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初定,经过战乱的影响,文化尚未恢复,宋诗还没有自己的风格,诗人多承五代余风,以中晚唐诗人为宗,形成学习白居易、李商隐、贾岛三派。现在面对贾岛的直播介绍,大家都是听得津津有味,白居易的诗很好,贾岛的诗也不错。
毕竟贾岛写诗,以刻苦认真着称,他凭借着能以平淡见隽永的笔力来写诗,很难不让人心生向往和好感,尤其是尚在混乱之中的宋初,他们太需要一个平实朴正的榜样来肃清风气了。
“贾浪仙对诗作的精雕细琢和对字句的严格推敲,是我等所不及也。贾诗之清雅、奇特、幽微,语言朴素,意境深远,于复古风气、儒道济世风气很是利害。”
其他人说话就没有这么文绉绉的了。
“贾岛写诗很有感觉的,他那刻苦钻研的精神也值得一学,正好改改这动荡浮躁的风气。”
也有人感慨道:“若是我们也能有贾岛那般的执着和专注,何愁写不出好诗呢?”
这话一出,众人皆打开话题,兴致高昂,开始讨论起贾岛的诗艺。
玉不识则是按部就班地接着自己的直播,对各朝代的热议无从关注也无从知晓。
【贾岛除了在晚唐受到普遍的尊爱,在其他朝代也是有着重要的影响。
宋末,江西诗人以书为诗,盲目摹仿古人,诗中堆砌典故,空洞无物。为了改变江湖诗人的这种习气,四灵诗人倡导学习贾岛。江湖诗人刘克庄,戴复古也曾学习和标举贾岛及晚唐诗风,后在民族危机的影响下,则转而学习陆游。
而到了晚明竟陵派诗人的代表钟惺、谭元春,针对公安派拟古主义的倾向,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学习古人,不取古人的途径,而取古人的“真精神”。他们所谓的“真精神”,即古人的“幽情单绪”“奇趣别理”,倾向于标举贾岛及其晚唐诗风。
可以看出贾岛那刻苦求诗的性格、清奇幽微的诗风对后世人求真务实的重要性了。
除此之外,贾岛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和所受到的后世人爱戴,还有体现在建筑上。】
宋朝观看天幕的人都是一惊。
赵匡胤凝眸看了天幕一会儿,转头看向身边的各位朝臣。
“宋末、民族危机。”赵匡胤声音淡淡,“诸位怎么看?”
还能怎么看,都到了一个王朝末期了,想来也是世道混乱,国将不国、沧海横流,那么久前面看来的对贾岛的评价,选择追求贾岛的诗词风格不足为奇。重点是民族危机的形成,陆游又是何人。
一阵沉默,赵匡胤也不急,他一边看着天幕从宋末说到晚明,一边等着旁边诸臣的发言。
良久,赵光义率先出声,只见他分析道:“皇兄,依臣弟之见,这贾岛的诗作的确别有一番风味。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我朝确实需要这样踏实勤恳的文风。至于这民族危机,虽不知缘由为何,但想来也不是一时之间能够分辩的出的,应该是多方面的原因,外邦入侵、内里腐朽都有可能。而这陆游,既然谈到了民族危机,听起来应是一位心系朝廷的爱国诗人,不然也不会被他人所推崇。”
赵匡胤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吾弟所言甚是。不过,如今我朝刚刚建立,当务之急是稳定局势,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当然,也要注重文化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众大臣纷纷附和,献计献策。有的提议加强军事防御,有的建议推行改革措施,还有的主张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对提到的“民族危机”纷纷默契略过,心下想法再多,也不想现在提出来扫兴。
赵匡胤微笑着倾听众人之言,心中已有了计较。他深知,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内外兼修。不仅要有强大的武力,还要有繁荣的文化。而现在提到贾岛的诗作,或许能为大宋的文化发展带来一把助力。
【除此之外,还有贾公墓和贾公祠。有清建墓碑“唐普州司户参军浪仙之墓”。墓前有清建瘦诗亭,内陈历代文人吊唁贾岛的石刻诗文。而贾公祠在北京房山区房山城南的石楼镇二站村,有一座2005年修复竣工的贾公祠,是为纪念唐代着名诗人贾岛而建。
这些是贾岛对后世影响的象征,那么他的诗究竟如何?他为什么会这样让人念念不忘?】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这是贾岛心情的真实写照,他对自己写诗用词的严格推敲是出了名的。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他的诗是如何动人心弦的。
贾岛寻隐者不遇,他是这样写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山中云雾缭绕,人在其中,林深云密,难以寻到踪迹。云深渺渺,人迹杳杳,全诗遣词通俗清丽,白描无华,情真意切,言简义丰。】
李世民默默看着,他想到了自己治下的唐朝,有些出神地想着。
从杜甫开始,到贾岛,其中透露出来的信息中,唐朝的发展急转直下,没有人不怀念开元盛世,他们的诗中总是带着一丝苦味。
想到这里,他又想骂几声败家子了。
之前杜甫那一期,直播结束后他可是自己好好骂了一通,他面对现在依旧百废待兴的唐朝,当真看不得后人败了,而且还不是正常的衰败。
【还有前面提到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整首诗中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然而贾岛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贾岛因对隐居不仕的朋友吴处士的深切怀念而写就《忆江上吴处士》,不仅是贾岛诗歌中的佳作,也是唐代送别诗中的名篇。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音韵美,情感真挚而不失含蓄。“蟾蜍亏复圆”“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其中种种,都在写他的牵挂和怀念。哪怕时间的流逝,相聚又分离的循环,也无法抹去他对友人的感情。】
【当然,贾岛也有快意造语:“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直吐胸臆,给人别具一格的感觉。这首诗寄托了他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也满含对社会时局和不公的忧虑和愤慨。贾岛以剑客喻自身,他也有着侠义之心和豪迈之气。
总的来说,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其诗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重词句锤炼,也因此被称为“苦吟诗人”或“诗奴”。】
看着天幕上一首首诗浮现又隐去,嬴政很是淡定。
“原来是这样的‘诗奴’,也算贴切。”
嬴政神色淡淡,对着贾岛的经历不置可否。相比于前面的李白、杜甫之流,贾岛就可谓是平淡了,理所当然的,对他的吸引力也就没有大。
对于刘彻也是一样,他现在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打匈奴上,天幕对他而言,目前用处不大,更多的时候还是看个乐子。
而对于玉不识来说,她今天的直播就要结束了。
【他苦吟作诗,把自己的兴趣和注意都投往那些幽静、闲雅、充满禅意的生活场景。
贾岛殚思竭虑去精细描摹写就的场景,就如同《寻隐者不遇》中的苍松和白云一样,大概都是他人生经历中尤能引起他自己珍视的东西,哪怕寻常也是不凡。那你呢?你珍视的东西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