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娘不想打草惊蛇,便只是将张管事扣住,对外说是有事派他出了京,私底下让人盯着那钱永贵呢。”
叶清言默默听了,没有说话。
钱永贵的目的太过明显,只针对田氏一人,她有心想查清楚再告诉田氏,却全无头绪,不如交给她自己,有什么仇家,田氏心中清楚。
两个姐姐又坐了一会儿便走了,叶清言靠在床上看了一会儿书,见绮罗几次三番地探头探脑,招招手叫她进来了。
“小姐!”绮罗满脸写着“你快问问我”的表情,一下子跳到了她面前。
叶清言叹了一口气:“今日还顺利吗?”
“顺利!”绮罗激动地说,“奴婢已经同他约好明日一起去于氏绣铺了!”
“嗯,做的不错。”叶清言随口夸赞了一句。
绮罗得意得很:“他的眼睛一直盯着奴婢呢!奴婢一说明日与他一起去绣铺,他当即就答应了。”
叶清言对此有些怀疑。
在她仅有的印象里,李准恒与其他皇家子弟不大一样,他性子温吞,没有太多存在感,以至于最后死在叶家的船上,她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
李准恒身边的朋友不少,大都是想要占他的便宜,而他本人也不大计较这个,也不太会拒绝别人。
想来应当是绮罗自顾自地把话说了,根本没给他拒绝的机会。
“挺好的,”叶清言翻了一页书,说道,“你不要着急,慢慢同他接触,等熟悉了之后再想其他的。”
绮罗骄傲地说:“奴婢知道的,小姐放心就是。对男人的手段,奴婢还是有不少的。”
叶清言挑了挑眉,没说什么。
她对此确实没有太多经验,前世就只同李元朗相处过,最后下场惨痛。
“你心中有数便好。”她说。
……
未时一刻,李准恒下了马车,站到了于氏绣铺的门前。
他听人提起过这间绣铺,似乎是忠勇侯府的铺子,去年才开起来,却在贵女中火得一塌糊涂,不少人宁肯等上三个月也要在这里做衣裳。
这还是他第一次来这边,刚进了门,便立刻有一位姑娘迎了上来。
“公子想要做衣裳么?”她热情地说,“我们这里新到了一批枫叶缎,配上烫金滚边,用来做大氅正好秋日里穿。”
李准恒不住用扇子扇着风:“秋日?可现在才刚刚入夏而已。”
那姑娘笑着说:“现下已经排到了秋日呢!公子若是今日能定下,立秋左右我们便能交到公子手上。”
果然如外面所说,在这里买衣裳要等上足足两三个月才行,李准恒不由咂舌。
“我就是在这里等人……”他说。
那姑娘笑容丝毫不减:“那公子请这边坐。”
她将李准恒引到靠近冰盆的椅子上坐了,又给他上了茶水和点心。
李准恒有些不好意思,今日铺子里的人本就多,自己什么都不买,还要占着一张桌子。
“那个……”他咳嗽了一声,说道,“你们这里有什么帕子团扇之类,拿来给我看看。”
“公子请稍等。”
那姑娘很快端了一个托盘来,上面摆着几把团扇和一些帕子,同时还拿了一本图册。
“这些是做好的样子,公子可以在图册里面挑喜欢的料子和花样来做。”她说。
李准恒拿起一柄团扇仔细看了看,绣工果然十分精致。
左右今天都来了,他便想着干脆挑上几柄,回去给几个妹妹分。
“公子!”
他正挑着,忽然眼前一花,抬起头便看到昨天那个被他撞倒的姑娘,正笑吟吟地站在他面前。
“绮罗?”一直在旁边侍奉的姑娘叫了一声,“你怎么来了?”
绮罗瘪了瘪嘴,将怀里的衣裳递了过去。
那姑娘接过衣裳,看到了那处破口。
“哎呀,这可是云雾纱做的,这料子紧俏得很,好不容易匀出一匹给了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弄破了?”
绮罗也心疼地摸着那裙子:“就是昨日不小心……金玲,你看这裙子还能不能补?”
“这得问问秀梅婶婶她们。”金玲说道,“你与这位公子认识?你先在这里陪公子说说话,我将衣裳送过去问问。”
“去吧,”绮罗说道,“等会儿再给我们拿两碗冰酪!”
“就你贪吃。”金玲嗔道。
等她走了,绮罗看向李准恒,面露歉意。
“公子久等了吧?今日在路上马车坏了,我一路跑过来的,没想到还是迟了。”
“无妨无妨,我也刚到。”李准恒说着,费力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盒递了过去,“这个给你。”
“什么?”绮罗接了过去。
“是些药膏,能止血生肌的。”
绮罗的手微顿,很快扬起了笑脸:“多谢公子!”
她看到李准恒手边的团扇:“公子要买团扇么?”
“是想要买些……”
“挑好图案了么?我帮公子挑吧!”绮罗跃跃欲试。
“这……也好……”
绮罗在图册上连点了几下:“这个这个还有这个,都好看得很!”
她忽地凑到了李准恒的耳边,小声说道:“等会儿金玲回来,你就同她说要找秀梅做,秀梅婶婶的绣工是最好的!”
她呼出的气息像羽毛般轻柔地从李准恒的耳垂拂过,他的脸上顿时热了起来,一直红到了耳根。
绮罗心中得意,却只当什么都没看见,自顾自地又坐回去翻看着图册,只用余光瞥着李准恒。
李准恒在旁边坐得笔直,将手里的团扇翻来覆去看了不知多少遍,老老实实地连个眼风都不敢往她这边飘。
不一会儿金玲回来了,果真端了两碗冰酪。
“幸而破损的地方不大,还是能补的。”她对绮罗说,“只是秀梅婶婶这些日子忙得很,只能晚上抽空帮你补一补,怕是要等上一阵子了。”
“能补就好,多久我都能等的。”绮罗拍了拍胸脯,“要花多少钱?”
她怕金玲不懂,立刻又补充道:“虽说是我身边这位公子出钱,但咱们都是老相识了,你可不能多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