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灵智科技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了一份详细声明,逐条回应“量子研究院”报告中的所谓问题。
声明中,不仅用详实的技术数据反驳了所有指控,还指出报告内容中存在多处逻辑错误和技术漏洞。最重要的是,灵智进一步披露了“量子研究院”与极光基金的资金往来。
“我们坚信,技术创新需要透明与诚信的环境,不容忍任何以诋毁和恐吓为手段的行为。”声明的最后,杨子轩的签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份声明迅速占据了行业头条。灵智科技不仅清除了“数据安全隐患”的疑云,还让极光基金和星潮集团的幕后操控暴露在聚光灯下。
各大媒体纷纷转向报道:“灵智科技的强硬回应,不仅是对不实指控的反击,更是一场对行业秩序的维护。”
极光基金陷入了尴尬境地,他们企图利用报告引发的舆论攻势,不但未能对灵智造成伤害,反而损害了自身的公信力。
舆论风波平息后,灵智迅速着手推进自己的战略计划。
杨子轩在一次高管会议上宣布:“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加快推进智链系统的开放计划。绍豪,负责开源模块的技术准备;建航,安排与合作伙伴的对接会议;邵超,确保信息安全与开发者参与的审核机制。”
“没问题!”倪绍豪信心十足,“智链的核心代码已经准备好了,只要开放适当的模块,就能吸引开发者生态的快速扩张。”
梁邵超也点头表示:“我会确保每一位开发者都有经过严格审核,绝不会给对手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杨子轩补充道:“同时,技术合作委员会的作用也要强化。建航,这个项目由你牵头,扩大我们的‘朋友圈’,以技术标准和开放生态为核心,团结更多国际伙伴。”
姚建航应声道:“明白,这将是我们打开新局面的关键。”
在紧张的战略部署中,张玉莹提出了一个独特的想法。
“子轩,我有个建议。”她轻声说道,“与其让星潮集团继续主导他们的技术联盟计划,不如我们在北美市场上制造一场声势更大的技术创新活动。”
“具体怎么做?”杨子轩转过身,饶有兴趣地问道。
“我们可以联合几家有影响力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发起一个以区块链技术未来为主题的黑客马拉松。”张玉莹分析道,“既能吸引优秀的开发者参与,也能让行业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我们身上。”
杨子轩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个想法很好。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占领技术和舆论的高地。”
“我会负责整体活动的策划。”张玉莹继续说道,“至于技术支持部分,可以交给绍豪团队来配合。”
“很好,就按这个思路来。”杨子轩拍板,“我们要让全世界看到,灵智不仅是行业的引领者,更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
一个月后,灵智科技主办的“未来链技术峰会暨全球黑客马拉松”在硅谷拉开帷幕。
这场活动吸引了全球数百名顶尖开发者、技术专家和高校学术团队参与。灵智为活动提供了开放的智链模块、强大的技术支持以及丰厚的奖励。
活动现场,开发者们用智链技术开发出的各类应用令人眼花缭乱。从提升医疗数据共享效率的工具到加密艺术交易平台,智链的多样性和潜力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媒体评价道:“灵智科技的开放计划,不仅为开发者提供了无限可能,也为整个区块链行业指明了方向。”
与此同时,星潮集团的技术联盟计划却陷入了困境。由于灵智在开放生态上的大获成功,星潮的联盟计划被业内认为是“封闭且过时”的。
一些原本对星潮抱有兴趣的合作伙伴,开始转向灵智的阵营。极光基金的负责人埃文斯在一次采访中含糊其辞:“技术联盟计划的初衷是好的,但行业的发展方向似乎已经有所变化。”
星潮的失败成为行业的笑柄,而灵智的胜利则进一步巩固了其行业领军地位。
然而,就在灵智的全球化战略如火如荼推进时,一封匿名信悄然送到了杨子轩的办公桌上。
信中只有一句话:“别相信所有的掌声,有些人正在等待你露出破绽。”
杨子轩盯着那句意味深长的话,沉默了许久,随后将信纸收了起来。
“下一步该怎么走?”张玉莹站在他身后,语气温柔,却带着一丝担忧。
杨子轩微微一笑:“路还很长,慢慢走就好。”