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春节假期很快就过去了。志平感觉初六中午的醉酒,仿佛是今天的事。但现在已经是初七晚上了,躺下来再一睁眼的时候就是初八早上,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
初八一大早,各部门的员工陆陆续续上班报到,大家见面都满面笑容的恭喜发财,说着“新年好”,抓一把自家过年带来的糖果,志平瞬间觉得乡情十足。
只是志平过年在家的时候,不屑走亲访友的客套,认为自己现在是大公司的人了,才不理会这一套呢。年轻的勃勃雄心,先跟陈规俗套干起来了。
环湖的员工陆续到岗,今年新组建的宾馆招待部门也叫宾礼部了,做销售中心和集团办公室外来人员的接待工作,由马海波负责。
公司去年的阅览室也搬到办公楼顶楼去了,一个200来平方的大房子。采购了上万册图书,配有专门人员办理图书借阅,登记。
过完热闹的春节后,一切都归于平静。只是志平习惯了晚上熬夜,早上起不来。
每次志平都来不及洗漱就蓬头垢面地去食堂打饭。他自己都觉得越来越像严科长了,原来师徒传承的不仅是业务技能,还有迟到没早饭吃。
那天早上,志平正低头快步进入食堂,发现食堂只有几个加夜班的工人在一声不吭地低头吃饭。
他扔过去一张饭票,早饭只剩下几个花卷馍了,他捡了两个,都没打算坐下来,正想着带回财务部去呢。这时基建部长龚四通一脸严肃地走过来,脸上的大麻子都因为生气而微微跳动起来。龚部长也是董事会成员,基建之外的工作,食堂后勤偶尔也管 。
只见他站在志平面前问:“怎么这么晚的!”
志平看了他一眼,心想我又不是你基建部的人,有事严部长会管,还轮不到你,便不屑的扭头往门口走去。
这不屑的扭头而去,气得龚部长火冒三丈,他大声的说:“以后八点一过,食堂停止供应。年轻人整天不以工作为重,狗朋狐友的吃吃喝喝,算什么东西!”
志平一愣,他这才明白过来,是前两天吴镇郑经理他们过来,花二姐招待的事被人打小报告了。
志平想到吴镇是自己同学,便立马冲上去跟龚部长吵起来,全然忘了那次招待是花二姐的安排。志平鄙视地嘲讽到:“真是巢州官,管的宽啦。食堂什么时候关门都可以,只是我同学来了,有人接待,关你什么事!”
龚部长本来只是旁敲侧击一下就算了,没想到张志平为这事态度如此恶劣,他当然不能说是谁私下报告的,于是说了一套义正言辞的话来,制度规定接待标准上报办公室来批。“小小年纪就拉帮结派,歪门邪道。”说完还不忘敲打一下志平。
志平气的脸都绿了,一脚把身边的椅子踢出去,怒道:“狗拉耗子!”
龚部长吃了一惊,他没想到这个小青年脾气如此暴躁,然后看着志平气呼呼的背影,就没再说话。
刚刚那些低头喝粥的同事纷纷躲避,他们眼看志平跟龚部长吵起来,志平丝毫不让,怕龚部长面子挂不住。在他们看来,龚部长的面子比吵架本身更重要,所以装作看不见为妙。龚部长看着悄无一人的食堂大厅,朝里面的徐师傅喊了声:“以后八点关门,停止卖早点,加晚班的也不卖”
志平在回办公室的路上,想起去年选举前在餐厅里喝的那罐鸽子汤,过了一个春节都想吐出来。
志平和龚部长的吵架,让讨厌龚部长的年轻人都觉得志平是替他们痛快地出了一口气。
他们早就看不惯龚麻子的双标了,对自己下属犯的错,从来都是避重就轻,却对别的部门不管事情大小,尽情发挥他毫不容情的打击。
而高总都在表扬他不徇私情的严格公正,底下人却苦于他太会运用双标。大家甚至都期待张志平这次的针锋相对会引起高总的注意。
食堂里的杨梅就更加觉得龚麻子的可恶和志平的勇敢了,她眼里的志平简直就是个大英雄。她一直悄悄地留心着张会计。去年,她发觉张会计和马海波恋爱了,心里就特别失落,后来又黄了,杨梅开心极了。
张会计之于她,像是一件失而复得的宝贝。但她又不敢跟志平表白,觉得那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如果哪天志平讨厌看到他,那对她将是一场灾难。只是志平对此亳无察觉,杨梅也就静待花开。
她必须等到志平能感觉出来她的好,再去表白,如此才顺理成章。她一想到有一天会牵着志平的手,就兴奋的满脸通红,常常发愣的忘了怎么干活了。
二
今天,杨梅又到财务部上缴菜园子这个月的收入。她一进门,笑眯眯的招呼着葛会计,亲切地喊大姐,仿佛自己是葛会计的小妹妹了。那亲切的一声大姐之后,又好像自己就是财务部的人了。
葛会计也觉得小杨梅过完年大一岁,遇到人也格外有礼貌了。她不由得抬头看了看杨梅,瓜子脸上的小嘴巴也抹成红唇,眯眯微笑的眼也仿佛张开了,透出莫名兴奋的光来。
交款的时候,杨梅离志平最近,她看到志平算账不用计算器,而是飞快的一手翻动票据,一手扒拉算盘珠子,真是帅气极了。只几分钟账就交完了,她遗憾地觉得时间也太快了,她又要离开财务部了吗?
但今天她没有走,想到公司改制后所有行管人员都根据职位高低配备了相应比例的股份,于是她认真的问严会计,公司分配到每个人的股份什么时候交?
严会计隔着桌子听到小杨梅在问,便说:“应该下月底之前,现在配股刚结束,还得征求个人意见,到时候持股的增减情况也有点变化。”
严会计解释完,便笑着问杨梅,她的那股自己挣的钱够不够。杨梅很认真的回答道:“还多呢,我这两年的工资都没交给我妈了,有1万块钱了。”说完满脸幸福地笑,严会计和葛会计都爱怜地夸她真是个好孩子。杨梅看到严葛两会计都觉得她好了,怎么张会计就无动于衷呢?
杨梅害羞的朝志平望过去,然而志平像是什么也没听见,他正为自己配的两股资金不够而犯愁呢?自己才来公司配两股是领导对他的重视,他已经是部门经理一个级别了,只是两股需要拿出8000块钱,他一股4000块钱都拿不出来,哪来的两股资金呢?在公司管理层纷纷吃进股份时,这两股却成了志平甜蜜的烦恼。
严会计当然知道志平的难处,便说:“小杨,你借一点钱给张会计嘛,反正这个股份的年利息比银行的高,到时候张会计按定期付给你利息。”
杨梅听到严会计说的前半句时就想立马答应,又听到严会计说到利息,便说:“这利息不利息的,都无所谓了,帮张会计拿到两股才是好的。”
严会计连声夸小杨梅说话清楚明白,葛会计也忍不住感叹“杨梅真是个好孩子,看事情还清楚!”
连续的夸赞仿佛是冬天的早上想睡懒觉却听到老妈在喊起床了,志平终于清醒过来,他朝杨梅感激地望了一眼,说至少借一股的钱。
“没事的,等两天我就送给你。”杨梅爽快至极。
杨梅觉得自己成了天下最幸福的人了,严会计他们无意中帮了她最大的忙,终于让志平知道了她的好,知道她是个勤俭持家的好女儿。
杨梅心满意足地离开财务部,她下楼时才想起刚才怎么没告诉志平,上次他跟龚麻子吵架,就是徐师傅子打的小报告。
又觉得这些私密的事,下次最好等志平一个人在财务部,然后悄悄说给志平听。
杨梅心里甜蜜蜜的时候,遗憾也是美滋滋的。
杨梅离开财务部后,志平又忙着填制单据,他刚刚看到杨梅交上来的菜园收入款,在白纸条上写的番茄、丝瓜几个认认真真却很生疏的字体时,便感慨杨梅没念多少书,却踏踏实实都有1万块钱存款了。不像其他女孩子,工资月月光,做名副其实的“月光族”。
三
春节后的第一个行管人员大会,高总就公布了所有人员的配股和缴纳情况。又说了公司今年招了很多年轻人,有钢结构业务员、预算员、技术员,每个部门都有几个陌生的面孔,志平早已熟悉了各部门的同事,已不再去四合院了。
办公楼后面的两排平房是新招进来的大学生集体宿舍,志平没事的时候便会下楼转过去。
春天的夜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生们在提倡学英语,组建“英语角”。常常有女生边走路边听耳机里叽里咕噜的“皮埃派”“耗尔油”,一副自鸣得意,高人一等的模样。
男生们很少背英语,倒是三三两两去车间的乒乓球室。志平喜欢打球,常常挥拍扣击,来回翻飞的小白球让人眼花缭乱。业务员回来的周末晚上,他总是玩到下半夜。
有时候志平也会转到顶楼,图书馆是爱好学习的年轻人常去的地方,大家如果看过什么好书,也很快在图书馆里交流查阅,都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志平搞不清自己属于哪个门派。
志平看到登记图书的是个年轻女孩王欢,去年她还在食堂那边做过后勤,有时会帮杨梅报一下菜园子的收入账。
志平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菜园收入账上的冷僻字是“瓠瓜”的“瓠”字,王欢写的准确无误。他不禁打量了一下女孩,圆圆的脸,疏浅的细眉,梳个干净的马尾巴,衣着朴实,但却是其他女孩没有的自信和大方。后来志平才知道她是采购部王大贵的女儿。
志平刚来环湖时,经常看到王大贵带着马海波去采购部打麻将,那时的王欢总是厌烦她爸打麻将太吵了,原来她是个干净又安静的女孩。
图书馆的书来源分为采购和捐赠。每过一段时间,公司员工捐的书就要归类一下,那些书五花八门,又很乱,需要整理分类,残破的书本还要想办法修补。这些工作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晚上陆陆续续有空的人就过来帮忙,今晚志平也过来帮着分书。
王欢告诉大家,按照文史、艺术、实用科学和其他几个目录归类。旧书籍像是主人的老朋友,各种原因的分开,一旦到了这里,就需要一个懂他的人重新分类了。
有的书主人认真阅读过,还有小心翼翼的文字批注,不过大多数是一时兴起的胡说八道,很少能看到精彩的大家批注。今天他看到傅雷的书,便忍不住蹲下,仔细翻看起来。王欢看到志平蹲下看书,半天一动不动,他正盯着一本《傅雷家书》出神地看。
傅雷严格的家教,也处处在文字里透出父爱的温情。这让志平爱不释手,王欢见志平半天不动便“嘿嘿”两声道:“现在不是看书的时候,你今天过来先帮忙分类啊!”志平这才放下书本,又看到傅雷翻译的《巴尔扎克文集》,看来书主人格调清高,因书识人,志平不禁对捐书人产生好奇。志平便开始在一大堆新旧不一的乱书堆里翻书,按照王欢提供的标准简单归类。归类不出的,便塞进“其他”类,后来他索性把能分出来的也塞进“其他”类。
因为志平一直认为,书籍不必分的太细致。文学里有历史,有艺术,有理性的批判精神,也有动人的人文情怀,只要认真写出来的都是好书,所以志平分类图书的标准是按照出版社和作者来分出三六九等。
不过今天他倒是很高兴看到这几本傅雷的书,一会见王欢停下来,便问:“这本家书是谁捐的?”王欢头也没抬地说,那套傅雷翻译的书都是她捐的,是从一个收废品的北方人那里买来的。
志平听得发愣,王欢继续说道:“那天我看好一本张爱玲小说选集,翻到《红玫瑰白玫瑰》,觉得不错。想买下来,没想到老板要要价10元。真不便宜,他就告诉我书是从一个老先生家里收来的,全部正版好书,如果我都要去,可以按斤称,我打开来看,果然都是正版书,打包一称,二十斤,付了100元,16本书,还算便宜的。”
志平觉得新奇,书还可以论斤买呢。又叹息知识已经贱到这种地步了。傅雷是以严苛,认真到固执而出名的大翻译家,也是音乐书画艺术的一流评论家。
可他的书在市场已是论斤卖了。又想到这些好书终归没有被埋没,最后还是整洁地放在明亮干净的书架上,喜欢的人自会细细翻阅,仿佛是市场上的油炸臭豆腐,寻着味道就来了。
那晚10点多时,志平、小莫他们还在忙着整理图书。小莫把这半年来他们出差时买的《小说月报》、《先锋派小说集》从床底下、抽屉里、书桌夹缝处一一找出来,用个大黑塑料袋背过来,竟然在一本余华的书里翻出一沓饭票。
小莫说自己捐书还夹着饭票一起捐了,古人是“遗帕悬相思”,他这是捐饭票,支援谁吗?说得图书馆的年轻人都笑了起来,纷纷嘲笑他支援谁,心里没数吗?
小莫夸张地自嗨说:“太多了,真没数!”
又引起他们一阵大笑。
等到那几个年轻人相继离去时,王欢也忙着在后面噼里啪啦的熄灯,关门走人。晚上,志平躺在床上,莫名地觉得圆脸的王欢性格活泼,让人欢喜,他以后要常来图书室了,又想着什么时候找来张爱玲的《红玫瑰和白玫瑰》来看。这些想法像是山涧的春水,看似绕来绕去,却又直奔主题。
四
三月里的一个周末,销售部又招来两个新人,在食堂里招待过新同事后,花二姐让志平他们几个男生去仓库那边搬两张架子床,杨梅也自告奋勇跟着去。
这几天杨梅很开心,上次终于把5000块钱借给了志平。杨梅这两天一看到志平就心跳脸红,特别是没有旁人的时候,他总想着跟志平单独说两句话,哪怕志平责怪她报账不细致,她听了也觉得很舒服。
杨梅跟着志平和几个年轻人往仓库去搬床,架子床散乱的堆在那里。一张床需要床头床尾慢慢拼,所以很费时间。其他几个人陆续找齐了两张床头床板,就少一张床尾板了。仓管员说,另一间房子也有拆开的床尾。志平就嘀咕为什么不早说,管理员说必须清理完一间再去下一间。志平便说明白明白,我一个人去就够了。
志平就往那间屋里去,杨梅也跟了过去。志平推开门,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便去摸墙角的开关。他记得仓库这边是老式的拉线开关,就栓在门后的杆子上,但他摸了半天也没摸到,却碰到一双发烫的手,同时听到杨梅几乎用一种急促的声音说:“志平”。
志平本想抽身离去,但双手却被杨梅牢牢攥住,他用力甩开,又伸手摸到拉线,用力一拽,灯光刷地照亮仓库,原来杨梅就站在开关线边上,手里捏着拉线的另一端。志平心想没空跟你躲猫猫,像是什么也没发生,低头找了一张床尾板扛出去。
志平走出门很远了,才听到杨梅在后面嘤嘤的哭出声来,他这想到刚才杨梅攥紧他的手了,而他丝毫不觉,只急躁地甩开手。可他从来没喜欢过杨梅呀!
落花有情,流水无意吧。志平想着,尽快把那5000块钱还给杨梅吧,他又觉得不该伤害一个纯洁无瑕的女孩。于是想,还是慢慢找个合适的机会,跟杨梅好好说,就当她是自己的妹妹了。
第二天下班前,志平把想把这事告诉葛会计,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觉得自己已经拒绝了杨梅,以后就没有以后了。这次还是悄无声息的让心里的涟漪慢慢消散开去吧。
只是志平再见到杨梅时,杨梅像是犯了什么错似的低下头,志平觉得这突然的冷场必须打破,否则对他也是一个很沉的包袱。
他有好几次,走路都想绕开杨梅,仿佛自己除了欠钱,还欠了杨梅什么东西似的。又说不清到底欠了什么,心里只愿时间快快流逝,抚平记忆,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
五
环湖集团在1999年通过改制后,加大钢结构项目投资,招聘大中专毕业生,从一个小小的乡镇企业转成一个大公司,变化远远不止是几块科室的木牌子换成金属铜牌,也不只是厂长变成总经理的称呼。环湖需要年轻人来带动企业的求知风气、学习活力,需要一颗包容的胸怀,允许各种奇思妙想,有试错的耐心来宽容意想不到的错误。而这些都需要高深通过一次次会议,才能让管理人员明白,环湖是一条大船,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才能让这条船不断的试水,驶向大海。
高深像两年前重视销售一样,现在他又开始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下强调,钢结构设计、生产和安装人员的任重道远。业务员都说他又成了唐僧在“念经”了。
环湖的目标是要成为安徽第一家钢结构上市公司。
其时,南方省份的东南网架和长江精工也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着,不管是墙体、屋面材料,还是建筑设计施工,都走在前头。高深的想法不过是学习他们,而在一个新行业里本来就是你抄我我抄你的。
这天晚上,志平在图书室里和几个销售员说到成人自学考试的话题。也许是公司招了很多大学毕业生吧,年轻人的话题也更多是关注到自学考试了。
图书管理员王欢也很认真的在问,哪些专业可以避开高等数学?她无奈地叹息说,微积分实在看不下去。
那一刻,志平抬眼看到熟悉的王欢却有一种年轻女孩稀缺的坦诚。她并没有跟风去报考热门的销售或管理专业,而是认真地规划最合适自己学习的课程。志平想到那些“一窝蜂”地报自考的人,等遇到自己无法逾越的障碍时,就一点点荒废掉了,甚至再也不提自学考试。想来最后就是“一窝蜂”地报考又“一窝蜂”地散开,把自己活成马蜂。
志平便对王欢有种从心底的认同,他已记不得第一次见到她是在什么时候了,只记得她是个丰满健康的女孩,说话快言快语,大大咧咧,毫无掩饰的直率。去年缪大姐和王大贵他们经常打麻将,王欢总是躲在房间里闭门不出,想来王欢早就在公司的一个角落里进进出出。只是自己从没注意到一个长相普通却有颗上进的心,并不跟风,又有自己见解的一个女孩。
志平又忽然觉得,王欢比那些遇到自己不懂的话题也要咿咿呀呀比划半天的大学生坦诚多了。她们平时客客气气地礼貌,真遇到事关利益时,总是丝毫不让的。
志平看着王欢,郑重地说:“避开高数,你可以考汉语言文学或者英语专业。”王欢一听,想到英语听力也不容易考过,就说:“现在英语考听力也难。”
一旁的小莫开玩笑地说:“没事,把你送到美国去要饭去,两年后你听力肯定能过。”王欢直撇嘴。志平倒是觉得,话糙理不糙。
志平便围绕着英语听力说道:“确实如此,听力是英语专业很重要的一课。但说到底,英语还是用来交流的工具,包括听力、英语写作。现在因为英语绑定了很多职称评比,所以成了一个无法绕过的坎,还是要看以后的用途了。只是汉语言文学不同,它是母语,不会有听力问题。至于写作,那又比英语写作级别高很多。文学专业更多是培养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对人以后的认知能力会有所提高。当然了,英语等级越高,最后也是全面了解英美国家的人文知识,同样也是人文素养的积累。”
志平心情很好,滔滔不绝地说了一通,都有点自鸣得意了。
王欢睁大眼睛,用心听着,她没上过大学。对这些基本概念理解起来认为是非常精辟深刻的话,不禁对志平暗暗佩服不已。
小莫和其他年轻人无意于这些,他们只关心市场营销专业或企业管理专业,都是偏理科的,也就有绕不开的高等数学。
大家都在七嘴八舌的讨论着如何避开高数,王欢却说,大家如果选择的专业都绕不开高数,那还不如每个人凑点钱,请个数学老师来给大家上课。
这个建议不仅让志平惊讶不已,小莫更是问道本来自学考试就是自学的,还要请老师来教大家,到底是自学还是教学。
王欢解释说:“并不是请老师来上课,只是请高中数学老师来,因为他们在大学里学过高数的。现在让他们来,跟我们一起回顾知识概念如何理解,高数题目如何做。我们高中数学老师就是个很热心的年轻人,如果能来,应该也很好相处的。”
“这还差不多”,
“阔以考虑哦。”
小莫他们才明白,原来王欢是这个意思,纷纷洋腔怪调地表示赞同。
那天小莫他们晚上在办公室讨论了好久,大家都觉得公司招了那么多大学生,他们也要迎头赶上了。在表决心的时候每个人都斗志昂扬,自考的决心表完后,又斗志昂扬地找下一个决心去了。如此循环,从不言累。
志平回到财务部的时候,王欢也下楼回到他爸那边了。志平还能听到王大贵那边一阵哗啦哗啦的麻将声。志平不禁感叹,学校跟公司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环境。学校是追求进步的环境下那些努力拼搏的年轻人。而公司就是平凡真实的生活里各式各样的人,有追求进步的青年,也有安于当下的中年。刻苦学习追求进步固然是一种快乐,但自得其乐、心满意足的状态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种积极状态呢?
志平抬头看看走廊尽头的窗外,一轮明月高挂在湛蓝的夜空下,空气中是春天里甜甜的油菜花香。
他想到自己这么久以来却没有注意到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今晚却给了他一种微微甜甜的舒服。志平决定:下个月底发工资时,再预支两个月工资,把欠杨梅的5000块钱还上。
一转眼就到月底了,财务部又开始核算本月工资,并在下个月10号前打入到每个人的银行账卡上。志平把杨梅的那份工资加了5000块钱,然后自己填了一份预支两个月的工资条。他还想找时间安安静静的请杨梅吃顿饭。可又怕杨梅多想,甚至是别人多想,于是决定还是自己去食堂,在计收本月的饭票时,直接跟杨梅说吧。
杨梅听志平说把5000块钱打到她本月的银行卡上时,便惊讶地问:“怎么这么快就还了呢?”
又连声说:“我用不着,真用不着,你预支了工资吧?那你生活费都没了吧?”
杨梅像是特别了解他似的,用柔和的声音,小声地说着。
她怕伤到志平自尊心,便是一种揣测的语气了。志平心里感动,觉得杨梅像是姐姐那样,事事考虑周全。如果真是姐姐,他都该抱一下杨梅了。但他瞬间冷静下来,想到杨梅就是朵含苞的花蕾,就欠一场东风了。志平尽量克制地说:“小杨,我不需要太多的钱,生活费我省省也够了………谢谢你了。”志平本来还想夸她是个懂事能干的女孩,但又觉得不对,便干脆说了一句“谢谢你了”,结束。
志平很难拿捏到恰到好处,他不忍心面对体贴人的杨梅说冷冰冰的话,又觉得自己不能吹起那场要命的东风,如果只是把杨梅当做一个普通的同事倒也罢了,只是他实在不能接受杨梅的爱,他想到如果日后跟一个丝毫不能让自己动心的女孩在一起过日子,那将是一场灾难吧?
傍晚下班时,杨梅把欠条还给志平,在欠条背面写了一行字:“你不跟我好,也不能跟别人好,因为没人能配得上你。”
志平看着那不熟练的字迹,无奈的摇摇头,他不明白杨梅为什么这样?
然而志平心里还是有些得意,觉得自己被一个能干的女孩追,也是一种满足呢?
他看着春光烂漫的窗外,心里只是想着自己来环湖,短短的时间里遇到两段算不上爱情的感情。
而真正让他动心的王欢,他又不知道该如何让她明白自己的心思。他突然害怕地担心起来:王欢是否像他讨厌杨梅一样讨厌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