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后,曹浪制定的发展计划在各地稳步推进。岳飞、吕布、辛弃疾三路大军驻守前线,威震四方,使得敌军不敢轻举妄动。
在其他州郡仍陷于混战之时,红巾军治理下的海州和碣州却是一片祥和,吸引了大量农商前来安家落户,两州之地愈发繁荣。
然而,随着各地郡县按照计划迅速发展,政务繁重,官员人手严重不足。
为此,曹浪早在三月便举办了第一次科举考核的初选。
各地百姓可在当地郡城参加统一的初考,通过者将获得参加总考的资格文书,并于八月前往海州城参加科举总考。
尽管曹浪大力推行教育,但仅一年时间,百姓的识字率仍有限,通过初考的大多是曾经读过书的人,其中不乏一些被压制的世家门阀子弟。
历史上,明朝初建时,朱元璋曾停止科举十余年,大力发展教育,待百姓文化水平提升后才重启科举,正是为了避免世家门阀垄断晋升渠道。
曹浪深知此理,但因急需人才,不得不先行科举一试。
为防患于未然,曹浪在科举中增设了一道政审环节,交由沈炼及其麾下的锦衣卫暗中调查。
自岳飞调往樊阳后,曹浪便将沈炼调至海州城,作为监控百官的眼线。
一年来,沈炼已揪出数名贪官污吏,均被当众处决,以儆效尤。
曹浪曾读史书,见朱元璋在位时诛杀众多官员,甚至包括开国功臣,一度认为其过于残暴。
然而,当他坐上这个位置后,才深刻体会到朱元璋的无奈与艰辛。
从三月初考到八月总考,中间五个月的时间,正是留给沈炼和锦衣卫对考生进行政审的期限。
此举旨在确保考生中无此前被灭世家门阀的后人,例如碣州黄氏一族,门生遍布,若将其后人录取,恐在内部滋生事端,因此曹浪决定一概不予录用。
八月初,海州城。
秋意渐浓,天高云淡。
曹浪在李白的陪同下站在城楼上,俯瞰着城外官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很是热闹。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海州城比之前更是繁荣了不少。
街道宽阔整洁,两旁商铺林立,摊位整齐排列,叫卖声和百姓的欢笑声不绝于耳,显得格外热闹。
八月中旬是科举总考的日子,来自各地的考生们纷纷涌入海州城,等待考核。
这些来参加考试的考生们,或身着朴素布衣,或穿着略显陈旧的长衫,脸上却都带着期待与紧张的神情。
因为没有限制年龄,考生当中有十六七岁的少年,有五六十岁的老人,每个人都在为考核准备,许多人走在路上都在翻看学习。
科举总考的考场设在城中的一座宽敞书院内。
主考官是李世民,监考官则是沈炼。两人一文一武,分别负责考核的公正与纪律。
曹浪特意安排沈炼担任监考官,正是为了杜绝任何舞弊行为,确保科举的公平性。
考核的题目由曹浪与萧何共同商议决定,内容涵盖了治国理政、民生经济、军事战略等多个方面。
曹浪深知,选拔人才不仅要看其学识,更要考察其实际能力与远见卓识。因此,题目中既有经典典籍的解读,也有对当前局势的分析与对策,甚至还加了算术这一项考核,算作加分项。
看到此情此景,站在边上的李白忍不住有准备吟诗一首。
“海州秋日映晴空,
科举盛景满城中
....”
将李白召唤来了也有两年多的时间了,李白的大名也慢慢传播开来,期间也做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好诗句出来。
再加上曹浪故意影响舆论给李白造势,加速了他被众人推举为诗仙的位置上。
现在李白也算是海碣两州的一方名士,算是达成了曹浪之前的目标。
已经有读书人将李白视为偶像,争先购买李白诗集,也是财政上一笔不小的收入。
李白也是此次科举考核的考官之一,不过只负责诗文的打分批改一项。
等到考试当日,所有考生来到书院门口,排队进场,挨个安检搜身,一旦考试发生作弊者,先打三十大板,然后终生禁考。
考核一共要持续六日,一日一项考题目。
因为许多考生家境贫寒,所以考场给所有考生提供免费粥食,以及住宿让他们安心考试没有后顾之忧。
通过各个郡县初考而来的考生一共有一千来号人。分为了几个考场才能坐下。
第一日的考核题目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每一个考生需要按照这个题目,结合红巾军治下海州、碣州之现状,论述如何以民为本,实现长治久安。
考题发放后,考场内顿时一片寂静。
安静的只能听见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考生们轻微的呼吸。
许多考生看到题目后,都是眉头紧锁,有面露难色,显然对“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主题感到棘手。
郡县当中初考内容很简单,大多只要能够阅读文章,写得出一些简单的文章就能够过关。
而总考一上来就是这么一个大题,顿时让一大半的考生不知道如何下笔。
曹浪几个锦衣卫在几个考场当中巡视,观察着考生们的反应,并时不时看看其中一切考生所写的内容。
一名年约二十的年轻考生,身穿洗得发白的布衣,目光炯炯地盯着考题,片刻后便提笔在纸上写下:“民者,国之根基也。红巾军以民为本,方能得天下之心……”
他虽然看上去年纪轻轻,可是笔锋稳健,显然胸有成竹。
而另一名年过五旬的老者,则皱着眉头,喃喃自语:“以民为本,如何落到实处?需得从赋税、农事、教化三方面入手……”
除了曹浪外,沈炼这个监考官也带着一队锦衣卫在走廊间来回巡视。
在黄都驻守几年的时间里,沈炼变得愈发老练,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每一个角落,没有人敢在他的巡视下搞小动作。
他手握腰间的刀柄,神情冷峻,偶尔停下脚步左右看看,如同一把悬在考生头顶的利剑。
李世民则手拿花名册,带着几人挨个座位核实考生的准考文书和本人是否是同一人,以避免他人代考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