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不去拯救那个孩子,他将滑向不可预测的深渊。如今,他还没有完全陷入绝望,只要有人伸出手,他就一定会离开。哪怕不幸遇到的是骗子,对他来说,也不过从一个深渊到另一个深渊。
白大爷捂着脸,泪水从指缝里流了出来。买家买孩子就是为了传宗接代,他们后来有了自己亲生的儿子,那晨晨一个买来的没有血缘的孩子还能有什么好?
平常家庭有了二胎,对头胎都难免忽视,更何况这也不是亲生的,晨晨后面的遭遇,他想都不敢想。他可怜的孙子啊,本来应该千娇百宠的长大,如今也不知过得什么日子。
一开始进门前他还想,孩子活着就好,现在确定孩子还活着,却活得不太好,他又开始怨恨,既然买了他,为什么不好好对他?不想养他,还给他们也好啊。
是啊,按照国情,买家有了儿子去自首,把孩子还给亲生父母,不但不会被追究责任,还会得到对方的千恩万谢,何至于弄到最后,两边家破人亡的结局。
林乐水想到她刚才看到的画面,那是一个孩子没有被找到的另一个结局:
除夕夜,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客厅里憨厚的父亲,慈爱的母亲,调皮的儿子,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嗑着瓜子吃着橘子,热热闹闹的看着电视。
厨房里,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正在炒菜。把最后一道菜盛出装盘,他转身去看土灶上炖着的鸡汤,看到火候差不多了,他面无表情的从衣服内袋里掏出一个纸包,打开后,把白色的粉末洒进汤里。
拿勺子在汤里搅拌了几下,少年又把包过药粉的纸丢进灶膛里,火舌舔过白色的纸片,瞬间化为灰烬。
在灶房里扒拉完自己碗里的剩饭,少年抱着双膝坐在烧火的小凳子上,定定地看着灶膛,眼睛黑的深不见底。直到外面有人喊他收拾碗筷,他的眼睛才泛起一丝亮光。
他把碗筷刷洗得干干净净,剩下的鸡骨全部收拾起来,丢到了院墙外边。那里是一片田地,田间有找不到食物的野狗游荡,很快这些鸡骨就被分食干净了。
吃完团圆饭,一家人附庸风雅,围着火炉煮茶看春晚,欢声笑语不断。夜,渐渐深了,沙发上的几个人只觉得眼皮越来越重,浑身无力。心里想着,大概是困了,眯一会儿,就眯一会儿......
第二天,村里上门拜年的人发现这家人全部一氧化碳中毒,只除了因为“偷家里钱被发现还不承认”,被恨铁不成钢的父母赶到外面反省的少年。
他们家的格局是类似三合院的格局,灶房在正房西边的一个独立的房子,东边那边是杂物间。相比阴冷杂乱的杂物间,少年自然而然选择了相对整洁,还有引火的秸秆取暖的灶房。
于是,这家人除了他和嫁出去的“大姐”,无人生还。因为“父母”在外面打工多年回来后带回的他,别说村里人,就连留守的“大姐”都不知道他不是亲生的,自然也没有怀疑他一个孩子会因为几句口角谋杀父母。
“大姐”想要带走唯一的弟弟,却被他拒绝了。看似是十二三,实际上已经满16的少年,以外出打工为由,离开了家乡。
背负着三条人命,他的后半生活得如阴沟里的老鼠。他更不敢去寻找自己的亲人,因为一旦暴露自己知道不是买家亲生的事实,他就会第一时间成为那桩命案的嫌疑人。
而自己的亲生父母,就有了一个杀人犯的儿子,在人前再也抬不起头。想到记忆里慈爱的老人,温柔的母亲,他无论如何都不敢让他们知道他们疼爱的那个小小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了一个杀人犯。
就当他死了吧。死在被拐的那年。
而这边,晨晨的母亲明丽因为找不到儿子,一直奔波在寻亲的途中,她帮助了十几个家庭找回了自己的骨肉,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儿子。最后因为过度劳累,饮食作息不规律,不到五十就去世了。
晨晨的爷爷白大爷,因为没有找到孙子,临死时,吊着一口气吊了三天,迟迟不肯咽气,直到儿子文凯哭着跪下来,承诺一定会继续寻找儿子,才不甘不愿的落气。
这边白大爷平复了一下情绪,颤颤巍巍地从兜里的掏出一卷纸币,递给林乐水,“多谢大师了,等孩子回来了,我们再来带他给你磕头。”
他这就回家,让儿子带上几个叔伯兄弟,跟文丽一起把孩子接回来。
林乐水没有拒绝白大爷的卦金,领着退休金的白大爷并不缺这二百块钱,再说算命不算空,算空两不公,不给卦金,遭殃的还是他自己。
看着白大爷远去的身影,她想,如今晨晨提前被家人找到,想必命运不会再拐上那条道路吧。
朱家镇羊尾巴村。
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一天,一个骑着电动三轮,车上装着黑色老旧的爆米花机子的老人来到了村里。老人一通吆喝后,就在村中心的一个路口扎下了摊子。很快,这个小摊子就被闻讯而来的孩子围了起来。
这爆爆米花的老人正是白大爷,知道了孙子的确切消息,他早就等不及了,不顾大家的反对,非要亲自来接孙子回家。
本来一开始白文凯打算亲自带着十几个身形魁梧的亲戚直接进村接孩子,他的意思是,“我们这么多人,直接上门把孩子要回来,他们还敢不给?”
白大爷还没来得及骂这个蠢儿子出的蠢主意,明丽就第一时间提出了反对意见。
她经常到处奔波,帮人找孩子,太知道这些人了。他们买的不是孩子,是自己老年生活的保障,是家族香火的传承,就连亲生女儿都没有买来的儿子珍贵。平时看买来的孩子跟眼珠子一样。
也许是做贼心虚,一旦遇到有人打听孩子,流露出想要找孩子的意思,就会引起他们的警惕。曾经他的一个同伴,就因为暴露了自己的意图,差点折在一个村里。
虽然那家人有了亲生儿子,对晨晨不再看重,但是养到十几岁,可以当一个劳力了,怎么会舍得把孩子还给他们。
再加上有大师的提醒,文丽决定伪装身份进村,找到孩子,先把他们的身份目的想办法告诉孩子,再寻找合适的时机带走孩子,其他人在外面接应。
但是这个伪装进村的人选最后被白大爷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