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铭不由看向一边的王德。
赵铭记得,他说李世民坑自己这话,好像只有王德听见过。
王德感受到赵铭投来的目光,连忙把目光挪开。
现在赵铭在李世民面前,如此受宠,他可惹不起。
李世民此刻,正在交代中书舍人李百药。
封赏的圣旨,需要由中书省先拟出来。
为免后面修改麻烦,李世民提前把对赵铭封赏的想法,先告知李百药。
众臣也都好奇,李世民要如何打算补偿赵铭。
毕竟赵铭一连三个大功劳,如今只是封了一个开国县男。
确实有些低了!
李世民很快把对赵铭的补偿方案,当众公布了出来。
众臣听完,没有谁站出来提出异议。
即便是世家官员,也没有意见。
李世民对赵铭的补偿,实际上就是在食邑封赏上面。
正常情况,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
不过,这个食邑三百户,其实就是一个名誉叫法,并不是真的就能够有三百户的食邑。
李世民给了赵铭食实封三百户。
食实封意味着,赵铭可以真正地收取其封户的租赋。
也就是说,以后有三百户的封户,他们的租赋将会交给赵铭。
不仅如此,给赵铭交租的封户,一户人家必须是三人以上。
赵铭听罢,内心没有太多的波动。
三百户人的租赋,他真不怎么在意。
虽然赵铭看不太上,可若是与开国县男联系在一起,这个封赏可就不小了。
要知道,去年年底时,李世民对跟随他发动玄武门事件的有功之臣,进行了封赏。
尉迟敬德从李元吉的弓弦下,救下了快被勒死的李世民,并且直接一箭射中了李元吉。
有着如此功劳的尉迟敬德,他食实封的封户也只不过才一千三百家。
更别说秦琼,更是只有七百户的封户,赵铭这都快赶上他的一半了。
李世民给赵铭三百户的封户,一众武将并没有谁心中不平衡。
仅仅是马蹄铁,就让他们对赵铭,很是欣赏。
马蹄铁能够实打实的提升骑兵的作战能力,光是这一点,就让他们无话可说。
甚至想程咬金,他们这些本身与赵铭关系更好的武将,还觉得三百户少了。
世家官员,那些家境殷实的自然看不上这点封户。
还有一些家境一般的官员,在见到一边的韦挺和王珪,想到两人刚刚的遭遇,自动选择,暂时不要跳出来当出头鸟。
反正就算是站出来反对,哪怕最后让李世民收回封户。
那些封户也不会给到他们,反倒是更加进一步的惹怒赵铭。
紧接着,李世民看向段纶。
“段爱卿协助赵小子,让得曲辕犁,马蹄铁,能够成功问世……”
封赏了赵铭,李世民并没有忘记段纶。
当下,李世民直接宣布,段纶正式掌管工部,不再只是代理工部尚书。
段纶当即激动的对李世民行跪拜礼。
“臣,谢陛下隆恩!”
“段爱卿平身,往后希望你带领工部,为大唐做出更大的贡献!”
“臣谨记陛下教诲!”
当下,不少大臣都纷纷向段纶道贺。
赵铭身边,长孙无忌他们几个与赵铭相熟的大臣,也在向赵铭恭贺。
段纶一拱手回应向自己道喜的大臣,一边一脸笑容的走向赵铭。
“赵县男,恭喜恭喜啊!”
赵铭拱手回礼,“段尚书,咱们这是真真正正的同喜才对!”
段纶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连连附和:“赵县男说得对,咱们这是同喜!”
段纶一边说,一边向赵铭投去感激的目光。
要不是周围还有其他大臣在,段纶都要好好向赵铭表达感谢。
在段纶的心中,他能够这么快当上工部尚书,都是托了赵铭的福。
一旁的长孙无忌笑着说道:“赵县男,段尚书,你们二人这不得好好庆祝一番?”
程咬金不知什么时候挤了过来,原本他是过来向赵铭恭喜。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当即嚷嚷道:“对,赵小子,小段段,你们必须请客。”
段纶一听到程咬金叫自己小段段,顿时面色一僵。
整个朝中,就程咬金会这么叫自己,段纶抗议过好多回哦,然并没有任何效果,程咬金依旧如此称呼他。
赵铭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小段段?
咦,好肉麻,好……恶心。
赵铭不再想程咬金称呼段纶的问题,转而说道:“齐国公,宿国公,我这封赏圣旨都还没下来呢!”
“就算是要请客,那也不得等到圣旨下来后再请?”
程咬金点点头,“那行,俺老程就在等几天。”
一番热闹之后,李世民把赵铭和段纶叫到身前。询问起养猪的细节。
马蹄铁和曲辕犁,工部已经懂得如何打造。
“赵小子,养猪之事,你这两日,尽快把去除腥臊之法,写一个章程给朕。”
赵铭一听当即道:“陛下 ,这事不用那么麻烦。”
“这去除猪肉腥臊味的办法,本就非常简单,只需要把猪劁了即可。”
当下,赵铭向李世民举荐了曹旺。
当初劁猪,就是曹旺所做,他这算是经验丰富了。
远在宫中的曹旺,怎么也不会想到,赵铭的一个推荐,让他以后变成了大唐劁猪第一人。
不仅如此,曹旺更是因此,成为了这一行业的祖师爷……
赵铭推举完曹旺之后,说起了自己封户的事情。
“陛下,我的封户,能不能优先把我家的那些封户划给我啊?”
李世民当即答应了下来,并让韩仲良和段纶,回去之后就商定好,划归给赵铭的封户。
民部仓部司,掌各级官吏的禄廪诸事,工部屯田司,掌在京文武官员的职田配给。
韩仲良是民部尚书,段纶是工部尚书,所以此事李世民直接交代给了两个部门大佬。
等到李世民带着百官,离去之后,赵铭交代了一番陈二狗,也回到了西城的家中。
“吴叔,我阿耶在家吗?”
赵铭一进家门,见到管家老吴立刻问道。
最近忙着春耕,赵至任每天都往自家田那边跑,对春耕之事非常的上心与重视。
果不其然,老吴回道:“阿郎今天去看咱们家地的耕种情况,还没有回来呢。”
“郎君你找阿郎,是有什么事情吗,急不急?”
赵铭摆摆手道:“不急,等我阿耶回来后再说。”
傍晚,赵至任兴高采烈地的回到家中。
段纶让工部的人,又送去了几套新打制出来的曲辕犁,让得耕地的进度大大加快。
赵至任一想到,自家的地很快就会进入播种环节,一整天乐呵呵的嘴就没合拢过。
“阿郎回来了?”老吴上前打招呼,“郎君今天一回来,就要找阿郎。”
赵至任原本是要往住院厅堂走去,听到老吴这话,当即停下了脚步。
“铭儿回来了?”赵至任一脸的笑容,“他现在是在自己的院子吧?”
见到老吴点头,赵至任当即说道:“走,咱们去铭儿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