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如同水的品性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处在众人都厌恶的低洼之地,所以水的特性最接近于“道”。
“居善地”,居住要善于选择地方,这里可以理解为善于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不刻意追求高位。“心善渊”,心胸要善于保持沉静,像深渊一样深沉而宽广,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左右。“与善仁”,与人交往要善于秉持仁爱之心,真诚对待他人。“言善信”,说话要善于遵守信用,言出必行。“政善治”,为政要善于治理,以恰当的方式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善能”,做事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才能,把事情做好。“动善时”,行动要善于把握时机,在合适的时候采取行动。
“夫唯不争,故无尤”,正因为水不与万物相争,所以不会招致怨恨和过错。这也启示人们要有像水一样的品德,不与人争名夺利,保持谦逊、平和、包容的心态,这样才能避免灾祸,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
这样解释对吗?对。
谁解释的呢?砖家。
他自己做到了吗?没有。
那这样解释有个球用呢?
“人家老子的意思是,无论做人,还是做事,还是说话,我都做到了,如果你要是再欺负到我头上,那对不起,二十年后你又是一个畜牲。”
这几句具体怎么理解呢。我说说,你听听。好不好,对不对,还请各位陛下给予指点。谢谢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努力去做一个好人,以善意对待他人,认真做事,真诚说话。我们遵循着道德规范,希望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世界。然而,有时候善良却被人误解、利用甚至践踏。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的内心会感到无比的委屈和痛苦。但如果一味地忍气吞声,只会让欺负我们的人更加肆无忌惮。所以该反抗反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一旦越过这个底线,那~对不起。你都这样对我啦,我还能顾及什么啊!不是我变坏了,而是被你逼迫的。我会让你二十年后你又是一个畜牲。
“上善若水。真正的善良好比干净无污染的水不掺杂任何杂质。”
水,作为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水的纯净、透明,象征着善良的纯粹性。真正的善良应该是无私的、毫无杂念的,就像水一样,不被外界的利益所污染。然而,对于水的含义,确实如一百个人有一百个人的理解。
有人看到水的柔软,认为善良应该是温和的,不与人争斗;有人看到水的适应性,觉得善良应该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并且为他人带来益处;还有人看到水的力量,明白善良并不是软弱,当遇到不公正的事情时,也能够像洪水一样具有强大的冲击力。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真的善良吗?它和人一样,不是不争,而是要看对待什么样的人。”
水的这种特性与人类的善良有着相似之处。我们常说善良的人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图回报。但实际上,善良并不是盲目地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当面对善良、正直的人时,你所付出的善良那是值得的。然而,当遇到邪恶、自私的人时,那就不一样啦,我会把善良先放到胳肢窝底下,拿出那高密大砍刀教他如何做人。
善良就像水一样,如果不好好利用水,不好好爱护水资源,轻者拉肚子,重者死亡,再严重点,集体中毒,再严重的,抢救无效。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但如果我们不珍惜水资源,随意污染和浪费,那么最终受害的将是我们自己和后代子孙。
一说到水,我不禁想起了一件事。
印度的恒河水。
在印度,恒河被部分民众供奉为圣河。然而,这条河却被严重污染,洗菜、做饭、拉屎、尿尿,各种生活污水和垃圾都排入恒河,搞的恒河水刺鼻子辣眼。尽管如此,一到某个节日,全家人就会去河里洗澡、泡着。看到这样的视频或图片,很多人会觉得可笑。但我们仔细想想,去恒河里泡着的,那可都是最底层的老百姓啊!他们为什么会选择在污染的河里洗澡呢?这背后反映出的是社会的不公平和底层人民的无奈。在他们国家,有钱人、有权人有更多的资源去享受更好的医疗和健康保障,他们不会选择在这样的河里洗澡,泡着来祈求健康。而底层老百姓在缺乏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只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他们所认为的圣河上。他们渴望通过在河里洗澡来祈求健康,摆脱疾病的困扰。这种行为虽然在我们看来有些不可理解,但却是他们在困境中的一种无奈选择和希望。
这一现象让我们深刻反思社会的现状。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差异的世界里,经济地位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在生活方式和选择上的巨大差异。有钱人可以享受最好的医疗、教育和生活条件,而底层老百姓却在为基本的生存而挣扎。这种不公平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还体现在精神层面。底层人民由于缺乏资源和机会,往往更容易受到迷信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可能会将希望寄托在一些看似不科学的事物上,因为他们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比如烧香拜佛,都是最底层人的希望寄托。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我们需要保持善良的品质,但也要学会保护自己。我们不能让善良成为别人欺负我们的理由,同时也要懂得用善良去影响和改变他人。对于社会的不公平现象,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改善底层人民的生活条件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些时,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如果世道变了,那我们也得跟着世道而变,不能一味的只做老实人,那样就会被恶人欺压,如果你把我逼得走投无路,那我就会带你一起上路。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政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而这七个善所对应的是人的七情,(人有七情六欲)。
1.人要和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而有的人则是小人、恶人、畜牲、人渣,叫兽,他们的存在只会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正如古人云:“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当我们与正能量的人相伴时,他们的乐观、勇敢和善良会感染我们,激励我们不断进步。同时,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人脉环境,也能让我们远离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保持心灵的纯净和安宁。人应该像水一样,根据环境的变化选择合适的位置,不固执己见,随遇而安。
2.心要像海一样大,像深渊一样深。拥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包容他人的过错和不足,是一种高尚的品质。然而,包容也并非毫无原则,该包容的要包容,不该包容的没必要。毕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我们不能无底线地迁就他人,而应该在尊重自己的基础上,适度地包容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既保持自己的原则,又能与他人和谐相处。
其3和其4,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中,仁义和诚信尤为重要。仁是建立在义的基础上,一个有仁心的人,必然会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而这种行为往往是出于对正义的追求。诚信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有诚信的人,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同时,拥有诚信的人,其智商、情商和智慧也很高。因为诚信意味着对自己和他人负责,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而仁义和诚信也包含了义、礼、智等方面的品质。义,让我们坚守正义,不随波逐流;礼,让我们懂得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范;智,让我们拥有智慧,能够明辨是非。
5.光老百姓讲究,没啥用,再德高望重的老百姓也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只有县令或者相府的,如果行的端,走的正,把良心放到中间,作风优良,两袖清风。那~所影响的可是一个镇,或者一个县。也可能是整个市。只有用好的办法,正确的管理制度和爱民如子的心态,(像淄博市委书记马晓磊)才能使百姓安家乐业。
6.做事,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十分能耐使七分,留下三分敬别人。做事不要太绝,说话不要太满。做事要善于发挥才能。水在不同的环境中能够以不同的形态存在,适应各种情况。人也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在不同的事情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7.行动,做事,创业,要善于把握时机。水往低处流顺其自然,人往高处走避其风寒。人在行动时也应审时度势,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等过了风头,过了低谷期,抓住时机,再创辉煌。
总之,这七个善所对应的七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努力践行这些善,与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拥有宽广的胸,坚守仁义和诚信,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最后呢,“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呢,我感觉有两层意思。
其一身为男子汉大丈夫,不要贪名夺利”名利常常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我们很容易陷入以他人的眼光来评判事物好坏的误区,从而失去了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知。当我们过分热衷于追逐功名利禄时,就会被其左右,迷失自我。比如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人们为了获得更高的职位和更多的财富,不惜牺牲自己的时间和健康,甚至违背自己的良心。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成功并不一定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只有当我们不被名利蒙蔽双眼,才能以更加客观和真实的态度看待世界,不被外界的评价所困扰,进而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其二,“人啊,只要不去过分强求,对自己都是有好处的,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一些琐事而与人争论不休,陷入情绪的漩涡之中,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最终却可能一无所获。少争论确实可以减少生气的频率,而生气往往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当我们学会放下过分的执着,不与他人进行无谓的争论时,就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要没事给自己添堵,要学会调整心态,以更加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成全别人并非是委屈自己,而是一种包容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能够收获内心的安宁和成长。
在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诱惑,很容易陷入争名夺利和无意义的争论之中。“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句话如同一盏明灯,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在的事物所迷惑。学会放下过多的欲望和执着,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起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美好,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和困扰,走上更加和谐、健康和有意义的人生道路。
有一个故事可以帮助理解:在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流边,有一座村庄。村里的几个年轻人常为谁能最快渡过河去而争执。有个老人,总是默默等待大家先过河。年轻人过河时常常因争抢位置、速度而发生危险,不是翻船就是碰撞受伤。而老人很有耐心,等到河面平静、无人争抢船只的时候,稳稳渡河,从不会出现意外。这就如同“夫唯不争,故无尤”所表达的境界,在众人急于争抢时,他不去争,从而避免了可能产生的过错和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