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这句话很多时候并不是讽刺,而是无可奈何。
在太阳熄灭这等危机面前,任何人类数千年研究而来的政治、哲学、艺术……一切的一切都黯然褪色,似乎唯有科学能为全人类搏得一线生机。
这也是为什么,在几大国敲定要共同成立末日委员会后,第一件事就是召开科学家峰会。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
这无疑是人类文明中科学占据最高地位的时刻。
然而这正是暴露了草台班子的浅薄之处——他们以为科学是辩经,只要讨论的人足够多,那么就能越发靠近真理,获得救赎全人类的圣经。
可事实上,科学与科学之间的差别比人和狗都大,
材料学和量子学是两个领域。
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是两个领域。
就连看起来极为相似的图形计算学与几何学都是两个领域。
现在,你让这些分属于千千万万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坐在一间大会议室内,用讨论晚饭吃什么的方式,来试图讨论出统一的结果来救赎全人类……做什么美梦?
在这种场合中,唯一能够脱颖而出的只有那些口无遮拦的骗子和演说家。
但恐怖的是,因为科学与其他领域的隔阂天然存在。
即便他在满口胡诌,你也没有办法证伪……只能看着大批被洗脑的民众与官员成为他追随者,将仅剩的生存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任由他把全人类带入深渊。
这绝不是人类想看到的结果。
更不是龙国最高层与周游想要看到的结果。
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出现,周游就必须要在两天后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案,以无可争议的优势,将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可是两天,实在是太短了。
周游在接到赵建国上将的电话之后,就悄然离开了零号科研基地。
穿过半个江南市,到达了县区的一座矮山上。
这里看起来极为荒凉,草木茂盛,却几乎看不到人影,偶尔能看到几处房子,也都是早已废弃的破败瓦房。
“你们在这边等着吧,我自己上去逛逛。”
到达一棵槐树下时,周游忽然摆了摆手,扔下随行军人,自己走向了山坡。
几名军人也不知道顾问要干什么。
但也不敢多问,只敢等待原地。
周游对于这片山似乎颇为熟悉,沿着被杂草覆盖的小路,他绕了不到十分钟,就进到了山顶。
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被围起来的空地。
破旧的木栅栏中是七八个小土丘。
其中有两座明显被翻新过的土丘,还有用上等石材打造的碑文,上面刻着两个名字——周如生,郭晴晴。
“我来看你们了。”
周游简单磕了个头,就朝着两个土丘中间躺了下去。
望着天久久发呆。
没错,这里正是周家的祖坟。
而这两个土丘自然就是他父母的坟墓了。
周游并不是个多么喜欢伤春悲秋的人,也没有像电视剧里,喜欢在坟前和父母说话的习惯……过往的那些年里,他只会在节日里过来祭拜,其他时候随着工作忙碌,从没踏足过这处陵园。
可是今天是不一样的场景。
在整个人类史上,都没有人遇到过这样的情节。
两天。
不到四十八小时。
他要做出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将直接关系到全人类的未来。
这种压力是难以想象的。
不是作出决定的压力——而是每一个决定背后,将是数以千万计乃至数以亿计的生命!
……
如今摆在周游面前的,一共有三条路。
这三条路都是在四百多天这个时间段内,有机会成功的。
其中前两项就是他思考过的“跑”。
第一条路是带着蓝星跑。
需要基于核聚变技术制造重核能发动机,四百多天的时间,有机会在全蓝星一共建造三千座左右,达到脱离太阳系的基本推力。
好处显而易见。
庞大的重核能发动机,可以为地下提供充足的热量。
三千座发动机,就是三千个地下庇护所。
每个庇护所除去必要的维生装置,还能容纳二十万人左右……总计可庇护六亿人,如果挤一挤还能更多。
这个数字在太阳覆灭的危机下,简直是可以高呼神迹的存在。
更让人惊喜的是。
虽然如今人类还没办法找到宜居的宇宙坐标,但如今巨幅量子通道已经建造成功,只要维持蓝星始终前进,早晚有一天,能重新找到新家园。
可是,任何选择都有代价。
流浪蓝星计划的最大问题就是时间跨度太久了。
三千座行星发动机的推力,只能让蓝星的速度比航天器快上些许,哪怕以最近的半人马星座宜居带为目标,预估起码要行驶近万年。
这是什么概念?
从人类正式诞生组织型文明到现在,也不过区区八千年。
流浪蓝星计划所耗费的漫长时间,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人类史料记载的最极限。
一万年太久了。
久到足够一个物种发生变化。
久到文明和意识形态翻天覆地。
久到足够发生任何概率之外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
一旦选择流浪蓝星计划,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一万年,人类都将在暗无天日的地下穴居,如同阴沟里的老鼠,一代一代……漂泊在黑暗空洞的宇宙中。
也许对许多人而言“带着家乡流浪”这个概念很浪漫。
但对于周游来说,这只是个冰冷的算术题。
流浪蓝星的计算结果就是,用一万年的苦痛和黑暗,换六亿人的生命。
值得吗?
他不知道。
第二条路是坐着飞船跑。
在各大科幻作品中,依托于星际飞船作宇宙航行延续文明的“飞船派”数不胜数,显然这是执行难度最低的一条。
好处也很明显。
以人类目前的工业能力,在火力全开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于四百多天内建造出十艘太空母船。
十艘太空母船可以拖动一百个个由中型空间站组成的环形生存太空岛。
按照每个太空岛可以挤下一百万人来算,这就是一亿人。
虽然相比于流浪蓝星活下来的人少了数倍,但飞船的灵活性和航行速度是行星无法比拟的……能将人类的航程时间直接缩短十倍。
人类顶多只需要一千年,就能抵达最近的宜居带。
依托于太空母船的存在,人类的科技可以继续增长……甚至说不定在这个过程中就能研发出星球改造技术,就近选择星球进行改造延续文明。
而且飞船的全灭风险很低。
垮了一个太空母船,还有九个。
垮了九十九个太空岛,也还有一百万蓝星火种继续存活。
从文明延续角度来讲,这无疑是风险最低的选择。
但这也意味着,从乘坐飞船从蓝星离开的那一刻起,承载蓝星人类的文明的土壤就不复存在了。
迎接全人类的,是全新的环境,全新的道德要求,全新的知识体系……一切都是全新的,无论是历史制度、哲学、诗歌,那些曾经在时间长河中熠熠闪烁的所有东西,对于星舰文明而言都是没有意义的。
与其说这些人类是“逃离的蓝星人类”。
不如说他们是“全新的宇宙人类”。
等到了人类重新寻找星球安家落户的那一天,蓝星对于彼时的人类而言,不过是一个冷冰冰的地理坐标而已。
举个例子。
全人类都是从非洲起源的,可是你……会认为非洲是你的故乡吗?
如果选择了飞船派,那么他周游,就是蓝星文明的送葬者。
显然,对于这个还没来得及享受太多蓝星美好……连新买的法拉利都一次没开的少年而言,做出这个决定,实在是太残酷了。
也许这么想很自私。
但。
“我不愿意啊。”周游看着天空低声呢喃着。
……
还有第三条路,便是他原本准备的地上生存计划。
以人类如今的技术,依靠核聚变和超导材料,足以构建起一个辐射全人类能源供给和信息传输的管道,结合太阳熄灭后的余温,足以建造起一个末日时代的新文明。
这对于人类来说是最好的结果。
能够最大程度保留星球与文明现状,实现难度也相对较低。
可是凡是有利有弊。
想要在整个蓝星构建起如此庞大的地上生存环境装置,其所要消耗的资源是难以想象的。
原本周游只考虑龙国,计算过如果依照龙国的工业实力和地域环境来看,只要收集到足够资源,存活三亿人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可现在,考虑对象从龙国变成了全世界。
这也意味着,所需要的资源瞬间增长了五倍不止!
人类既没有这么多资源。
也没有能力在末日辐射这么大范围的文明。
曾经的最优计划……一瞬间成为了镜中花水中月。
这也是周游从原本的信心满满,一下子变得有些沉闷的直接原因。
……
现在摆在周游面前的就是这三条路。
每一条路走到尽头都是不同的绝路,各自的优势下,都是无法挽回的劣势。
而相同的是。
无论选择哪一条路。
此刻活在蓝星上的这六十亿条活生生的生命,绝大部分都将在四百多天后陨落,成为末日中一具冰冷的尸体。
考虑到太阳熄灭带来的极寒温度。
这些尸体有可能连自然腐朽都做不到。
就那样躺在冰雪中,一直并永远存在着。
整个蓝星都将成为一个巨大的陵园。
哪怕不考虑系统任务之类的因素,周游也从内心深处,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
……
此时,普通的民众并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未来,只知道全世界的大国,忽然间准备召开一场最高级别的科学会议。
那些平日里只能高高仰望的超级大佬,也不过是这场会议的普通成员。
两院院士。
top级大学分院长。
诺奖得主。
五大实验室负责人。
最高科技贡献奖得主。
各国科学部高级顾问。
世界前十科研组织的项目总负责人。
周游的名字也赫然在列。
……
当这些名单被流露出来时,引起了全球的沸腾。
自然而然地,立刻就有相关人员做起了这些大佬们的科普,包括科研成果,学历生平,所获荣誉……还有各自最为着名的名言语录。
而在这些许许多多的经典句子中,有一句最为让人熟知。、
那就是四年前周游在进入清北大学时,当着全校师生演讲时的结尾语——
“在奔赴宇宙无尽真相的征程中,赋予文明最璀璨的可能性。”
当年这句话出来时出现过很多争议。
但如今看着周游的成就,尤其是他能以二十三岁的年龄,跻身全球最高级别的峰会中,显然意味着他从没有忘记掉自己的座右铭。
……
“在奔赴宇宙无尽真相的征程中,赋予文明最璀璨的可能性。”
周游呢喃着这句话。
手指一直在松软泥土上比划着,写下什么字,随后擦去……循环往复。
他在思索着第四条路。
这个想法哪怕是他都觉得疯狂,风险极高,难度极高,阻力极高……但凡差之毫厘,人类就将陷入永远万劫不复的境地。
到时候,连逃跑的资格都不再有!
但如果赢了,那迎接人类的将会是前所未有的开阔未来。
即便周游是个赌性强烈的人,但真要拿着全人类的生命为赌注,他还是有几分犹豫。
“好难啊。”
周游就这样躺在父母的陵墓中间。
从白天到黑夜,露水从枝叶上落下,垂打在他的脸上。
滴滴——
他口袋里的通讯装置不停响起,那是官方在催促他尽快来到首都,参加全球科学峰会……再有几个小时就要正式开场,而他这个主角却没有丝毫音讯。
时间越来越近。
这个世界在等着他来做最后的决断。
“算了,任性一回吧,搏tm一个璀璨未来!”
周游长长出了一口气,站起身来,贪婪环视四周,似要将天地万物深深铭刻在瞳孔中,随后毅然转身走下山坡。
他身后的地面,是一行没有擦拭掉的字迹。
上面写着。
……
……
“点燃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