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营帐里,四人对着满桌材料愁眉不展,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沉默许久后,张狗蛋突然像被电打了一样,一拍大腿,兴奋地蹦起来,大喊道:“我想到了!咱们把芦苇杆用热水煮一下,说不定能让它变硬。到时候,这芦苇杆就跟钢铁似的,啥都不怕!”众人听后,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觉得这主意简直妙极了,决定立刻试试。
士兵们七手八脚地架起大锅,烧水煮芦苇。一时间,热气腾腾,烟雾缭绕,大家围在锅边,满怀期待地等待着,眼睛一眨不眨,就像在等待一场盛大的魔术表演。可当芦苇杆捞出来时,却让人大失所望。刘二愣急不可耐地拿起一根,双手握住,轻轻一折,“咔嚓”一声,芦苇杆还是断了。他气得脸涨得通红,像熟透的番茄,把芦苇杆狠狠扔在地上,跳着脚大骂:“这破东西,怎么煮都没用!我看它就是故意和咱们作对,成心不让咱们造出好箭!”
徐猫猫皱着眉头,捡起芦苇杆,仔细观察了半天,突然眼睛一亮,说:“咱们可以在芦苇杆里插根细木棍,增强它的韧性。这样一来,它肯定能变得又强又硬!”于是,大家又开始忙活起来。插木棍可不容易,有的木棍太粗,怎么塞都塞不进去,士兵们涨红了脸,憋足了劲,像在和木棍拔河;有的士兵用力过猛,“噗”的一声,把芦苇杆捅破了,惹得旁边的人哄堂大笑。“你这是造箭杆,还是捅气球啊?”张狗蛋笑着打趣。折腾半天,才勉强做出几根合格的箭杆。
另一边,二狗蛋和刘二愣在琢磨箭头。二狗蛋把兽骨放在火上烤,眼睛紧紧盯着,嘴里念念有词:“烤一烤,硬邦邦,箭头无敌最闪亮。”本以为能让兽骨更坚硬,结果烤过头了,只听“啪”的一声,兽骨直接裂开,碎成了好几块。刘二愣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出来了,拍着大腿说:“你这是造箭头,还是炸骨头啊?再这么烤下去,咱们都能开烧烤摊了!”二狗蛋不服气,脸涨得像猪肝,又尝试用石头和兽骨混合打磨。他一会儿敲敲,一会儿磨磨,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失败,终于做出了相对锋利耐用的箭头。“哼,怎么样,还是我厉害吧!”二狗蛋得意地扬了扬手中的箭头。
徐猫猫和张狗蛋负责处理大雁羽毛。羽毛上的油脂很难去除,徐猫猫灵机一动,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说:“用草木灰试试,说不定能吸油。”他们把羽毛泡在草木灰水里,过了一会儿,轻轻一搓,油脂果然掉了。接着,他们又按照不同角度和间距,把羽毛固定在箭尾。徐猫猫一边摆弄着羽毛,一边念叨:“左三根,右三根,羽毛整齐箭最神。”
经过几天的努力,第一批自制弓箭终于完成。四人迫不及待地来到靶场测试,就像即将参加考试的学生,既紧张又兴奋。张狗蛋第一个上场,他深吸一口气,拉满弓,大喊一声:“看我的!”“嗖”的一声,箭飞了出去,却偏离靶心老远,还在空中摇摇晃晃,像喝醉了酒的醉汉。刘二愣笑得直不起腰,捂着肚子说:“你这箭是去旅游了吧,怎么歪成这样?是不是被风拐跑了?”
刘二愣接过弓,用力一射,箭倒是射中了靶子,可没扎进去,直接弹了出来,在空中划出一道滑稽的弧线后,掉落在地。“这什么破箭,还没碰到就投降了!我看它是个胆小鬼,不敢扎靶子!”刘二愣气得直跺脚,双手叉腰,满脸无奈。
徐猫猫和二狗蛋也依次尝试,虽然情况稍好,但距离他们的预期还有很大差距。看着一地的箭,四人陷入沉思,接下来该如何改进,才能让这些弓箭发挥威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