惊。
“主任,我目前还没有处方权,不能开药。”
“没事儿,你说我写。”
舒颜:“……”
她说了几味用来益脾养胃的中药。
“三碗水熬成一碗,饭后半小时服用,喝的时候加半勺红糖。”
“好。
对了,今天给谁看病,看的什么病,出去不要乱说。”
“我懂得主任。”
无论对方是不是达官显贵,只要是病人都有自己的隐私。
不暴露病人隐私,这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霍淮川随手将一袋中药放进车里。
给他开门的秘书心下一惊。
“您身体不舒服?”
霍淮川挥了挥:“家里人瞎操心,回单位。”
“好的!”
他现在的职务,出行车是标配,只是市委资源有限,车不是他一人所有。
舒颜回到家,父亲有些欲言又止。
“怎么了爸?”
“没事!”
周慧兰瞪了他一眼:“女儿又不是外人,你跟她说怎么了?”
他们这样,舒颜有些着急。
“什么事,你们别吞吞吐吐的!”
看她着急舒卫东急忙安抚:“是好事,就是现在对我们来说是负担。”
“那您赶紧说,有什么事情咱们一起商量。”
“是这样的,咱们现在住的房子不是又续了一年嘛。
房主,就是当年跟爸换工作那人,想卖房子。
他们以后来不来这边发展了,想着卖掉。”
“您想买下来?”
“不愧是我女儿!
现在我和你妈在这边住的很习惯,邻居也处的很好。
主要是离我上班的地方近。
京都这个地方寸土寸金,以后房子只会越来越值钱。”
舒卫东也在外面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
思想前卫。
看问题角度更是刁钻。
还有一点,他们想用这房子来养老,街坊邻居的热闹些。
至于中央街那套房子。
打算给女儿做嫁妆。
那边离城中心近,附近有几家好的医院。
女儿将来要是在那边上班,以后就更方便了。
舒颜没想到房主想卖房子。
这房子其实已经在慢慢升值了。
对方想卖。
他们肯定想买的。
“可我们一下拿不出来这么多钱呀!那套房子钱还没还清……”
舒卫东皱眉,好事儿都赶一块了,但花钱也都赶一起。
“爸,妈,我……”
“我打算向厂里申请半年的工资。”
他现在是食品二厂的厂长。
厂子这两年效益不错,他工资每月在80块钱,还有十几块钱的补贴。
但要预支的话,只能单纯拿工资。
预支半年也就五百块钱,离房子价格还差好多。
“爸,这房子他要多少钱?”
“本来说是八千五的,但看在这么多年交情上只要八千。”
舒卫东平日还真没让钱难倒过。
今年一下子购入两套房,突然负债累累。
八千?
看起来不多,可在这儿人均工资三四十的年代,八千块钱真的是一笔不小数字。
如今买这套房,他们倒没了当初买中央街那套,破釜沉舟的架势。
买中央街房子,卖了老家的院子,加上爸妈的工资,以及她的私房钱,还负债。
现在这套不买真的会后悔。
“爸,你不用预支工资,我来想办法!”
“颜颜!你可别胡来,你现在还是个学生,正在实习,连工资都没有,怎么想办法!”
“爸,妈,你们别激动!
我们房子不是还有半年才到期吗?
意思是咱们还有半年的时间,来准备这些钱。”
舒卫东没那么乐观。
他一个月工资是固定的。
老婆在家相夫教子,闺女还没拿工资。
就算再给三年,还是这样。
“算了,不买了。”
“老舒……”
周慧兰有些不甘心,这房子他们收拾出来住的挺好,户型也好。
主要是,他们打算在这儿养老,中央街留给闺女。
哎……
舒颜笑着搂着妈妈的胳膊。
“你们放心,我现在在做科研实验。
最快三个月,最慢半年,差不多就可以成功。
到时候会有奖励,买这个房子不成问题。”
“那也不行,本来是我们养闺女,最后变成了闺女来我们,这成何体统。”
“你们说这叫什么话!
从小到大你们都没让我受过委屈。
把我娇滴滴养大。
现在我有能力了,回报一下你们不可以吗?
更何况,买的都是咱们家的房子,又不是给别人住。”
在这个年代,药品研制出来能不能申请国家奖励她不知道。
她手里现在还有将近四千块钱的存款。
如果最后实在万不得已了,她就将空间里培育出来的灵芝和山参拿去卖掉。
总归是可以凑够八千块钱的。
“其实你们可以搬到中央街那边住,房子咱们已经买下来了。
那边条件设备比这边好多了,夏天洗澡也方便。”
那边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浴室。
这也是最让她心动的地方。
周慧兰拉着闺女的手很是欣慰:“颜颜,那房子离你医院近,早晚你可以在那边休息一下。
爸妈就不搬过去了。
我们在这边住的很习惯。
邻里邻居的,处的又很和谐。
主要是这边离供销社、菜市场都近,离你爸上班的地方也近。
搬到那边孤零零的,我们反倒不习惯。”
舒颜怔住。
“你们都不去住,我还去干嘛,早知道就不买了!”
“说的这这叫什么话!
咱们来京都这么多年,肯定要安个家。
有好的条件,为什么不选?
只是这边老房子,主家卖的突然,我们又舍不得错过这个机会。
更何况,只要我们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在哪儿不是住。”
拗不过他们,舒颜也没多加劝说。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方式。
只要父母能过得开心,生活舒心,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他们一家现在算是在京都站稳脚跟。
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可
远在辽城的舒卫民一家,就没有这么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